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程创新漫谈
本期主持人: 刘聪玲:中共党员,1984年起先后任江西宁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江西瑞金县副县长,江西赣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等职,现任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探索穷区办大教育之路,曾主编报告文学集《点燃太阳的人》和多部中小学教材。 适应课改 教育观念要实现“四大转变”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局长 刘聪玲 课程改革的出路在于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首要问题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适应课程改革,教育观念要实现四大转变。 转变一:课程是经验。从本质意义上说,课程是经验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学校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就目前而言,课程至少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文本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体验课程和虚拟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超越课程和教科书的牵制,变“教教材”为“教课程”、“用课程”。 转变二:课堂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积极进取的课堂心理环境。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又能促进教学过程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转变三:教学是生成和建构课程的过程。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因此,教学不单是实验课程计划,还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释放教学张力,使教学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助力器,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转变四:把单纯的接受式教学变为多样化的、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式。一是要重视探究教学。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重视结果,又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既注重知识应用,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全体主动参与。二是要关注情感体验教学。情感体验教学,需要以学生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比如,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提倡合作学习,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通过教育最终摆脱教育达到成熟,实现自我。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转变接受式教学方式,不是说接受式教学方式一无是处,而对其全盘否定,也不是言教学必“探究”、“体验”、“合作”。其实,接受式教学方式包含机械性接受和有意义接受两种,有意义接受式教学方式仍为我们今天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转变教学方式不能矫枉过正,应视教学的主客观实际进行。 我校实施的“创新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使用以下策略:一是学习内容问题化;二是知识呈现情境化;三是知识建构自主化; 四是多方活动对话化。 “创新教学”课堂实施的基本策略 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中心小学校长 郭晨光 我校实施的“创新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使用以下策略: 一是学习内容问题化。我校实施的“创新教学”就是建立在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和个性化的教育观上,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发挥,促进创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变成他们的新问题,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教材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燃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唤起创新的意识。 二是知识呈现情境化。我们在教学中,一是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真切地感受,内心有急切的探究欲望;二是创设情感情境,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心灵的回响;三是创设障碍情境,把疑难问题提出来讨论;四是创设冲突情境,把对立的观点、意见提出来争论。 三是知识建构自主化。我们在教学中,第一,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围绕学习目标主动阅读教材,获取信息。第二,让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使学生围绕自己的问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三,让学生主动探讨研究,在主动探讨研究中获取知识。 四是多方活动对话化。互动式对话化教学实现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教材对话;实现着师生、生生之间的精神交流,实现着师生与教材情知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处理好课程整合过程中的问题 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校长 刘健?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做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因此在实施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软件问题。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软件,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教学和研究教学上来,以利于有所突破。(2)教师培训问题。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培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理论是教师实现课程整合的灵魂。因此,培训要立足于在掌握现代教育与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应用,使教师不但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而且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境界。(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问题。这是课程整合的终极目的,是一个有待于探索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存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仅是研究课、评比课中出现得较多,而经常性的教学工作中还难于推广。近两年,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逐步实现教师备课无纸化:用计算机备课、上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等教具一样自然、流畅,以往处于竞技性层面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校已到达日常化教学应用的层面,促使着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用,又在应用中提升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出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在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认知、创造的工具。 中学思想政治课要想成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的主渠道,就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改要树立科学理念 江西省兴国平川中学副校长 李忠明 首先,构建新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在第一轮课改过程中,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的弊端,推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这种模式仍然没有改变教师的主宰地位,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图,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难有自己独立的评判和抉择,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难以真正发挥。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现象,把学习的主权还于学生,教师不应该是“导演”,更不应是“传教士”、“法官”,而应该是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才智的舞台,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政治组开展的“五自一导”教学法(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己质疑,自己查找资料、自由讨论、自己总结提高、教师启发引导)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树立开放的课堂观念。