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迂回”达目的

“迂回”达目的

时间:2022-08-17 15:27:0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迂回”达目的

    在语言表达中,有的时候直来直去地说话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需要采取“迂回”的手段来达到说话的最终目的。
    高中课文《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劝说赵太后同意让小儿子到齐国去做人质,就是采用了“迂回”的手法。他在众大臣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前去劝说,先是关心太后的身体健康,而后又向太后请求为自己的小儿子安排工作,在一步步打消了太后的思想顾虑后,又用“激将法”说她是爱自己的女儿胜于爱小儿子,再接下去道出了“为之计深远”的大计,最终说服太后让小儿子去了齐国做人质。
    可以想象,假如触龙直接就去劝说,是不可能取得效果的。
    一般而言,“迂回”式说话,可以有如下的方式。
    一、旁敲侧击。
    在有些场合下,从正面直接说可能不会有什么作用,而“迂回”表达就可能有独特的作用。一新加坡老年旅游团在武夷山旅游,走到半途,一老太太累得从下不走了。导游小姐眼看前面的人已经走得很远,便对老太太说:“您看,您这是对我们武夷山太有感情了,想坐下来好好看看风景;可是,前面还有更美的风光等着您呢,咱们是不是快去欣赏呀!”一番和颜悦色的话,没有责怪,而是“迂回”运用委婉的语言,从鼓励的角度,让老太太感到兴奋,从而跟随导游向前行进。
    二、借题发挥。
    “迂回”一般都能具有较大的回旋空间,这样易于在某些产生误会时,能及时予以挽回,从而不至于落得尴尬。一次,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东欧一批外交使节,客人对中国的菜肴大加赞赏,这时端上来一道很考究的清汤,汤里的冬笋片被雕成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但这些冬笋版片在汤里一翻身,变成了“   ”形。外宾见了这种图案大吃一惊。周总理先向客人解释:这是我们中国的“万”字图案,象征着“吉祥万年,福寿绵长”,表示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总理夹起一片冬笋,说:“就算是法西斯也没有关系呀,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它,把它吃掉!”说得人们哈哈大笑。
    总理的这番话,迂回空间很大,顺着客人的话自然引发开去,得出令客人能理解的结论。如果只是一味地解释,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当总理说出即使是法西斯,让大家一同去消灭它时,客人便不会存有戒心了。
    三、请君入瓮。
    就是采取“迂回”手法,先让对方一步步地钻入你设下的圈套,从而达到你说话的目的。
    从前,美国有个倒卖香烟的商人到法国做生意。有一天,他在巴黎的一个集市的台子上滔滔不绝地大谈抽烟的好处。突然,从听众中走出一位老人,连招呼也不打,就走到台上非要讲一讲不可。那位商人毫无精神准备,不禁吃了一惊。
    老人在台上站定后,便大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对于抽烟的好处,除了这位先生讲的以外,还有三大好处哩!我不妨讲给大家听听。”
    美国商人一听这话,转惊为喜,连连向老人道谢:“谢谢您了,老先生。我看您相貌不凡,说话动听,肯定是位学识渊博的老人,请您把抽烟的三大好处当众讲讲吧!”
    老人微微一笑,立刻讲起来:
    “第一,狗见到抽烟的人就害怕,就逃跑。”台下的人莫名其妙,商人则暗暗高兴。
    “第二,小偷不敢到抽烟的人家里去偷东西。”台下的人连连称怪,商人则喜形于色。
    “第三,抽烟者永远年轻。”台下的一片轰动,商人则满面春风,得意洋洋。
    老人把手一握,说:“女士们,先生们,请安静,我还没说清楚为啥会有这样三大好处呢!”商人格外高兴地说:“老先生,请您快讲呀!”
    “第一,在抽烟的人中驼背的多,狗一见到他以为正要拾石头打它哩,它能不害怕吗?”台下的人发出了笑声,商人则吓了一跳。
    “第二,抽烟的人夜里爱咳嗽,小偷以为他没有睡着,所以有敢去偷东西。”台下的人一阵大笑,商人则大汗直冒。
    “第三,抽烟的人很少有长寿的,所以永远年轻。”台下的人一片哗然。
    此时,大家一看,倒卖香烟的商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溜走了。
    随着这样的步步深入,几个“迂回”,那个商人能不溜走吗?
    四、言此意彼。
    就是在说话时,故意不把话说明白,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从而达到特殊的效果。
    一次,来自北京科研单位、大学、出版社的学者数十人,汇聚在北师大讨论启功先生的新着《汉语现象论丛》。大家对这部别开生面的着作予以高度肯定。临结尾时,启功先生说:“我的内侄的孩子小的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常跟他一块上家里来玩,有时我嫌他们闹,说跟他们说:‘你们出去玩吧,乖,啊!’如此几次,终于有一天,我听见他俩出去,那个孩子边下楼边很有些不解地问:‘那个老头儿老说我们乖我们哪儿乖了?’今天上午听了各位的发言,给我的感觉我就象那个小孩。我不禁要问一声,我哪儿乖啊?”听完这“卒章显志”的最后一句,静静的会场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按惯例,别人对你肯定、赞扬,你得表示谦虚、感谢,而启功的一个故事,一段比兴,传达出此种情意,令人叫绝。
    五、另辟蹊径。
    就是运用“迂回”找机会,寻求最合适的说话点,从而避免和别人雷同,显出个性化的风格来。
