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

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

时间:2022-08-17 14:20:39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

    从一些资料来看,西方教育中关于师德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般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在教育实践中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别是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行为规范有明确的要求;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中对学生“尊重”的基本要求;重视教师在教学模式的认知和选择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重视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尊重学生       西方教育在“师德”的第一个层次上,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学生”。这一要求的提出与近、现代以来西方教育家对儿童研究的重视,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上有密切的联系。在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十分重视教师在教育管理上对儿童的尊重。他曾明确地指出:“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在他看来,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教育者如果仅把管理作为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就是一种强制性的,压迫儿童心灵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新教育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尊重儿童问题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学校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于学校”。这些思想和观念的提出,大大地提高了儿童的地位。       在现代西方教育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粗暴和野蛮的教育。在现代西方教育中,有许多规范教师行为的要求。如英美一些国家教育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学生要和蔼;不管学生有何种表现,教师可以向学校部门反映,但绝对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侮辱和身体上的伤害。如果有学生对教师的管教不满,就有可能对教师提出诉讼。它使得教师时刻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严重伤害学生的权益,就可能失去自己的工作。       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现代西方教育中,许多教育家强调,教师不仅直接面对的是学生,而且还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学生发展与知识学习的关系上,他们特别强调不能因为突出知识学习的重要,而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许多教育家研究了如何防止学生由于学习或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学习压力”及“精神负担”等问题,其取得的成果影响了西方教育的实践。在现代西方教育实践中,许多西方国家都要求普通学校的教学不以传授知识为主;学校教学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喜爱学习。同时,学校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       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隐私。在欧美教育中,许多教育家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对某些学生喜爱,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厌恶。在教育和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反对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所有的学生,以抹煞学生的个性。另外,西方教育也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如在中小学,注重对学生成绩的保密。对于学生的成绩,学校和教师不得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之间也不允许随意打听别人的成绩。如果某人的成绩较差,教师只能找学生个别谈话,不能当众批评。       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就提出,教师首先应当具有好奇心、耐心、诚实、正直、尊重多样性、重视文化差异等。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当具有推断能力、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创造和冒险的能力、持一种实验性的和问题解决取向的能力等等。这个委员会认为,教师具有这些能力,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在师德上的关于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即尊重学生是教育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较好的条件,才有利于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从师生关系的特点来看,学生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同时,他们又是社会进步的希望。因此,必须对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上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加强教师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使学生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西方教育家认为,在教学上,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以探索和创新的态度,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在学习上不依赖于别人、具有独立性的人。它表现在教学上就是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现代西方教育中,注重“引导”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国家都有所表现。如在法国和意大利,教师上课不是以讲述讲义为主。一些学校还规定,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听从和服从老师的观点,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辩论,可以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注重“引导”的教学模式在美国的教师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在美国的课堂上,当学生提问或对某个问题有疑问时,教师一般不是立即回答,而是经常反问学生自已是怎么想的。有时,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会直言相告自己也不知道。如果有学生还继续让教师回答,教师就会对学生说自己知道的也有限,不如你自己试试看怎样解决。如果学生再继续问,教师可能会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反问学生;或者列出几种可能性,并不确切指出哪一种最好,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西方教育者的这种做法得到社会和一些教育组织的肯定。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曾经提出过确定成功教师的5项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一个好教师能告诉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是帮助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       应当指出,“传授”的教学模式与“引导”的教学模式是有很大不同的。“传授”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按照这种“传授”的模式,教师上课前就应把教学各个方面的“包括知识的和学生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具体说,教师一般都要有准备好的讲义。上课时,教师念讲义,学生记讲义。课后,教师还要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在这种“传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都是比较差的。       