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所农村学校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
一所农村学校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 现教传媒网 2003年10月20日 走进位于永定河畔的京郊大兴区庞各庄第二中心小学,你会顿时觉得耳目一新。这里到处是鲜花和绿草,垂柳、国槐遮挡出绿荫,油松、侧柏和碧桃随处可见。每个班级教室前的农艺园里萝卜缨子碧绿、辣椒火红、菜花白生生,芹菜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学校动物角——雏鹰实践园中,见惯了人的兔子、鸽子、孔雀、火鸡都很自在,只有珍珠鸡慌乱地跑来跑去。校本实验田的麦苗生长旺盛,当中一泓静水,花色锦鲤游戏其间。池塘中间的亭子围栏上悬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和暗红的高粱穗,一只小木船停泊在小桥旁边……面对宜人的田园美景,耳听朗朗书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校园真的仿佛变成了人间乐园。 “农村教育最令人担忧的是明显的‘城市取向’,即简单移植城市的教育经验,忽视农村自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庞各庄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张存忠说。他认为农村教育如何保持、继承和发挥农村文化的自身传统,是关系到农村儿童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怎样依托学校周边丰富的农村教育资源,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农村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经过近两年的思考与实践,他带领全校师生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基地、营造田园文化氛围,逐步探索出了创建田园式学校这一农村小学办学新模式。 种植、养殖业是庞各庄乡基本产业,学生有基础,家长、教师有经验。庞二小占地3万多平方米,其中8千多平方米可用于种植、养殖。学校立足农村、家校联合,师生自主开发了以认识身边的蔬菜、花卉、动物为主的校本课程,编写了一至六年级紧密衔接的规范的教材,帮孩子们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翻看庞二小的校本课程教材,感觉突出的是它的研究性——没有练习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一课都要求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仔细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再通过观察、找资料、请教行家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在五年级“鸽子给你带来快乐”的课堂上,学生们自己观察鸽子,提出了30多个问题,包括鸽子耳孔在哪儿?尾巴有什么用?为什么会送信?赛鸽与普通鸽的区别等等。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说!老师我说!”每个人都参与进来,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了孩子们的乐趣。一篇篇观察日记,一次次户外劳动,选种、收获时的计算、称量,校本课程与学科教学整合,不知不觉间锻炼了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与校本课程开发配套,庞二小开辟了系列实践基地。每班一块农艺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种植蔬菜。从翻土、施肥、播种到除草、灭虫、收获,孩子们观察了蔬菜生长的全过程,体验了父辈的劳动。在雏鹰实践园里,孩子们饲养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小动物成了好朋友。校园里几千盆花都是师生自己培育的,五颜六色,装扮了每一个角落。学校南部的大垃圾坑被改造成了充满农村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致“浑河砚”,园内建起了一座欧式赛鸽棚,墙上的绘画表现出老北京生活场景,学生的才艺上了展示墙,实验田和池塘小亭中经常会有学生的身影。庞二小的师生把课堂搬出了教室,搬进了以农村为背景的广阔天地。 庞二小营造了浓郁的田园文化氛围。“校园芳草地”给师生创造了交流的环境,学生自制的小农具悬挂在架上,自己收集的花草种子摆在窗台,校园里的垃圾桶是师生用废油桶彩绘后制成的,绿色导游团的小天使们自豪地向来宾介绍着校园。学生亲手种植的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收获了,学校举行丰收宴,让孩子们品尝劳动的果实。孩子们饲养的信鸽初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好成绩,校长、老师和学生共享胜利的喜悦。庞二小的学生拥有一个宽松、和谐、优美、催人上进的成长环境。 “竹子是树还是草?”“月季花是怎么种出来的?”“牵牛花为什么没有黄色的?”这是庞二小学生小论文的题目,他们在观察、查找和实践中获得了答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教研室主任陶礼光说,庞各庄第二中心小学通过建设田园式学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开辟了广阔的探究空间。 记者 王 成 丁柏明
【一所农村学校农村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对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的思考与实践08-25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08-21
关于农村教育的实践报告05-17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08-20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07-03
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12-21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08-17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范文09-07
农村教育状况调查报告02-08
有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