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利用迁移原理 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迁移原理 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22-08-17 10:55:59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利用迁移原理 提高教学效果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学生能否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即使头脑中具备解决某个问题所需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保证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于是在我们面前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怎么进行知识教学,怎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新知识迁移和应用到新的情境,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有先、后之分,我们把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则为逆向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知识的迁移在学生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都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充分体现"为迁移而教",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是实现正迁移的捷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掌握一般概念和原理是通向普遍迁移的大道。因此,我们在组织教材时,应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放在首位,突出教材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如:矢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矢量的运算要遵循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矢量,力的合成、分解学生熟练了,才有可能去进行运动的合成、分解,而后才能自觉进行加速度、冲量、场强等矢量的运算。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熟练运算,便成了一个迁移的生长点。物理学习原理告诉我们:迁移,能够利用原来的"序"作为生长点,产生适合于其他领域的新"序"。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的"生长点"找准了,并做好迁移示范,迁移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这样的"生长点"在物理学中很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基础"。抓好基础,才能举一反三,才会触类旁通。在学生头脑中有意培养一些熟练的"生长点",让迁移从中"生长"开去,是一条正迁移的捷径。
  二、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准确把握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实现正迁移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通过对比,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不同的物理本质。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状态,引起有意注意,促成思维交锋,这样对完善旧知识,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达新知识的迁移,并巩固新知识,都极为有利,不然,就公式论公式,该对比不对比,不仅不会促进迁移,反而会造成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比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学生学过左手定则后,已能熟练掌握磁场中通电导线的受力问题。当学了右手定则后,碰到已知磁场和感应电流方向,判定导体运动方向这类问题时,对于究竟该用哪个定则进行判断,学生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种负迁移的产生,是因为比较牢固的旧知识排挤了巩固程度较差的新知识。为70了克服这种干扰,可采用列表比较,逐条对比的方法,严格划清十分 相似的新旧知识间的界限,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类比推理也是分析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类比促进迁移。在物理学中,类比方法具有探索和解释两个功能。探索功能体现在学生通过类比提出假设,进行推测,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解释功能在于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表象,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供一个相近的表象,实现知识或经验的迁移。如把静电场与重力场相类比,就可以较快地理解新知识(静电场),并可以简化记忆。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实现正迁移的催化剂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摆不能的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悬念解除之时,也就是正迁移实现之时。如牛顿第一定律是较抽象的物理规律。教师边演示可边提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把小车轮子朝上放在桌面上用手推小车使其运动,停止用力时,小车就静止。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得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把小车翻过来,轮子朝下,向前一推,手离开了小车,小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又得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至此,引起了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探究上面提出的问题。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幻灯、录像、实验演示、讲座、科技制作等多种可以丰富感性认知的呈现方法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浓厚兴趣。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有利于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
  四、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改善认知结构是防止负迁移的有效手段
人的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在主观上的反映。建构认知结构,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系统化、综合化、整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把新概念或规律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相联系,把新概念、规律纳入原有概念、规律中,同时使新概念、规律与原有的有关概念、规律进一步分化和融汇贯通,组成一个整体结构。例如学习万有引力概念时,可指导学生进行如下的认知活动:第一,把万有引力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力的概念相联系,把万有引力概念纳入力的概念之中;第二,使万有引力概念与原有的弹力、摩擦力、重力等概念精确分化;第三,把万有引力概念与原有的力、重力、质量、圆周运动等概念及牛顿定律等知识融汇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唤起头脑中已有的有关概念,与新感知的概念一起,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和抽象,总结出共同因素,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例如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了相互并列的三个气体实验定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由三个实验定律推理、概括、抽象得出,而又包摄了三个实验定律。由三个实验定律到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认知结构需要更新,增加了一个包摄性更高的层次。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和教师加强必要的指导,是促进知识顺利迁移所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进行物理教学改革的同时,认真学习知识迁移规律,并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各种因素,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迁移原理 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迁移原理 提高教学效果】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08-18

论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08-16

重视诗词熟读背诵 提高诗词教学效果04-21

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08-17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05-31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08-15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04-10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化学教学效果08-20

怎样利用周记提高作文能力08-18

有效情境引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