西方教育中“引导”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你不知道,我不是直接告诉你,而是来引导你,让你自己去知道”。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不在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上,而在对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引导上。因此,它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西方教育者的这种教学模式,反映出他们对现代教育和教学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在西方教育家看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许多已知的知识已经代替了未知的知识,但仍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在向已知挑战。仅仅给学生已知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已知和未知。教育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头脑。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使学生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西方教育者追求这种“引导”的教学模式,也反映了现代科学精神对西方教育及教师行为的影响。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曾经指出,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给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只有具有不同可信度的知识,但是没有哪个理论具有绝对的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于科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不确定性才有疑问,才会从新的角度寻找新的解决方法。科学发展的速度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进行多少实验,获得了多少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供人们检验的新思想、新观念。       西方教育者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虽然强调教师对教学和学生应当具有责任心,但并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全面负责。在他们看来,教学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使学生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过程。否则,学生学到的东西再多,也是别人的死的东西,不能够继续丰富与创新。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供细心周到的帮助,并不就是一个好教师,相反,完全依赖教师的帮助可能会毁掉学生的判断力和独立性。       三、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为了追求教育上的正义,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如在美国的教育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自然学科的研究课上,两个初中的男生由于课题汇报的内容与任课女教师的观点不合,而和她发生冲突。这位女教师很快将此事向学校进行了报告,并要求对他们实行“停学”的处分。这件事引起了一位教社会研究课的男教师的关注,他决定介入此事,但他同时也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从通常的情况来看,学校的教师部是应当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并为自己的同事说话的。同时,这位男教师又是与学校签有合同的,他理应是为学校工作的。况且,在一般人看来,教师工作只是一个人养家糊口的职业,这位男教师没有必要为了保护学生而丢掉自己的工作。对此,这两个学生开始并没有对这位男教师抱有任何幻想,并指望得到他的支持。但是,这位男教师在听了两个学生的陈述以后,经过思考,分别向校长助理和校长写了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位男教师认为,这两个学生虽然有些调皮,但他们绝不是坏孩子,他们是坦诚和努力学习的。最终,学校接受了这位男教师的建议,没有处分这两个学生。这件事情给两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看来,这位男教师是一个不顾个人得失,主持正义的人,像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好教师”。       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属于一定组织的,都是受一定的角色制约的,教师也不例外。作为现代教师,不仅需要对一定组织负责,不仅受一定的角色制约,而更重要的还有对组织中正义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要暂时打破制度、组织、角色对自我的约束,可能意味着一个人会使学生值得了什么是正义,并培养学生为此去追求正义。可以说,教师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       通过上述对西方中“师德”三个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教育中“师德”内涵的基本内容。应当指出,西方教育中“师德”的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即“尊重学生”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尊重,一切所谓的教育都不能称之为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学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学生独立性的培养,而只为传授知识的教学只是一种忽视学生的低级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最高追求,它是建立社会和教育公正的需要。从对西方教育中“师德”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出发,我们可以概括出西方教育中“师德”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西方教育中的“师德”比较重视对教师规范性的要求。这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对教师品行规范提出一定的严格的要求。当然,这种规范不是对教师行为的一种束缚,而是应当成为教师工作本身的原则。它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机构或组织对教师的品行和道德所形成的一种规范要求。从前面提到的“尊重学生”的要求来看,它实际上提供了在教育和教学上保护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西方教育中的“师德”比较重视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当然,它首先来自教师自身对独立性的追求,并且通过教育和教学,体现为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对学生的期望和引导上,使学生也形成一种追求独立性的品质和能力。从西方教学上所采取的“引导”的教学模式来看,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培养具有独立性和创新人才的一种必然要求。       第三、西方教育中的“师德”还比较重视教师对社会一般规范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当社会正义与一些社会规范或制度发生冲突时,教师更应重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任何社会制度和规范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强调教师的师德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现代教育制度创新的需要,更是寻求社会公正的需要。重要的是,当教师去追求社会正义或教育正义时,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个人行为的体现,它已经超越了教师个人的价值,其行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无限的和终生的。     (郭法奇 《教育评论》2003年第6期)      

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


【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相关文章:

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08-19

父母须知----孩子成长中的特征08-21

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08-23

师德征文:在平凡中奉献08-24

东西方近代化比较视野中的王安石变法08-17

小班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个性特征分析08-26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08-17

谈师德与教育08-23

师德教育论文05-31

师德在平凡中闪光_1700字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