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教语文先要有底蕴

教语文先要有底蕴

时间:2022-08-17 12:04:4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语文先要有底蕴

                            教语文先要有底蕴                                            朱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特别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这是对语文教师自身学养、文化积淀的要求。   中学语文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刚刚走上讲坛的大学生,师范生比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适应能力强,能较快地进入角色,教学效果较好。但经过几年教学实践之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教学效果突飞猛进,此时再作比较,师范生则相形见绌。究其原因,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经过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及语文教学论的学习,从师技能较强,能尽快适应教学的需要。而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缺少这一学习过程,适应性较差,但在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后,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使他们成为后起之秀,这种文化底蕴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他们的教学生命。由此观之,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   语文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面对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性情灵动、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这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及语文功底。前不久,有幸观摩上海建平中学几位优秀语文教师的公开课,咀嚼反思,感到语文教学的艺术设计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之本还是教师的知识底蕴。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语文界不少教师把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统统记到应试教育的账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一种托词。其实,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至关重要,但现实是,许多老师不读书,不看报,阅读量小,写作能力低下,如何能够走入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的新课程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参与式教学时,常常出现这种情形:学生提出若干问题,教师满面通红,无以对答。优秀的教师在解惑之前,先要自身无惑,要成为杂家,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开合自如。尤其是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需要掌握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等知识。蔡元培先生早在20年代就曾提出:“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的某种。”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作为现代的语文教师,必须终生不懈地博览群书,具备极强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方能适应语文教改的需要。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决定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久而广泛的阅读、积累,甚至大量背诵诗文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朱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语文先要有底蕴


【教语文先要有底蕴】相关文章:

语文为谁教08-20

文化底蕴的句子(精选280句)07-29

有文化底蕴的书店名字11-22

说说语文教学的“教无物”08-17

沪教版语文教案12-29

求职先要心知肚明防陷阱08-17

人教高二语文教案11-11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厚积薄发,简单教学08-23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案04-30

粤教版高二语文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