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活品质与生活能力
曾经知道过这样的一个公式,大约是:人的幸福感 = 物质生活的水平/ 人的欲望。当时记得很清楚这个公式的名字,但时间老人把这个公式的名字从我的记忆中偷去了。 不过没有关系,我要讨论的只是这个公式,而不是它是什么名字。记得刚刚看到这个公式的时候,真是叹服不已。很后悔的拍一下脑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要不我不也出名了。同时,结合自己的感受,一想,果真是这样的呀。 一个人的欲望越强烈,越得不到满足,于是就越觉得不幸福。特别是后来读了《十不足歌》(一天忙忙为的饥,填饱肚皮还思衣,衣食并具还嫌房中缺少美貌妻,--------还想神仙下象棋。)就更是深以为然,把这个公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然而,不断的生活经历告诉我,这个公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譬如说,从我的教师经历谈谈我的感受。你能够说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水平不够高吗?或许不能够这么说,因为现在各个是独生子女,顶在头上怕吓到,含在口里怕化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的主。然而,你知道吗,就在这种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环境当中,现在的孩子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活着真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了呢。" 初次听到这句话出自孩子之口的时候,深感畏惧。一想,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心情如何,千万不能够就着他这句话说下去,告诉他想死就去死吧。万一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即使不是我的责任,也会在内心中忏悔一辈子的。但是,这话听得次数多了,就难免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还是要评论一下,只是不会像即兴的那样说?quot;要死就死去吧,没人拦着你。"而是有点儿理性,有点儿深入的思考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从自身来看,原因可能就是在他们的眼里,生活得太好了,该吃的吃过了,该玩的玩过了,该享受的享受过了,再没有相当的刺激可以引起他们生存的欲望。于是,他们向往还没有去过的天国了,还没有感受到的天国了,认定天国的生活一定要比现在的生活要强,由此,就认定或者还不如死了呢?或许,距离产生美,但是,如果真的一旦接近,美不美那还不一定了呢?只是,在感受活着与死亡二者之间谁更幸福的问题上,不存在可重复性。死亡到底幸不幸福,那只有天知道,鬼晓得了。 其次,我们再看看孩子的说出这样的话是谁的责任呢?或许我们根本无从去追究谁是罪魁祸首。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的生活氛围导致了他们产生了这种想法。这种生活的氛围包括家庭的、学校的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反思。从家庭来讲,受够了生活的艰辛的父母们,不希望孩子再受苦,于是要什么给什么,有求必应,结果就是孩子把省享受当成生活的本原来看待,不再有动力去改变生活。在学校方面,既然讲大道理被认为是失败,因为学生理解不了距离他们生活很远的大道理。那就讲一些贴近生活的小道理吧,告诉孩子们即使不为国家,不为民族,就是为自己,就是为了报答父母的苦心,也要努力地生活和学习,然而,这些小道理也不管用了,因为孩子们把他们的幸福生活当作理所当然,看不到有改变境遇的必要,看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于是,学校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地。从社会方面看,这是一个转型期的浮躁的社会,人人都梦想着花两元钱得五百万,试想,这样的环境你能够期待他给孩子们什么呢? 再次,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呢?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当然,应该选择后者。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实际上,对于这样的选择并不难,难点在于我们选择怎样的方式爆发和奋起抗争。我想,这是到了我们认真分析本文开头提到的这个公式的时候了。 人的欲望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欲望似乎可以分为恶的欲望和善的欲望。恶的欲望导致破坏,导致欲壑难填。而善的欲望则产生推进人类前进的动力。欲望似乎又可以分为积极的欲望和消极的欲望。积极的欲望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消极的欲望则期待着如何不劳而获。如果把恶的欲望或者消极的欲望添加到这个公式当中,那么,自然是分母越大,所得的值越小,人的幸福感也就越小。因为,享受幸福的人不能够感受付出努力之后的幸福,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享受辛苦之后的甘甜。而如果没有比较,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