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语文教学的十大关系

语文教学的十大关系

时间:2022-08-17 13:57:47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的十大关系

 

语文教学的十大关系

    我们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平时耳闻目睹的教改教学现状,进行了一番思考,对如何处理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十大关系,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与同行共勉。

     一、关于人文精神与工具论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因为各领域、各学科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所以语文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另一方面,语文又是一门人文学科,因为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了解本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传统文化,提高人的道德素养。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人片面强调其工具性,忽视了对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素质的倒退,任其下去,必然危害于社会。因此,我们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倾向,在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其在人文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使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关于传统教育与改革教育的关系

    传统教育的理论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理应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可是有的人不能理智地看待传统教育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把传统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仿佛要打进十八层地狱。在这些人眼里不骂倒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就没有立足之地。其实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演变发展过来的,离开了旧的基床,新的东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旧东西客观上阻碍着改革进程,妨碍着新的东西的发展,不破不立。那要看怎么破法,怎么立法。改革中,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要像马克思批判的那样,为了泼洗澡水,不惜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泼掉。我们应该先把婴儿抱起来再去泼水,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三、关于教材与教法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小学语文新教法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这种法那种法纷至沓来,铺天盖地,使人看了应接不暇,莫衷一是。对此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拿来主义,认为这种教法好,拿来就用,不加比较和区别,结果是邯郸学步,别人的没学到手,连自己的都丢了。另一种是冷静态度,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不为其冠冕堂皇的名词所动,而是脚踏实地抓自己的教学。我们完全赞成后者的态度。可以说,包打天下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可能有的。千种法万种法吃透教材第一法。教材是编者从许多篇佳作中筛选出来后,按一定的重点训练内容安排组成的,有其科学性,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实际选取适当的教法,这才是正确的方法。现在有的人想走捷径,把功夫不是用在吃透教材上,而是生搬硬套这种法那种法上,结果吃力不讨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同一双鞋去套每个学生的脚,强迫他们都去削足适履。这种蠢事再也不能干下去了。教师要动脑筋分析教材的实际,再选择相应的教法,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认为某种教法好,盲目地置教材实际于不顾,滥用一通,如此这般,只会误人子弟。事实上只要吃透教材,熟中生巧,灵活适用的教法就会脱颖而出,也不需要教者去冥思苦索地套用教法了。

    四、关于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这原本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可如今,教学与考试关系被人为地颠倒了,考试反而成了教学的指挥棒,成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教学规律,而且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考试时偏题、怪题、难题、拔高题大量涌现。为了考学生,试卷出题者挖空心思与师生“捉迷藏”,教师不得不把本应用在教学上的精力拿出来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考试把师生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师生成了一条藤上的两个瓜。考得好一荣俱荣,考得不好就一损俱损,因为分数与年终奖金、评优晋级挂钩。我们认为,要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小语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考试内容要依纲扣本,考试方法要灵活多样,考试结果要突出激励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学生负担过重的土壤,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五、关于常规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现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了,现代媒体占据教室这块领地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作为教师应主动地积极地去适应它、掌握它和运用它,发挥其优势为教学服务。可是现在有的老师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现代媒体采用的形式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不加选择不加思索地滥用一气,结果适得其反。如现在用生字卡取代粉笔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把生字卡往黑板上一贴了事,省事省力,其实这样却苦了学生,学生根本看不懂生字的起止笔顺,叫他怎么去书写呢?这不是难为了孩子们吗?还有的教师朗读的基本功也不练了,录音带一放了之。过去是小曲好唱口难开,现在是教师朗诵口难开。过去我们反对老师用口进行“满堂灌”,现在我们应大胆地提出反对老师用“电”进行“满堂灌”,我们认为“电灌”比“口灌”更可怕,更害人,务必引起老师们的注意。这些形、色、光、音很美的东西有很大的欺骗性,由于它在转瞬间一闪而过,因而语言文字训练的落实就会落空,会读不会写,会识字不会用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教师要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来运用现代媒体,同时给常规媒体以“一席之地”。教师要实事求是,从教材实际出发,该用什么媒体就用什么媒体,不要勉强,不要干那种画蛇添足,劳而无功的傻事。

    六、关于朗读与背诵的关系

    提起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来,谁也不会持反对态度,但一提起让学生背诵课文,有人就会很自然地与死记硬背划上等号。其实学习语言这东西非下苦功不可。江泽民主席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由于教师怕布置学生背诵被认为是死记硬背,便放弃背诵的要求。因为学生积累的语言太少,肚子里“墨水”不多,所以写起文章来语言贫乏,苍白无力。这应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年轻人的记忆是石板上的雕刻,永生不忘,老年人的记忆是沙漠里的脚印,风吹即逝。让我们趁学生年轻时督促他们多背一些名篇佳作,为他们成为下世纪的有用人才打下基础吧!

    七、关于故事情节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并不等同于文章的教学目标。但是现在不少人把一篇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一讲完就误认为教学目的达到了。其实作为语文教师应反过来问一问:同学们,这么有趣的故事情节,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才问到点子上,牵住了牛鼻子,抓到了关键处,这样有分量有价值的诱导才能使学生回到书中去钻研、理解、分析语言文字,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目的就是指围绕课文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故事情节,这还不够,后面还有许多知识点要落实,要巩固,要迁移,不要误认为故事情节讲完了,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我们劝老师讲完故事情节后,不妨回过头来让学生咀嚼优美词句,仿写精彩片断,练读、练写、练硬功,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八、关于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拼音是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是学习的“拐杖”,一年级进行拼音教学,充分掌握这个“拐杖”是完全必要的。但拼音毕竟不是汉字,汉字才是文字,才是祖国法定的语言文字,有人把拼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圣地位,甚至主张读纯拼音文章,真是太可笑了。请记住,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走路了还用这烦人的工具干吗?

     九、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开设的,可是现在阅读与写作成了两张皮。有的老师开口闭口埋怨学生不会写,请问你又给他们多少写的时间呢?两星期才一篇作文,平时课堂里又剥夺了他们写的权利,他们怎么会写呢?我们认为应坚定不移地树立阅读为写服务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十、关于阅读作文与生活作文的关系

阅读作文与生活作文是学生学会写作的两条渠道,是缺一不可的。有不少人认为只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味强调要学生写生活、写真实。这种看法未免有些片面。因为生活对于天真烂漫的顽童来说面太窄了。对于学生来说,事事来自生活,事事都要真实,未免也太苛求了。历史上有个秦始皇这是事实,但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见过就不相信这是事实。我们认为阅读作文与生活作文,我们不能强调一面,否定一面,而要坚持双轨运行。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在书中汲取营养,把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这样就不愁写不出佳作来。

     


【语文教学的十大关系】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研究08-18

浅谈语文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08-1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04-29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04-22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04-0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02-06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03-21

高中地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08-18

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08-16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