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8-17 14:45:54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李子维
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的素质竞争。而人的素质既为遗传的、先天的自然因素所 决定,也为非自然的即社会环境所决定,而后者对人的影响则取决于素质教育。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件重大的事情,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21世纪的未来,这一问题, 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理论界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一系列 问题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快达到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给教育事业 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那么,对素质教育认识的难度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和把握“素质”一词 。把“素质”一词搞清 楚了,素质教育涵义便迎刃而解。就目前的理论界来看,对素质涵义界定阐述不下十几种,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从“素质”一词的本意出发,它是指事物原来或原有的本质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素质就 是指人通过遗传得到的全部先天身体状况即人的一切自然条件或属性,以此来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了 对人的身体自然状况的培养和教育。这样的结论显然不甚适宜。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概念的内涵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许多概念的 内涵都在不断地被修正和充实,素质概念也应如此。
人的属性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考察素质及素 质教育问题必须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人的本质属性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表现出来 的,也就是说,人一方面能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还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 会的利益关系即形成一种平等或平衡的关系状态。因此,素质的内涵就应有人在认识和处理这两种关系过程 中表现出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之义。如果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的状态好、水平高,就意味着他 的素质高,因而就能促进表现人的本质的两种关系的完善和发展,否则,就会破坏这两种关系或使其停滞、 僵化。那么,人的知识、能力、觉悟从何而来呢,只有通过社会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所 以,素质教育从目标和模式上讲就是使人的本质属性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高尚的教育。
研究“素质”及教育问题除了要从人的本质属性这个角度考察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 进行分析。前面所谈素质教育里的素质,言其内涵在不断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实践要求的结果。我们知 道,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已不再 是只知道A、B、C、D的片面型人才,它所要求的应是贤才、通才和全才。这样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很难产生 。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育思想,采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对各类新型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素质的涵义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劳动者必备要素的质量。而素质教 育就对劳动者必备要素质量提高的教育。
除了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涵义要准确界定外,还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认识。素质教育质的规定 性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所需劳动者必备的各方面的要素都是什么的问题。从一般情况看,这些 要素应包括:政治方面、思想方面、体质方面、道德方面、科学知识方面、心理方面和文化艺术方面。当然 这里也应包括专业技术素质。素质教育量的规定性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必备要素应全面完备、没有缺 陷。素质就一定会受到影响,即综合素质就会降低,这样的素质若在实践中发挥就会受限。另一方面就是在 各要素齐全或相等的情况下水平、程度方面的问题。因为在同质的前提下量的差别不但存在而且有时差别很 大。在各必备要素相同的前提下,谁的水平程度高,谁的素质就好,谁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谁就能在社 会实践中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我们现在提出并欲以实行的素质教育,尽管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完全对立 和水火不相容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我们知 道,应试教育是在一定的特殊历史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为满足当时社会对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需要多 方位、多层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时条件下是必要的、“合理”的,随着历史的 发展,实践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的是各方面基础都较为雄厚,各方面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在应试教育下很难大量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进行。这样的教育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具体表 现为初中教学围绕着中考的指挥棒转,高中教学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即便是小学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 生,也都围绕考分转。都在为将来能升入好初中、好高中,最终能升入大学作准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 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考分上去了,一切都算赢,否则,全都被否定。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 人才,必然是重考试成绩,轻广泛的实际能力;重条条框框、循规蹈距;轻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如此等等 ,最终培养出的劳动者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需要,也担负不了开创中国21世纪宏伟大业的重 任。
我们历数“应试教育”的弊端,决不是对以前教育成果的一概否定。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并不是对 以前教育的所有方面全部抛开从而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种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作不但违背规律而 且也是不可能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在它之前的那个事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质教育亦应如此,它必 然是在它将要“否定”的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它必将在其产生、成长过程中广泛吸收应试教 育中的一切有益因素。
既然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那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保留因素就不是什么不 可思议的事情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有无考试的程序而关键是是否把考试当成了最主 要的目的,考试是否成为大家最关心的并都力争追求的最重要因素。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它也必须通过考 试、考查以及各种测验的手段检查受教育者所达到的程度,以此来衡量受教育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是否达到了 社会对他期望和要求的标准。从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只是把考试当成一种手段,当成促使受教育者不断提 高、完善自己的手段,也当成教育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正确确定教学内容和程序的—种督促手段。
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使社会对劳动者所要求的各种必要的要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 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普遍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全面健 康的发展。比如,在政治上思想应该是信仰坚定、实事求是;在体质上应是强健的、并能适应多种环境下的 各种工作的需要;在文化上和科学上应是知识广博、基础雄厚的;在心理上应是意志坚韧、百折不挠并有广 泛适应性的。
说到底,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充分挖掘人的最大潜能上下功夫。而挖掘人的最大潜能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人才的迫切需要。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相关文章:

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08-20

对数学新课改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08-19

对初中数学新课改优越性的几点认识08-19

对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的几点认识08-18

对上好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的几点认识08-19

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几点认识和建议09-13

也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法的几点认识08-19

关于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思考08-18

新课改的几点体会08-17

适应新课标,改革旧方法——新课程下对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认识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