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说话 学写字 学走路
最近,我去北京的中关村看望一位老学者。寒暄之后,老人笑眯眯地告诉我,他现在正在做三件事:学说话、学写字、学走路。望着这位儒雅的长者,我半信半疑地问道:您又在“制造”幽默故事了吧?“NO! NO!NO!”老人认真地给我解释起来。 原来,老人正在学习用电脑写作———即学写字;练习英语口语———即学说话;学开汽车———即学走路。 听了老人的一席话,真真让我心头一震!本来,“学说话、学写字、学走路”似乎是一个幼儿园孩子的成长经历,与一个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根本不搭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无论是大学者还是普通人;无论是CEO还是打工者;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无论是老板还是职员;无论是在岗职工还是下岗失业者……同样都要面对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的巨大变迁。想想我们面对的世界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正扬眉吐气地走向世界舞台,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世博会、奥运会都将在中国举行,掌握一门外语口语,学习电脑写作,甚至学会掌握现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这只不过是最起码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准备。当我们真正跨进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应对知识爆炸、知识更新、思维方式变革的巨大挑战啊! 不久前,在中南大学的一次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周光召讲述过一个意味深长的真实故事:早在1996年,周院士曾向一位生物学家请教,为什么动物不能像植物一样,随便拔一枝插在地上就长出一个动物来呢?那位生物学家十分肯定地告诉他,这是已经作过结论的。然而,就在周院士的问题问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克隆技术诞生了。难道不是吗?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不断突破,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修改了人类一些曾经铁定的“逻辑判断”。 毫无疑问,知识爆炸的时代必然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时代。人们不仅要抛弃旧知识,吸收新知识,更要抛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甚至要不断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惟有如此不断地“新陈代谢”,人类有限的“内存”才能容纳无限的未知世界———正如电脑的内存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删除旧信息才能继续存储新信息;书柜的内存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淘汰过时的书籍,才能继续装进新书籍;即便是藏书数万卷的图书馆,内存也终究是有限的……根据有关专家的测算,1950年人类科技知识翻一番大约需要50年;而2000年仅仅需要5年;预计到了2030年大约只要70 80天。正是看清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趋势,更新学习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创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968年美国学者哈钦斯最先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学习———已经从追求自身价值目标的个人愿望转变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根本要求。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把握,也是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国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填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化鸿沟,要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归根到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在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古人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我们满怀信心地跨进终身学习时代,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城市做起……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惟此,才能支撑起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大厦,才能不断促进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惟此,中国人民才能喷发出历久常新、永不枯竭的创造动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
【学说话 学写字 学走路】相关文章:
学走路作文03-24
学走路作文02-25
学写字作文08-24
奶奶学写字作文08-18
《学写字》语文教案08-20
从生活的视角学《经济学基础》08-25
关于学围棋的作文 学棋感悟08-15
0基础学办公表格怎么学04-12
学做饭08-23
学炒菜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