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态视野中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
编者按:近期,中央领导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公共理论课教学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就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许多高校也召开研讨会,商议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取得了一些富有意义的成果。本期的《生态视野中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选择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来透析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使问题呈现出新的面貌,从而引发出新的思路,给人启示颇多。而会议综述《绘制蓝图:建设高校德育主渠道》,集合众家,着眼“两课”教育教学改革整体的宏阔结构,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入手,绘制了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的科学蓝图,面面俱到又不失精要,可足飨读者。 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一个社会大系统工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校的任务,但实际上却连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系运作状态,以及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一定要有生态观点。 观点快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大生态中的一个动态有机体,它对其他生态圈产生各种作用,同时也受到其各因素制约。 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考量,应将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其他专业课建设、整体师德状况、学校精神状态和走势,视为整个环流反馈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因子。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应把握知识、教师人格、经验三个直接依托因素。 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生态环境,依照纵向的前后承续生态关系和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两种方式,考察不同领域不同教育环节的环流衔接情况。 基础性生态环境、政治性生态环境、社会心理生态环境与社会意识生态环境,四者之间相互作用又作为一个整体,对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十分明显和重要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观点与其生态环境圈 所谓生态观点,是指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包括加强和改善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态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方面的生态关系,而是指社会活动方面的大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中包括着如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心理生态、社会意识形态生态等环境。生态学方法十分注重研究一定环境中各动态有机体之间的功能关系和它们对整个生存发展(即生态)系统的调节整合机制。 可以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社会大生态中的一个动态有机体,因此它极可能对社会大生态环境中的其他生态圈产生各种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大生态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制约。问题主要在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究竟是良性还是非良性,这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一般来看,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这些社会活动有机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良性运作的生态链。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起码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纵向的前后承续生态关系,二是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素的破损或断裂,都会引起整个生态链的危机。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这些社会活动有机体之间有时并不协调,它们相互之间尽管也发生着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质上的相互抵触、相互拆分,从而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恶性循环关系。以上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宏观生态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校整个教育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高校教育活动及其过程自身就是一个生态环境圈。在这种环境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第二课堂、学生业余生活之间的关系,显然是探索这种生态链的必然要求。这也可以被我们称之为中观生态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微生态环境,那是由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一切因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与结构等构成的,这些因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任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效果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微生态不仅内部存在着平衡协调状况,而且与宏观生态环境、中观生态环境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所谓宏观、中观和微观生态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整个社会活动生态环境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交叉连接的生态圈所构成,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这种生态环境进行不同分类。 2.在微生态环境中把握政治理论课建设走势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生态环境来说,我们可以从某一教育环节中教育资源的投入、使用与效果的状况来计较它的环流反馈质量,也可就某一教育活动体系的周围牵制因素来研究生态状况。如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考量,应该将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其他专业课的建设、整体师德状况、学校的精神状态和走势,都看作是整个环流反馈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因子,这里存在着许多对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例如,就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而言,我们如果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就事论事的分析,最起码也有以下三方面的直接依托因素。 第一,知识依托。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政治导向和思想教育,并辅以大量的相关信息。舍此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然而,我们的政治理论课这些年总是在两极跳跃,要么是抽象的政治导向,教学过程中老是讲一些抽象的原则、照本宣科,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要么将政治理论课讲成一般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课,完全忽视了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后一种倾向目前似乎暂时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但由于这些传授的知识大部分属于知性知识,较少精神性知识,因此并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论感和思想性。政治理论课由于迷茫了自己独特的功能定位,追逐着与其他专业课相似的功能定位,长此以往很可能就被其他课程所替代。因此政治理论课一定要注意遴选出适合自己特点和功能定位的知识,特别是那些精神性知识,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政治理论课,能够发展出其他课程所无法具有的政治是非感、敏感性、鉴别力、思想的深刻性等能力,从而在今后复杂的社会事务和社会思潮激荡中保持正确而又清醒的头脑。 第二,教师的人格依托。教师的人格和德行历来是影响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这一因素目前正受到侵蚀。换言之,我们应重视教育异化现象,这种异化表现在过程异化、“产品”异化等方面。尽管我们今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只见科研,少见学术;只见教学,少见学生”的窘境。