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打造基础教育的南京路

打造基础教育的南京路

时间:2023-02-27 10:10:27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打造基础教育的南京路

   教育是地区的一张特殊“名片”。在建设均衡化、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中,黄浦区从中心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定位出发,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着眼,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精品教育的主张,颇具特色打造基础教育的“南京路”       ——上海黄浦区都市型精品教育耕耘录之一(概貌总览篇)      黄浦区概览      ●黄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部位,全区面积12.85平方公里,2003年底全区户籍人口总数61.87万。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近代商业的发祥地、中心商业区的核心区域,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发展都市旅游的精华之地、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繁荣繁华的重要窗口。      ●资源要素集中。区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众多的城市景观,流动人口和工作人口数量很大,商品、资金、信息、交通、人才等资源要素集中,是经济发达城区之一。      ●城区文明建设基础厚实。先后获得百余项全国和市级的荣誉称号,是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之一。全区共有市级文明社区8个和市、区级文明小区共165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教育设施普遍改善,居民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都市型特征日益明显。市政建设项目多、城区改造规模大、聚居区开发连成片,人口结构趋向年轻化、高学历,区内工作、居住的外籍人士逐步增加,到黄浦接受教育的境外学生也逐年增多。      ●形成“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黄浦精神,开展了“学习型城区建设”、“法德伴我行,诚信在黄浦”、“解放思想、发展黄浦”、“世博会与黄浦新一轮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      ●教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得到高度重视。黄浦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有6所市区重点中学、2所国家级重点职校、11所百年老校、14所经典名校。      教育机构88个      ●2001年初教育系统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为136个,经调整撤销,目前共有单位88个。其中:重点高中6所、完全中学7所(包括1所转制中学)、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3所(包括1所转制小学)、幼儿园23所(包括1所转制幼儿园)、成人教育机构2所、职业教育机构2所、特殊教育机构2所、中介机构9个、民办教育机构9个、另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132个,社会力量举办托幼机构17个。      精品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未来发展为要,以适应市场为需的人才培养基础教育      精品教育      以内涵发展为基,以自主办学为责,以培育特色为长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精品教育      以百姓需求为行,以提高素养为效,以服务社会为实的优质教育服务工程      发展思路      黄浦“精品教育”      “精”      [定位]理念先进、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内涵发展,设施先进、师资精良,管理科学,质量上乘,水平领先、社会认同,持续发展能力强,教育服务贡献率高。      [指向]教育质量和效益,这是教育的精华所在。“精”体现在: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教材改革为重点,从学校布局结构、办学规模、设备配置、功能组合、教育评价、师资建设、学校管理、深化教育内涵改革等各方面系统规划,大胆实践,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保证,区域性整体推进,办出社会满意的精品教育。      [格言]“精”是教育的本体,是黄浦教育的灵魂。      “特”      [定位]底蕴深厚、品牌凸现、错位发展,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专技、学校有特色,综合竞争力强,特色教育辐射广泛。      [指向]教育规律和特点,这是教育的特色所依。“特”要体现在:在坚持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贯彻“以校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黄浦经济、人口、教育的独特性出发,发挥老校、名校众多,底蕴深厚的优势,品牌辐射,做大做优。鼓励学校之间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从本校实际出发,在教师、学生和学校等不同层面,拥有并发展自己的特色,形成教育上的个性风貌,以各自办学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与兄弟学校相区别,最终体现黄浦教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鲜明特色,走出一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黄浦特色道路。      [格言]“特”是黄浦教育鲜明的个性和面貌。      “优”      [定位]依法办学严、诚信办学实、开放交流多、创新意识强、校园文化活、社区环境优。      [指向]教育条件与环境,这是教育的发展物质。“优”要体现在:突破立足教育本身自我发展的封闭观点和部门局限,树立大教育观念和全方位开放的观念,从特定的学校空间拓展到社会和家庭。