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会探究 学会创造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据我们调查统计,儿童喜欢吃快餐的占37%,少年占29%,两者合起来就是66%,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呀!”“我们归纳了这些快餐店这么‘火爆’的原因:快捷方便,品种多样有创新,销售形式多样,连锁经营方式,环境好,服务质量高,宣传力度大……” 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什么专家在宣读研究报告,这是记者日前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探究性学习展示课上听到的内容。该校六年级(2)班《快餐店的火爆与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网络时代让我们e起来》两个研究小组进行的结题汇报,让300多位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小学校长、教师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史家胡同小学从2000年初开始进行“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开始称之为“小博士工程”,后以“专题研究课”正式列入课表。探究性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本课程:全校一至六年级占语文课每周一节(或隔周两节连上)的专题研究课;另一方面是在所有课程中贯彻探究性学习方式。 开放是探究性学习课程的一大特色。一是学习内容开放。学生自选课题,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涉及各个学科、方方面面。比如“中国文字”、“北京春天的环保调查”、“儿童观看动画片的倾向”等;二是学习地点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组成了学生学习的大课堂;三是学习时间灵活。三年级以上学生的课题研究基本以“小课题组”形式进行,这样更便于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组织才能。 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使孩子们得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强烈的探究兴趣。为了把课题进行得更好,各小课题组还聘请了“小博士导师”。“导师”由学生自己聘请:有班主任,也有其他各科老师;有学生的家长,也有孩子们的亲戚或父母的好友;还有孩子们从社区请来的某些方面的专家来担任导师。同学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逛书店买书,或者上网搜寻,下载资料。有的同学搜集的材料竟有上百页之多。此外,学生要设计调查问卷、采访提纲,并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去调查、采访和亲身体验。六年级(4)班尹航,为研究“京城三轮儿”,身背照相机走街串巷,采访了京城各种人力三轮车工人,亲自坐坐三轮儿,拍摄了大量照片,了解了三轮车与旅游、环保、运输及人民生活的关系,从中挖掘到丰富的素材,并且激发出不少灵感。 课题展示形式多样,除了报告,也可以做网页、建网站,或办展览、出集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和实际能力进行选择。他们以小课题组为单位,向同学、老师进行课题宣讲、答辩。宣讲时,不少小课题组的同学准备了自己制作的计算机演示文稿,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档案,包括搜集的资料、调查问卷、课题日记、采访记录以及拍摄的照片、编辑的“报刊”等,有的还制作了展板。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的多种能力,同学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也得到增强。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向别人请教、与大人交流。小伙伴间的合作研究,使这些独生子女们知道了要相互包容、谦让,要能够分工合作。
【学会探究 学会创造】相关文章:
学会感恩,学会慈善08-18
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变通作文05-04
学会感恩08-18
学会宽容08-20
学会留心08-28
学会倾听08-24
学会坚强08-25
学会的作文04-21
学会坚强02-18
学会宽容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