由于指挥棒和制度安排的缘故,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关注的是自己的科研,由于急功近利的驱使,许多科研成果的学术含量较低,甚至经不起时间的考核。那些长盛不衰的传世之作见不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只能滞留在书房、实验室中,也有一些即便刊登在有关刊物,成为正式出版物,往往也难逃过几年、几个月(甚至更短)就流转到废品站的命运。科研的目的是为了科研本身,还是为了育人?人们已经不再去思考这样的教育哲学问题了,剩下就是感性的行动。我们也建设有许多课程,我们的教师也努力改进着教学方式方法,但大班课后与学生们的分别接触少见了,不少教师下课之后就匆匆离开教室去忙他们的科研,学生们充其量只能从课间的有限时间内领略教师的人格和德行,没有其他更多时间来深入感受教师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书育人”所打的折扣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经验依托,即教育过程中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所拥有的社会经验、人生经验的“对位”。如果外部灌输的理论与学生们的经验相“对位”,或者学生们能很容易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支撑所灌输理论的事实佐证,他们就容易接受这种理论,反之,他们就不大情愿接受这种理论。 3.在生态环境内部考察其不同因素的衔接 其实,我们也可以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生态环境,依照纵向的前后承续生态关系和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两种方式,考察不同领域不同教育环节的环流衔接情况。前者中包含着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问题;后者中包含着机关、企业、城市社区、学校、农村等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协调整合状况等。这些生态环境的性质状况,也会对大学的政治理论课建设产生不容置疑的影响。 从学校教育的前后承续连接关系看,我们必须重视以下两种现象: 第一,发生在共时态下的教育内容结构雷同。曾几何时,中学和大学中(包括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高度雷同,教育要求和内容没有区分,在高度统一的教育要求下,大家没能将外部要求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致造成了“上下一般粗”的教育口径、一再重复的教育内容,这固然有助于形成轰轰烈烈的教育声势和规模效应,但其教育质量和影响力却不甚理想,以致学生们感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在“炒冷饭”而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在共时态下也经常发生着另一类现象,即各种不同的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之间相互不一致、不同步、甚至相互抵触,使得正面影响力被消解。正如学校教育工作者常说的那样:“学校教育半年功,不抵社会三分钟”,许多社会上的商业宣传中所渗透的消极思想不断侵蚀着学生的人生观,使他们在教育影响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选择困惑和接受障碍。 第二,在历时态下,发生着前后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不一致、不衔接、甚至相互冲抵的现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一致的政治社会化”。早些年,人们常常批评思想教育方面的“翻烧饼”现象,即教育内容变化太快,后时期教育的任务恰恰是为了纠正前时期教育所形成的影响。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存在着核心理论(或理论硬核)、中间理论和表层理论三种不同形式及稳定性的内容。一般来说,核心理论是高度稳定,不容轻易变动的;表层理论会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甚至破损而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理论会支持和要求中间理论及时修复破损的表层理论,使其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要求。因此,不同层次的理论内容的变化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以诠释政策为主,那么政策变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太过频繁,甚至大相径庭的话,那就会使人怀疑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科学性。 从横向的周围牵制生态关系来看,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会有一种相互影响和牵制效应,如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新经济组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军队、机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就教育对象类别看,各种教育(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等)之间的状况是否协调也很重要,其中一些影响因子尤其关键,比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党风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教育影响的“上游”效应,制约着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下游”状态。这种生态状况势必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 4.在大生态环境中探讨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基础性(或物质性)的生态环境,即在生产力发展状况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等因素所构成的环境,它们是人们实现自身利益的物质基础。同时,人们争取实现自身利益决不能缺少一定的政治制度保障,因此,在一定经济制度基础上生成的社会政治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组织、公共政策制定等因素构成了一定的政治性生态环境。在基础性与政治性两大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又形成了由一定社会的人们的心理所构成的生态环境,我们且称之为社会心理的生态环境。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是在社会中的人们根据自身争取和获得利益的实际状况,与社会物质基础、社会政治制度保障之间的相关联系的特征及状态影响下所产生心理感受基础上形成的。换言之,在社会物质基础、社会政治制度和人们的利益三者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组合关系,这种复杂的组合关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假设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组合关系:社会物质基础较差,但社会政治制度安排合理,尽管人们的暂时利益不多,也可能形成较好的社会心理状况;社会物质基础较差,加上政治制度安排不佳,人们的利益获得较差,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心理;社会物质基础较好,政治制度安排合理,尽管人们的眼前利益有一定限度,但制度能保证人们的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利益供给,那么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状况;社会物质基础较好,但社会政治制度安排不佳,人们的利益获得受到阻碍,同样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心理;等等。还存在一个社会意识(理论形态)的生态环境,它与社会心理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 因此,认真研究以上四大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同时又注意分别研究这些生态环境的内部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重点研究社会心理生态环境与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内部的小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它们的生态环境质量对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影响十分明显和重要。当然,这种生态环境的形成,其中也包含着前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会受到这些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这种生态环境的生成因素之一。(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态视野中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03-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管理浅析02-27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08-18
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心得体会08-24
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学习心得08-24
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07-30
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科学02-27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视野与技艺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