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格教育塑造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人格的形成。现在的中小学生能否在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否为社会作出贡献,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人格教育不仅是为人最根本的教育,而且是能使人终生受益的教育,是能使人终身发展的教育。 今天,当校舍一天比一天漂亮、教育技术一天比一天先进、课程内容和类型一天比一天丰富、教育科研一天比一天红火的时候,有些学生却产生厌学情绪,不喜欢学校,家长们也一天比一天更担心学校教育究竟能否使自己的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目前,很多家长,甚至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解有偏差,认为全面发展就是样样都好。可是这种十全十美、求全责备势必造成孩子内心紧张、压力大、情绪低落,思想发生冲突,结果造成了一大批“心理不和谐的人”、“人格缺失的人”。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又腐蚀着青少年,造成他们人格的扭曲。可以说,这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们学校教育的挑战。 仔细考察现在的中小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一是以做人为核心的责任感淡化;二是开放探索能力不强;三是社会交往水平较低;四是协同合作精神较差;五是自我调控心理能力薄弱。 21世纪的教育必须把视角放在让学生终生发展上,实质就是以人格教育为抓手,实现中小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人格教育目标,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以做人为核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社会交往品质、协同合作精神、自我调控心理能力为内容的教育;人格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赋予人的社会活动以“魂”——人格精神(魅力)。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健全人格。 我们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把人格教育目标划分为“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四大领域,每个领域又分解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目标与内容。认知目标包括“健康、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人格的含义、人格特征的差异性、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情感目标包括“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塑造,具有责任感、尊严感、自豪感等”;技能目标包括“树立信心、自省自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直面挫折与困难,孝敬父母、真诚守信、学会宽容,维护人格尊严、维护国格尊严等”。 人格教育方法,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校坚持正面教育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正面引导、教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自我比照、自主实践来健全人格。 我校在三年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由专家指导编写并实施了《创造性人格研究与培养》校本教材,内容由四大模块构成:“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形成与发展”、“健全人格”、“创造性人格及塑造”四部分构成。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为学生解疑答惑,引导学生实践、感受、总结。实践证明,该教材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学生们普遍反映教材“非常实际”,如“心理医生”,使他们“了解了自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坚定了成功的信念”……同时,该教材的实施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赢得了家长的普遍赞誉,有的甚至因此而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荣怀学校就读。 教师把人格教育贯穿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如发动学生课外收集成功人士的优秀人格品质和魅力的事迹,再让他们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反思,写心得、立信念,以帮助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宽容的胸怀、乐观开朗的性格和自立自强的品质。 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要不断优化教师自身的人格,以教师的健全人格熏陶学生的人格。我们聘请专家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人格教育方面的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性,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实现教师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并能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塑造和谐发展的人】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和谐人格教育08-16
精神推动发展 发展促进和谐08-15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08-18
以学带教,和谐发展08-20
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08-15
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之我见08-2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08-15
班主任工作中的人格教育08-20
营造和谐氛围关爱学生发展08-24
和谐家村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