主动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校园文化,扩大对外交流,构建独具特色的精神和物质氛围,以德立校,以文化人,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诚信环境、法制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      [格言]“优”是黄浦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依托。      政府管理、学校办学、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在“精、特、优”的追求上凝聚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使黄浦教育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健全、占地适当、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整体目标,形成师德高尚、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胜任型、骨干型、名师型比例适当的教师队伍,巩固扩大二期课改学科以及科技、体育、艺术方面领先全市的优势项目,创办生机勃勃、独具个性和风采的“精、特、优”为标志的精品教育,把创新与发展体现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人民群众提供的优质教育服务上。      局长访谈      精品教育的精髓在于内涵发展      ○主持人      ●黄浦区教育局局长姚仲明      ○黄浦教育从总体上看,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你们提出打造“精、特、优”为标志的都市型精品教育,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请问姚局长你们提出这个主张是如何考虑的?      ●教育是建设城市文明的原动力,培养现代市民的基础工程,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从黄浦区实际出发,坚持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一直是黄浦区的目标和追求。在黄浦教育新一轮发展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黄浦区的教育工作。办精品教育是黄浦区追求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黄浦区尽管“撤二建一”面积扩大了,但仍是一个“袖珍小区”,精品教育的提法是否顾及了区情?      ●黄浦区更多考虑的是黄浦区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需求。沿革700多年的老城厢,开埠160年的中央金融商务区,相互融合促进,使黄浦成为上海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聚会点;丰富的人文资源积淀,占学校总数三分之一的百年老校、经典名校,形成了黄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商品、资金、信息、交通、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高度集中,现代化聚居区的成片开发,人口年龄、学历、收入结构的迅速变化,城区文明建设的厚实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对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和发展动力。      ○都市型精品教育是否能够满足发展需求?      ●黄浦典型的都市型城市形态,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教育的历史和现实,都决定了新一轮发展不能追求规模和数量,搞大而全、小而全。在跨越了满足型,实现了选择型发展基础上,发挥各种要素高度聚集、资源共享的优势,在更高起点上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高平台上的均衡化发展,实现依靠教师、管理、科研为主的内涵发展,是黄浦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办精品教育,适应黄浦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区域人口量和质的变化、建设繁荣繁华中心城区目标需要的关键。      教育亮点      优势:中外文化、教育交汇      黄浦区浓缩了700年上海城建和150年上海中外文化交汇融合的发展历史,凝结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轨迹,历史现实交汇,文化设施众多,教育底蕴深厚,优质资源丰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强烈。      [老校名校云集]列入市教委“上海市百年老校、经典名校目录”的中小学达24所,其中百年老校11所,60年以上历史的中小学13所。有255年校史、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敬业中学,有129年校史、最早中外合作采用现代学制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格致中学,有142年校史、上海最早女校之一的市八中学,有125年校史、第一所现代学制的小学梅溪小学都在该区。      [实验校特色校辈出]全区有市、区重点中学6所、国家级重点职校2所、市示范园和一级幼儿园14所,还有10所中小学是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基地校、9所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4所市行为规范示范校,7所学校分别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的德育先进集体、2个市基础教育科研基地——上海市学习指导研究所和上海市学生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都承担着教育部重点课题。      [名师模范杰出]教职员工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7人、市特级校长(书记)4人、特级教师34名,有一大批获得过全国或市级先进、劳模等称号的教师。      领先:高标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过去式]“大楼中学、弄堂小学、石库门幼儿园、马路操场”曾经是黄浦区办学条件的形象描述。      [现在式]区委、区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当作执政为民的实事工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尽力使学生享有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局通过布局调整、资源盘活、优化共享、存量变现、撤并改造等方式,到2002年底,完成了《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定的初中、小学达到一、二类标准的比例目标,办学条件普遍改善,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大同中学成为内环线内最漂亮的校园之一,格致中学扩建工程在加紧实施,应昌期围棋学校、尚文中学等一批高标准、设施先进的校舍成为黄浦区亮丽的风景。      [特点]“达标工程”实施动态滚动发展,做到新建的学校,建一所,亮一所;改建的学校,改一所,像一所,通过“达标工程”,整体提升教育水平。      出众:15个名师教学工作室星罗棋布      近年来,黄浦区在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时,围绕师德、学历、能力三位一体,确立名师型、骨干型、胜任型三个不同的层次,分门别类,全面推进,人才建设出现了勃勃生机。      [让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局党工委加大党政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力度,先后举办青年校长研修班、党政管理专业培训班,加强党政干部的培训工作。仅2003年,提拔干部36名,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干部27人,占75%,45名后备干部正在培训。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方面形成班子成员的互补优势。      [教师以德为本]开展“法德伴我行,诚信在黄浦”、“争做全社会道德楷模”师德主题教育现场会等活动,形成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以黄静华为代表的一批师德标兵。多稼中学坚持24年以学雷锋为突破口,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格致中学努力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青年教师队伍;大境中学坚持4年开展教师“义务门诊”,从一位教师发展到近百位教师为学生义务挂牌服务等做法,都在全区中小学得到了总结和发扬。      [15个名师工作室]黄浦区为加速培养新一代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选择有水平、有影响、有经验的教师,分三批组建了以名教师名字命名的15个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室,涵盖了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的各个阶段,带教178名干部和骨干教师。教育局下发每个研究室经费12万元,加大支持力度。      [为中青年教师搭建舞台]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搭建舞台,组织各类教育教学大奖赛,促进他们迅速成长。实施了“‘531’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五年内争取培养50名市级骨干教师(校长)、300名区级骨干教师(校长)、1000名校级骨干教师。专门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选出了61位学科带头人。组建以特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力量的导师团,以集中办班和带教指导的形式,“研训合一”的方法培养区级、校级骨干教师,扩大骨干教师的群体。近三年,全区已有300多人接受了骨干教师培训。      匠心:二期课改——政府推动 项目引领 典型示范 整体推进      黄浦区采用政府推动、项目引领、典型示范的办法,整体推进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从研究性学习、双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小班化教育、幼儿园整合性课程、中小学学分制和分层教学等作为实质性推进二期课改的7个重点突破项目,以点带面,积极试验,有序推进。根据计划,在高中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用一年时间在全区初级中学开设研究(探究)型课程;到今年6月底,所有中小学进行双语教学试验;2005年9月全区中学整体实行学分制管理;到2004年底,初中学校整体进行分层教育的试验等。      黄浦区还结合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在托幼管理一体化、小班化教育、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中小学生学习指导研究和高中学分制研究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游泳、击剑、足球、跳高、围棋、OM等特色项目,继续保持在全市领先地位。      超标:学生与电脑配置之比达8:1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区电脑配置8000余台,生、机比达到8:1,超过市教委下达的标准(高中8∶1、初中10∶1、小学15∶1),并滚动提高配置水平。扩大宽带专网建设,从中学向小学覆盖。完成7所中学IP宽带交互教学系统调试,7所学校进行实验教学,并逐步向全区推广,实现优质资源网上共享。重点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      [特点]围绕信息环境、信息队伍、信息技术应用三个环节,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建设为动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成区教育信息中心和教育信息网,信息网起点高、网络功能全、扩展性能强、可提升性好,为网络发展和升级留有充分的余地。被东方网评为全市普教系统的“四星级网站”。      黄浦教育语录      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形神兼备的精品教育,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标志与途径。                      

打造基础教育的南京路


【打造基础教育的南京路】相关文章:

介绍上海南京路的导游词范文09-10

南京路导游解说词(通用3篇)08-23

打造信用中国08-13

农村基础教育调研报告06-18

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08-17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08-19

打造高效团队的手段08-17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08-23

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