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汉语究竟怎么了 全球化浪潮中的汉语地位问题
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遏止的世界潮流。然而全球化绝不是世界各国可以平等共享的盛宴,而是在更为开放的理念下,各民族、各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领域的全面竞争。这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将远远超过殖民时代和冷战时代。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往昔的战争威胁已变成了似乎温情脉脉的文化扩张。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殖民时代的西方扩张已经以英语国家作为强势文化的西方主体奠定为世界的格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造成的可能后果是以“英语扩张”的方式建立起“文化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 汉语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 面对英语扩张强势,包括西方非英语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在大力保护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本国语言在国外的传播,以拓展本国或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生存空间。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海内外以汉语为母语的总人数达13亿之多,居各语种之首。汉语还是联合国法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不占优势,更无法与英语相匹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向海外推广汉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世界范围的学汉语热潮一直在升温。目前全世界有85个国家的2100多所学校在教授中文,另有难以计数的中小学和社会办学机构也在开展汉语教学,学生的总数近3000万人。汉语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魁北克省除外)的第二大语言。在日本有100万人学习汉语,95%以上的大学把汉语作为最主要的第二外语。韩国开设中文系的大学已达140余所,以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有几十万,来华留学的人数超过两万人,为各国之冠。与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中国吸纳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以每年5000人的速度递增,仅2002年一年就吸纳6万多人,2003年的前10年累计吸纳41万人。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来学汉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目前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专业之一。全国有300余所大学接受留学生。被称为“中国托福”的用于测查外国人汉语程度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被国际认可,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级汉语标准化考试。可以预计,随着改革的深化,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将进一步提升。 全社会应重视国民汉语素养的提高 然而,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却在国内被人们普遍忽视。其表现形式颇为复杂,不能不令人产生极大的忧虑。 教育政策中有关外语的规定的合理性问题。我们在教学、升学、晋职晋级和部分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着轻汉语、重外语(主要为英语)的政策规定。一些规定造成了外语(主要为英语)成为迈向更高学历、学术等层次的铁门槛。于是,凡是旨在晋升的学习,人们不分年龄、专业或工种,都在拼命地攻读外语。他们不必顾及汉语的学习和考试(因为一般不考),甚而忽视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钻研(专业考试比外语考试更容易通过)。在大学,外语(英语)有四、六级考试,汉语并无相应的水平考试;英语拿不到四级证书不能毕业,汉语水平再低却照样拿文凭。考硕考博,外语不达国家规定的当年分数线,就被“一票否决”,而有关部门并无可视报考专业性质不同而区别对待的规定。这种“一刀切”的要求,促使外语专业出身的考生纷纷跨专业考硕考博,考绩竟大大优于在本专业的苦读考生。从外语专业跨到其他专业的考生比例过高,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升高了,专业功底却下降了。一个毕业生的专业水准如果不高,仅有外语能力,专业上的创造能力也无从谈起。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汉语能力,尤其是中文写作能力普遍不高,以致于有的研究生组织不好一篇像样的论文。 政策不仅要能确定普遍性的原则和导向,而且应当规定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区别对待的方式和界限。实际上不同的工种或专业对于外语的需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外语考试在不同领域的晋升考试中普遍设为门槛,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倘若能够把政策作细化的规定,对某些主要是使用中文资料的专业人员或考生,降低或免除外语考试的限制性门槛,在晋级晋职的考核中就可以使相当多的人不再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外语学习上。倘若必要,可以对那些降低或取消了外语门槛的岗位或专业的应试者加试汉语水平,或加高汉语能力测试的门槛,可提高人们对汉语重要性的认识,带动全社会致力于个人汉语素养的提高。 关乎语言主权的所谓“双语教学”问题。近一两年来,某些大学计划实施以教学改革名义出台的所谓“双语教学”方案,而其内容,则是要求教师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专业课,并把能否做到此项列为对教师能力和业绩考核的内容。且不必说使用“双语教学”这一概念是否正确,也不必说要求中国的大学教师在课堂上都用英语授课有无必要和可能,更不必说该做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否可能,这项计划和规定的致命错误首先在于放弃汉语主权,有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的主权问题关乎民族尊严,我们曾在阅读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深切的领会。而所谓“双语教学”的方案却在并无外族入侵的压力下打算让中国教师改用外语授课。汉语究竟怎么了?居然不适合在中国讲台上用作教学语言!这显然不是一般的偶然失误,而是在语言问题上民族自信心丧失的表现。一个民族首先要学会自尊,然后才能得到他民族的尊重。这里的自尊也包括对自己语言的热爱和尊重。在都德的祖国——法国,法语的地位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政府为保护和推广法语可谓是不遗馀力。1994年法国国民议会参议院还通过了《法语使用法》,规定“法语是教育、劳动、传媒及公共服务部门使用的语言”,“公立和私立的教育机构中,教学、考试、选拔均应使用法语”。前几年法国学者德里达来北京大学演讲,大概考虑到自己已多年在美国任教,一度曾打算使用英语,但法国使馆坚持要他使用法语,于是他使用了法语。 所谓“双语教学”的方案,在实施中争议较大,在一部分大学中未能完全行通。据知在武汉大学文学院,只有外国文学课使用外语教学,中国文学课和汉语课,现在仍用汉语教学。然而“双语教学”对社会的影响较大,许多幼儿园居然也以“双语”或“教英语”作为品牌招揽学生。台湾“教育部”在最近则明令禁止幼儿园全天教授美语,并且规定不能使用“美语幼儿园”或“双语幼儿学校”等名称招生。在幼儿学英语成风的大陆内地,这倒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窗口行业的首选语言问题。由于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进入WTO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国际交往与日俱增,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来华和居华人员相对集中。交通、旅游、商贸、餐饮、娱乐、警务等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在与外国人接触时,应当首选什么语言?这也是一个语言地位和语言主权问题。中国人谦逊好客,习惯于处处为对方着想,这本来不错。但是如果认为与外国人打交道首选语言一定应当是外语,当拿不准对方用何种语言时,就一律先用英语,而不先用汉语,否则就不够礼貌,这又失之过当了。试想我们中国人到了国外,能够得到首选汉语的礼遇吗?妥当的做法应当是,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一般公民,当接触外国人时,应该首先用汉语招呼问候,当发现对方不懂时,再改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这样既不失汉语尊严,又体现了尊重对方的善意。这可以作为一条接待纪律或原则加以规定,使有关人员遵守,同时在传媒中加以宣传,形成社会习惯。应当通过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全体国民都树立这样的理念:汉语是最好的接待语言,不得已我们才求其次;如果我们在可以使用汉语的情况下偏要迁就对方,坚持使用英语,会在有意无意中形成一种“西崽”相,反而不会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尊重。 1976年,因发现J粒子而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台上,获得颁奖委员会特许,打破受奖者必须用所在国家语言的规定,用汉语发表了他的受奖演说辞。丁先生这一宝贵的母语情怀寄托的是一位大师对中国科学崛起的殷切期望。作为当代的中国人,在全球化和英语扩张的声势中,更应把维护自己语言的地位和尊严与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用汉语在国际讲台上唱出更强的声音。(作者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汉语究竟怎么了 全球化浪潮中的汉语地位问题】相关文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08-17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08-20
哈萨克族高中教学中的汉语介词偏误问题分析08-24
汉语的作文10-27
保卫汉语作文08-19
汉语优秀作文04-25
汉语个人总结02-21
汉语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08-20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08-1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的判断标准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