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复式教学尝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复式教学尝试
厦门双十中学 潘定岗[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作者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高一新生,采用"复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教学尝试的体会经验。从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确定、实施方案的保证和归纳总结的体会等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复式教学,反馈,教学机制
在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课程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原因,我的教学实践不由自主地采取了"复式教学"的模式。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我明显地感觉到,《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学科的教学,采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阶段性实施复式教学的模式,可以获得非常好效果。
一、问题:起点差异
面对着新高一的学生,肯定有不少老师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上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开始学习课程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主要是家里有电脑或较早接触电脑的学生,对许多基本操作都有所掌握,个别学生甚至相当熟练,基本概念也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是那些从没有条件开设该课程的初级中学毕业升学,且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则极少或从未接触过电脑,在这方面毫无基础。如此差异的学习主体,给课程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这时如果盲目地要求全体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学习并且掌握相同的知识,显然是不合时宜而且也不可能的。
另外,我的教学环境也比较特殊:教室近180平方米,无间隔地划分为上机操作区和讲解演示区,两个区域分别拥有60个座位。上机操作区配有60台多媒体学生电脑,所有电脑均通过局域网接入互联网,但没有配置电子教室控制套件。讲解演示区除了有60个带书写台的座椅外,还配有一台联网的教师电脑和34寸的显示器(已申请配置100寸的液晶投影设备)。大家知道,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操作实践较多,演示是教学传授活动的基本方式,而要通过34寸的显示器为近60名学生演示,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措施:分而治之
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只有参考在农村小型学校应用得比较多的"复式教学"模式,对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做不同的讲解和引导,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率地实现新大纲要求的任务和目标。另外,分组采用复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还能充分利用34寸的显示器,有效地分别对部分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和问题讲解。显然,采取复式教学的模式,正好能够解决我所遇到的问题,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按照这种思路,在初始阶段的教学中,每堂课我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拟订出两套教学方案,编写了两套适合不同程度需求的练习。其中
方案一: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学、练习,其教法属于有指导的研究性自学教学。 方案二:侧重于教师的示范演示和讲解,然后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其教法属于速成训练型的教学。
根据这种安排,我在每堂课开始时,先公布两套方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决定采用那套方案学习,也就是说,让学生自行决定,是先到演示区听讲,还是先留在操作区自学。需要或者愿意听讲的同学,在演示区就座;而有基础或愿意自学的同学可留在操作区,按照老师指引的目标任务,进行自学。
留在操作区的学生先就着电脑掌握要求的相关内容,完成练习后,可以自行安排上机操作,比如上网查询检索和阅读等,但杜绝游戏和聊天。在演示区听讲的学生,在听完了讲解和演示介绍后,才回到操作区,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消化和练习。教师则在演示区里,先对需要讲解的学生上课。等教师的讲解演示完成后,这部分学生回到操作区时,教师再根据需要和时间分配安排,组织自学的学生回到演示区,归纳总结,交换体会等。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后,尝试着把握自己,主动学习,避免了部分有基础的学生由于听教师讲解自己已经懂得的内容而对课程产生味如嚼蜡的感觉。
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我在"方案一"中,采取适当增加部分内容的做法,提高每堂课的信息量,充分调动了略有基础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方案二"的教学方案中,对于毫无基础的同学,则要求在认真听讲、扎实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同时,按照布置的任务,认真上机练习,尽快掌握基本技能。另外,我还要求这部分学生争取在课余(学校机房中午和下午均开放两小时)多上机练习,尽快向"方案一"的教学形式靠拢。
三、保证:及时反馈
实施复式教学实验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择自学即"方案一"的学生数和选择听讲即"方案二"的学生数,在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在开学后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每个班级都有近一大半的学生选择了自学,这表明许多学生有一定基础,喜欢自主性学习外,但也暗示了部分学生虽然自信,但较缺乏自知之明,还不能准确地进行选择。因为,在第一阶段末关于基础知识的测验中,相当一部分选择自学的学生,暴露出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对信息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缺乏了解的问题。他们表现出的知识和技能的缺漏,有的甚至比原来毫无基础的学生的缺漏还要严重。
我们知道,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是学习者能否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依此调整自己的学习安排和学习方式。所以我就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组织检查,并及时地把阶段检查的结果,以纯成绩(只有成绩而没有姓名或号数,参见附录)的形式统计后,反馈给学生。学生获得这些数据后,可以据此判断出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一来,就有相当多原来选择自学的学生,随着一次次的检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转而选择"方案二",返回演示区听讲了。
随着教学的进展,原来没有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虽然涉猎面较窄,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快,已经为信息技术课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这时,两套教学方案的要求和形式,就可以逐渐趋于一致了。在"方案二"里,我逐步加入了自学的内容和要求,减少了讲解和演示的时间。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方案二",需要听讲的学生就越来越多了,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部分有基础的学生虽然人坐在操作区,却不时面向着演示区听讲,不再一味自行操作了。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自助学习,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指导,以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小部分悟性较高的学生,才能在指定的课时内,完全通过自学的形式,掌握好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通过这样的安排,到了学期的后半段,学生间的基础差异,基本上被填平、克服、解决了!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被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起来了。
四、体会:如获至宝
由于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决定如何学习的开明方法,所以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明显,期末的检查虽然广度和深度都比以往大,但大部分学生均取得了好成绩(见附录)。可见,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下进行的教学活动,确实有其先进性,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课堂实施,则可采用复式教学模式。
关于复式教学,有关研究认为,复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面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考虑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在一定时间空间的限制下,设计组织教学。对此,我的体会是:复式课堂教学不仅对实施因材施教和教师重点指导提出了要求,而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获取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教学机制。这种特有的教学机制,促使教师去实现个性化、情感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教师要做到:
⒈必须承认和面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自觉运用层次化、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主动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在每堂课开始时的任务要求简介,启发诱导学生参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
⒉必须承认学生学习时的状态与教学质量的必然联系,自觉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将如何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其拥有学习自主权,这点很关键。
⒊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运用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去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通过两个教学区域的动态利用;适时进行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等。
复式教学不仅其教学形式和方法独特,还蕴含着现代教学论的思想和教育规律。所以说,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局部的、阶段性的复式教学,应该是实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的一种好方式。但愿此文可以为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高一新生的老师,提供一点值得一试的教学机制。
附录:期末测试结果分析
期末测试所覆盖的范围包括全学期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题量较大。此次测试在试题的安排上力求做到:全面而细致,基础而灵活。
测试题分为选择题和填充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共12大题,56个评分点;填充题共14大题,40个评分点。通过近百个评分点,可以较准确地测试全学期的大部分教学内容。
测试时间为60分钟,相当多的学生只用了约50分钟的时间,就基本完成答卷,所以准备较充分的班级,成绩比较理想,这说明题量和考试时间的安排是恰当的。下面是各班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 从上面的表格看,不同的班级考试平均成绩和标准差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教师授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对某些班级不合适,也可能是教师授课因材施教作得不够,或者是个别班级因为某因素而准备不足。总之,我希望能和同学们加强沟通,克服困难,共同努力,把下学期的课程学好。
这里给出成绩分布图和次第表供大家分析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来信提意见和建议。潘老师的信箱:shuangshipanlaoshi@sina.com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复式教学尝试】相关文章: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双自主学习08-23
培养偏远农牧区学生自主识字的教学尝试08-22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尝试08-22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8-21
自主学习意识内涵浅析08-19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08-20
以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08-15
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08-18
探究英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