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
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 [文章作者] 黄玮 [文章来源] 广州市恒福中学 510095 教育要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我们作为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试点学校,把学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定位在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要工具的开放型教育上。随着千兆光纤校园网络系统的建成,校内所有的计算机都能接入INTERNET,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它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是开放性的。学校的围墙、教室的大小、时空的限制已成为不可制约的因素。
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传播新世纪的网络文化观念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话进程的必然趋势。我校校园网络系统由网络办公管理系统(包括办公管理、总务管理、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查询),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多目标视频广播),通讯信息服务系统(包括校长查询、学校主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视频会议、远端访问)组成。它的建成使校园内部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了网络环境,实现了资源高度共享,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实现了有机整合。为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创设了物质条件。
一、学生教师的培养——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关键
学生、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丰富多彩、清新健康、开放现代的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又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与教师的催化剂。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成为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关键。
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当前国际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INTERNET逐渐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变得密不可分,计算机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将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材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对我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那就是让每一个毕业的学生都掌握与其它个体或组织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技能,使之能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应付自如.。这些学生在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中成长,他们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他们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只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材。
信息社会需要教师有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网络文化氛围内,教师们有一种不学习会随时被抛弃和被淘汰的危机感。同时,国际互联网络已成为人类知识的集合,教师必须掌握到网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开放的教师研究群体,他们即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我校对教师的培训主要着力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
通过培训,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校园网并能上INTERNET,能从网上获取、分析所需信息,能够熟练地在网上编写和发送电子邮件;能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或参加网上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能够在网络课室中自如地实践网络模式教学,并能够独立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或网络型教学软件来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
学生教师只有通过开放的校园网络文化缔造出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质变。
二、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基础
网络不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实质。在这个意义上,网上资源的建设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基础。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以下方面:
(一)建设网上教育信息管理库:它主要利用校园网络办公管理系统,面向学校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进行学校的校务、总务、教务管理。例如,可通过网络对教育综合信息、学生情况、教工情况、教学改革情况、教育科研情况、电化教育情况、基本建设情况、财务情况以及招生录取情况等信息进行高效率的综合、统计与分析。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育信息管理资源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网络联系,提供文件、资料、数据的网上传输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计划、组织、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手段,从而实现四化(即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决策科学化)。
(二)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它主要面向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与辅导。建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库,满足学科齐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等要求,以适合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的需要或个别化学习的需要。我校已有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 、鹏博士教学软件等500多个软件。建立教学资料库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参考资料。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搜集素材达 47,600多件,制作了1200多个课件。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1)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学习软件包不仅涵盖了原有文字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图文、音像并茂,比原有文字课本丰富、生动得多。此外,还具有辅助教学功能,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布置作业。 (2)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的每个教学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提问、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 (3)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补充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教学信息资源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把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而且它具有开放性,素材资源和教学策略资源都是以基元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阵地。
(三)建立电子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立CD服务器,采用光盘阵列储存与教育有关的视听材料及重要的图书资料。除此以外,还.将一些电子化图书馆联入网络,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网上电子图书馆,实现一种全新的图书资料检索模式。利用"电子图书馆"进行高效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给学生创设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阅读的对象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有形象直观的演示功能,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也使有关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并且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实现高效率检索式阅读,这种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在电子大百科全书中,它的每个条目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声音、图形、甚至活动画面的配合。当查询到动物的"豹"这个条目时,不仅能读到关于豹的动物学特性的描述,还能听到豹的吼声,看到豹的威猛形象;在读到有关豹老虎分类的内容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形象各异的美洲豹、非洲豹、印度豹……。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因此,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四)建立虚拟实验室:它特别适用于物理、生物、地理等比较宏观或微观的教学。如建立虚拟物理实验室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观地研究重力、惯性这类物理现象。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可以做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各种实验,可以控制、观察由于改变重力的大小、方向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对加速度的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直接经验),从而达到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较深刻理解。更有意义的是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时,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演示正常的植株,缺乏各种不同无机盐的植株的彩色图片,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景。然后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上的虚拟生物实验室尝试“种”一株“植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肥料”加在“植物”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植株”。为了“种”好这一株“植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有关各种无机盐的知识,经过多次尝试后,学生“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同时也得到了关于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作用的知识。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打破书本的局限,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五)构建网络信息发布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Internet上发布学校信息,由学校主页、校内热线两部分组成。其中学校主页包含学校简介和领导介绍、校园一览、学校生活、各科室情况等内容;校内热线包含BBS、个人(教师、学生)主页、电子刊物、心理辅导站、校长信箱、家长信箱、学生论坛等内容。校园网页的内容都是由老师们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每个班级设立自己的主页,让学生拥有发表言论的一席之地,并能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帮助。如在“热点新闻论坛”中:网络为所有师生提供国内外最新新闻报道,同时还为师生提供交流观点、发表评论的公开论坛。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相约恒福 BBS,在这里学生书写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困惑,寻求理解和帮助;还可以参加网上心理测试,包括性格、能力、未来倾向测试等。这种方式利于学生排解压力、宣泄郁闷,也可以重新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在网上对某个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教育或对多个学生就一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开展讲座,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校园网络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广阔空间,而且营造了一个理解、信任、和谐、开放的情感氛围。在这里师生们畅所欲言,交流人生体验,发表个人见解,创造了一个反映恒福师生精神和创意的网络文化。
三、崭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结晶
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宽广、开放的信息环境,学校连接了internet,把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都在Internet上开放,并提供高质量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 ,使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进行高效率地学习。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正在创造出高效益的崭新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均可完成下列操作:查询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拷贝所需的软件或资料);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排序、重组或变换)和存储;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直接通讯(进行咨询、辅导、讨论和交流);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享或共同操纵某个软件或文档资料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
[1] [2] 下一页
教育者均可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帮助学习者形成协作关系,并维护和协调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提供学习者之间的信息转发通路; 给学生呈现问题情境、示例解答、测评内容及反馈信息;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
如我校一位生物老师这样设计《根的形态》一课,随机进入教学,学生从几个知识点出发自主学习,查阅相关的文字、图片、录象以掌握知识。而且对于每个知识点都设有相应的测试,学生可以自我检测,若不能过关则有多种解决方法,或联入INTERNET查找资料、或网上讨论、或查阅帮助、或通过网络询问老师。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要求学生提交作业,学生为完成作业,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甚至创新。当然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多渠道的知识来源,而且这些知识间的联结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并且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这种"超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就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在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并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运用新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也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他们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
未来社会是信息科学为先导的信息社会,我们现在培养的一代人将是21世纪信息社会的主人。建设校园网络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通过建设和利用校园网络,广大师生确立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发展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 ,身心都得到了健康发展,他们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这里的课堂没有围墙,这里的交流没有界限,这里可以触摸到古今中外的智慧,这里可以把握到世界前进的脉搏 。
(《北京教育报》2000年10 、11月连载)
上一页 [1] [2]
【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相关文章:
谈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08-17
构建开放式口语交际训练体系08-17
构建初中语文开放式课堂08-19
构建和谐校园生态08-17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新校园08-13
试论网络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08-17
构建和谐校园国旗下讲话08-24
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08-08
构建和谐校园的学习体会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