思想政治课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为目的课程,是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觉悟和行为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绝不可能只囿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应该把政治课堂从45分钟内延伸到45分钟外,从校园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兴趣小组、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近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人生,让他们在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过程中取得刻骨铭心的收获。 再次,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估标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革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估方法也应随之改变。评价思想政治课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讲解是否全面深刻,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考试学生成绩是否优秀,更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教学手段、方法是否先进,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思想,是否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否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是否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是接受性学习不能比拟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文盲不再是指缺乏知识的人,而是指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培养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成功。 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思考 江西省赣州实验中学 陈 阳 研究性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在我国各中小学已施行多年,具有广泛的影响,起到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学校并未真正深入持续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使这门课程能得到师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并取得成效。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因为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确定的教材,也就没有可以操作的范本,没有了教师熟悉的套路规范。虽然这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但更多的是增加了课程实施中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和难度。“灌输——接受”,“听讲——训练”,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经过数代人的长期传播,已经内化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心理定势,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应付考试,便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要使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实施,必须真正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必须依赖教师的智慧和创新。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探究为主,但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和策略,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第三,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观念和制度束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深入开展,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必须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因而我们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的方法、内容、形式、要求,以及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 第四,不少家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不愿让学生去尝试。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广泛宣传,消除误区,同时完善激励措施。 第五,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它必然会在高考中出现。这也是广大师生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两年上海市的高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面貌独特的研究性学习试题。如2001年上海市高考理综试卷第16题为: 目前在上海市中学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下面列出了学生的三个研究课题名称: 课题一:上海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新心态的剖析;课题二:上海地区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课题三:上海地区降雨酸度的调查研究。请选择上述三个课题中的一个作为你的课题,并回答如下问题:第一,写出所选课题的名称,并简单陈述选题理由。第二,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第三,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什么? 可以看出,试题考查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具体过程,专业性较强,能力要求也较全面,对考生来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体验,题目的解答是难以到位的。而这类试题所体现的能力要求,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价值也在于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的出现,将为课程的实施推波助澜。 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是接受性学习不能比拟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文盲不再是指缺乏知识的人,而是指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培养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成功。 开放性、个性、探究性、协作性,既是新课程创设的标准,也是我们创设新课程的目的,即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下释放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设开放的课程释放学生的个性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校长何 强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无疑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福音。尽管新课程的创设还刚刚起步,但它却以不可抵挡的魅力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开放性 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单科领域走向综合。旧课堂中的“围墙”推倒了,课程外延大大拓宽。 个性 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为前提。无论是选择内容确定方向,还是安排学习过程采用学习方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始终摆在第一位,个人色彩浓烈。 探究性 在新课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好奇心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行为贯穿始终。 协作性 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尽管新课程不排斥个人研究,但是受知识结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要顺利完成新课程,必须借助多种媒介来收集、整合资料。这些媒介归根到底是合作关系下的人和物。 这四个特点既是新课程创设的标准,也是我们创设新课程的目的,即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下释放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我校开设的活动课主要是把学生从每天六节课中解放出来,以兴趣和专长为选择标准向学生开放。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学校派出专业教师订出活动计划和评价模式,提供固定的场所和设施。
[1] [2] 下一页
学生选择好项目后,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心得。学期考核学生既要通过活动能力的素质测试,又要作为课题交上所有的活动材料。 如果说活动课仅仅是从课内到了课外,那么研究性学习则把触角伸到了校外,实现了学科间的流通。两种课程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了,自学的能力增强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同学的关系融洽了,综合的素质提高了。一言以蔽之,开放的课程培养了个性的人才。 当然,开放的课程最终不能取代课堂课程,个性的尊重不能否认共性的存在。开放的课程始终是课堂课程的补充,这一点不容置疑。
上一页 [1] [2]
【课程创新漫谈】相关文章:
新课程三维目标漫谈08-23
创新课程心得11-25
新课程与创新教育08-09
新课程与创新教育08-17
讨论阅读课程范式的创新08-17
高职课程创新的“三重”涵义07-31
初中地理课程创新素质的培养08-01
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10-07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