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教育创新的新天地
研究性学习——教育创新的新天地
文/肖再兵 朱红专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改草稿)》中规定的一门新课程。何谓研究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具有自主探究、实践多样,开放综合、重在过程的特点。笔者自我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来,在实践和学习中深切体会到:实施研究性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学生发展的一种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变“讲师”为“导师”。记得刚开始启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在组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后,有一个小组选择的课题是“饮水与健康”,笔者想起大学时有位同学写过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于是赶紧要同学把有关资料寄过来,一股脑儿交给学生参阅。结果过几天再询问这组同学研究课题进展如何时,有位学生说:“老师,您都已经做好了,我们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听了学生的话,突然意识到我还没有把自己从当作学生的主宰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吃一堑、长一智,当指导王琴等同学研究时,笔者大胆放手让她们自己选择课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写总结报告,作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其进行的程度,适当地提一些建议,作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参与一些讨论,结果他们干得有声有色。比如在城区各处调查,拍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自己设计调查问卷,从各个不同层次的家庭获取最真实的资料;自行组织向相关部门进行采访,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和报告等等。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应坚持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的原则,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再是传统的讲师角色。
(二)从专业型、学校型的教师拓展为开放型、社区型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和王琴等同学采访了当地农民谈到生活垃圾对农作物的危害,采访了环卫处等有关负责人对娄星区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意见,为学校进行环保教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同时又谈到学生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时让笔者强烈地意识到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会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学校型的教师,拓展为开放型、社区型的教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三)从师道尊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民主、平等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和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这样的教师角色容易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笔者在从教过程中曾与一学生交谈时问到她为什么不能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待时,结果她的回答是:“我认为老师永远是老师,学生永远是学生。”当时笔者感到心情特别沉重,教师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呢?研究性学习为教师的这一角色转变提供了一块广阔的天地,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平等中的首席。”组织学生选题,参与小组课题研究的讨论,并作出一些建设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带有浓厚的兴趣不断地深入研究。王琴同学在研究过程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来处理娄星区生活垃圾的现状呢?”这是没有现成答案的,笔者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几种可以获取这方面资料的途径,结果他们根据其课题要求采取专家访问、网上查找等办法结合调查实际,提出了几种很好的处理意见。由此可窥见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真正实现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
二、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学生发展的一种需要
(一)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笔者曾看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道小学语文填空题 ______的天空。学生的答案有多种,例如填“灰灰”的,填“灰暗”的,填“晴朗”的、填“要下雨”的等等,但仅仅由于标准答案是“蓝蓝的天空”,因而老师将这些答案都否定了。这难道不是在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吗?而研究性学习是为还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而开设的,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真正将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魏双佳同学在心得中就谈到:“在这段时间里我成长起来了,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情,会用自己的思想来考虑事情,而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无法汲取的。”这就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将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学习观念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现行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学生发展的一种需要。
首先21世纪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信息爆炸的时代,死读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整个过程是一个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例如在总结心得时,肖佐邦同学就谈到:“在学习中感受和学习了掌握与应用的转换,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所学的课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培养了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的。未来社会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不仅关心自己,而且关心他人,关心自然,他们应作为社会的主人积极地参与生活,投入社会的各项事业中。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课题由学生自己选择,课题组由学生自愿组合,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那么群体的凝聚力直接关系到课题的进展速度以及研究成效。如果研究小组的凝聚力强,就会促使研究顺利进行,即使有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例如:何文俊同学在心得中就谈到:“在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都广泛地交流开了,有收获我们一起分享,有困难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解决,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课题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定的,一开始就具备了研究的原动力,但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一种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像王琴等同学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甚至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平日在父母的庇护下没有任何吃苦的机会。但在此次活动中,由于自由时间少,他们有时需要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顶着烈日四处进行调查、拍照和访问,他们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作为指导老师,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随同他们去苗圃的垃圾场调查时,面对垃圾堆积如山,苍蝇如云,臭气熏天的苗圃,几位同学没有退却,相反兴高采烈地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并拍下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照片。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片吃苦耐劳、培养意志的天空。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更多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王琴等同学在研究过程中,亲历了造成娄星区生活垃圾现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这种现状与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息息相关时,他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为了一个共同的家园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性学习从选题、开题、研究、结题整个过程都是一种让学生亲历力所能及的创新活动,不失为素质教育呼唤下的一种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选题看。选题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不受学科的限制。既可以来源于科技、社会发展的种种信息,又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平时的教学活动。譬如王琴等同学选择“娄星区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平日细致观察,而研究性学习就是给予了这些观察一个深入发展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思维。
从开题看。这个阶段主要是搜集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大胆设想,然后制定研究计划,最后做好开题报告。在这个阶段各小组成员必须同心协力自主查阅有关的理论知识,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现在尚存的问题和最新动向,要尽可能努力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独具特色。譬如王琴同学创造性地设计了问卷调查、就地调查、专人访问三条主要途径去获取资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从研究过程看。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各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各自的任务,又相互切磋配合,做好实验记录,真正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就更加丰富了研究的内涵,使研究过程呈现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例如魏双佳同学在心得中就谈到:“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这块课外的天地,它把你带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你将碰到许多无法用课堂知识来解释的现象,听到许多与课堂毫无瓜葛的信息,这一切对我们都是新鲜的,这种新鲜感促使我们不断地研究下去……”
从结题看。课题组完成了研究计划或活动达到预定的课程时间时,各组写出有理有据的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这又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挑战,独具特色的分析获取的资料,深入挖掘获取资料中隐藏的一些问题,独具特色的设计报告格式,这些都需要各小组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从整个过程看,研究性学习给了学生一方容量极大的“用武之地”,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参与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因此,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提出独立见解,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开发。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一方面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构建了发展的时空,为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开拓了一块广阔的新天地。
【研究性学习——教育创新的新天地】相关文章: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08-18
研究性学习小结08-22
学习创新素养教育心得体会07-17
改革创新天地宽 奋发有为强三农04-13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6-02
研究性学习心得08-23
研究性学习课后感受08-23
语文研究性学习论文08-23
研究性学习心得07-11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