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人物”与“小人物”
前不久,我的母校———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张罗着校庆,并邀请我参加。一位老同学悄悄告诉我,这次校庆请的可都是“大人物”———行政级别要求在科级以上。我无职无权,本不在受邀之列,但因为沾了在北京工作的光,一不留神也享受到了“大人物”的礼遇。 一所农村中学的校庆也搞起了“准入制”,联想起蜂拥而起的一些所庆、院庆,又不知道评出了多少“大人物”,筛掉了多少“小人物”。“大人物”高看、“小人物”小看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具体到科技界,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一些占名气之先的“大人物”在科研资源的分配中占尽了风头,而一些有创新火花、具有科研价值的研究因为研究者是“小人物”而不得不胎死腹中。“大人物”得大利,“小人物”得小利甚至不得利在科研资源的分配中成为不争的事实。 翻看一些单位的招聘广告,经常可以感受到他们“求贤若渴”的决心。“贤”的本意是“有德行有才能”,“求贤”固然是“求有德行有才能之人”。但在一些单位,“求贤”演变成了“求名”。名气越大,价码越高。与价码直接相关的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而这些都是“大人物”的强项,自然又被奉为座上宾。 何谓“大人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大人物”的注解是“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与之相对应,“小人物”则指“在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细细品味这两个“人物”的原意发现,“大人物”之所以“大”,是因为其地位高、名气大。“小人物”之所以“小”,是因为其地位低、名气小。而所有这些与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并无直接关系。于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出来了:“大人物”的贡献并不一定大,“小人物”的贡献并不一定小,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挥并不完全与“人物”的“大”或“小”画上等号。但是,现实生活中,类似上述画等号的例子屡见不鲜。 欣慰于“大人物”受到的礼遇,但是,对于科技界绝大多数“小人物”的命运不能不引起关注。如何正确对待科技界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考验着决策者的胆识和智慧。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提出要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希望我们提供一种土壤,这种土壤滋养的不仅是“大人物”,更是千千万万在困境中奋勇登攀的“小人物”。事实上,正是科技界无数个“小人物”在推动着科技进步的一日千里。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给出了一组数据:“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大都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徐冠华发现,“这不单是一种现象,而且有可能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为此,他呼吁要“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几万元、十几万元的支持经费,有可能使他们步入科学殿堂,孕育出伟大的科学家。” 不必指望所有的“小人物”都变成“大人物”,但是有理由相信,“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为。期待我们把目光从“大人物”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定格在“小人物”身上。一枝独秀诚可贵,万紫千红才是春。
【“大人物”与“小人物”】相关文章:
小人物作文03-02
历史中的小人物08-20
身边的小人物作文03-01
我身边的小人物作文03-02
精选小人物作文三篇04-28
小人物作文3篇05-05
【精选】小人物作文三篇05-06
精选小人物作文20篇10-30
【精选】小人物作文3篇05-25
有关小人物作文4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