    在一场“香港小姐”决赛时,现场主持问参赛的杨小姐:“假如要你在下面两个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终生伴侣,你会选谁?一个是肖邦,一个是希特勒。”
    杨小姐想,回答肖邦,便落入俗套;选择希特勒,难免挨人骂。最后她回答:“我会选择希特勒的。”在主持人的追问下,她巧妙地回答:“我希望自己能感化希特勒。如果我嫁给他,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发生,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但使自己摆脱了困境,而且暗示自己不同凡响,是女中豪杰。果然,杨小姐妙语一出,台下掌声雷动。
    六、一语双关。
    美国前总统里根当年决定恢复生产新式的B-1轰炸机时,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又有记者问及此事,里根说:“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呢?真是抱歉。我只知道B-1,是人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一定也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药物。”
    里根故意“迂回”,巧妙地一语双关。比起那些琐屑的费力的解释,其寓意可是十分明了,即:B-1能不重要吗?
    七、欲擒故纵。
    在有些时候,当你的要求被别人拒绝时,不妨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迂回绕开当时的话题,与对方巧妙周旋,然后再相机行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次,着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采访荷兰球星古力特,刚开始交谈对方便拒绝了他,谈话陷入了僵局,怎么办呢?请看黄健翔如何继续,这是二人的谈话:
    古:对不起,我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黄:您误会了,我不是想采访您。
    古:那么,你要做什么?
    黄:我只是想向您祝福,您看我手中这摞信,都是喜欢您的球迷写给您的,这些信中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向您祝福。
    古:中国球迷真让我感动。
    黄:那么,我能不能代表中国球迷向您几个问题?
    古:当然可以。
    黄健翔聪明地“迂回”,绕开了对方不愿触及的话题,以自己的诚恳争取到和对方说话的机会,打动对方,转过了山路十八道弯,再回到起点,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八、避实就虚。
    在现实交际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可以直言相告的,而缄默不答有时又有失礼仪。那么怎样才能既避免无礼又适当保护自己的隐私呢?可以用“迂回”术,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而是大谈我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央视着名主持人白岩松接受别人采访,问他:“你收入有多少?”对于这个敏感的话题,他显然不好直接回答,而是“迂回”开了,他是这样人答的:
    “有一点,不管挣得有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还是怎么样,但是我心里会经常有一些不安。这种不安不是来自钱很多,而是当你做了很多节目,你看别人的时候,会发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会有人经常把几毛钱当成平常花钱的标准,我觉得无论收入高还是不高的朋友,面对这些朋友时心中都会有一些不安。”
    白岩松的回答令人叫绝,他没有谈自己的收入,却谈了在面对北京低收入群体时的感触,显示出对他人的关注和同情,既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又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九、针锋相对。
    台湾着名作家李敖博学多才,口才极为出色,他的演讲针砭时弊,锋芒毕露,其直率洒脱很受公众欢迎,可因此也有了对他耿耿于怀的“仇人”。一次,李敖演讲完后进入例行的“答听众问”程序。面对听众的不断提问,李敖有问必答且答之甚妙,突然,一张纸条跳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王八蛋”三字而再无其它。他不惊不诧,高高举起纸条面对听众并将纸条内容如实告诉大家,然后笑言:“别人都问了问题,没有签名;而这位听众只签了名,却忘了问问题了。”话音刚落,大厅里便一片掌声、笑声。
    此时的李敖,迂回术用得妙,如果他一味侮辱别人,显然有失风度,而听之任之又不太合适,而在他的迂回中,来了个漂亮的以牙还牙。
    十、顺水推舟
    在特定的环境下,围绕选定的内容,可以用“迂回”法,绕开敏感内容,而消解误会。
    清朝礼部尚书纪昀,一次在办公室迎候了皇上,当皇帝出门时,他问身边的人:“老头子走远了吗?”哪知这话被走在门外的皇上听到了,责问他是什么意思。纪昀感到事情不妙,急中生智,慢条斯理解释起来:
    “万岁不要发怒,奴才之所以称您为‘老头子’,确是对您尊敬。‘万寿无疆’称为‘老’;‘顶天立地’称为‘头’;皇上称为‘天子’。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缘故。”
 

[1] [2] 下一页


   一番花言巧语,说得皇上喜上眉梢,宽恕了纪昀的“大逆不道”。在这里,纪昀就是利用“迂回”,巧妙地运用文字的寓意解释,体现出了灵活有应变性。
    十一、渐入佳境。
    就是说话时,在步入正题前先来点“铺垫”,作些“迂回”,然后一步步导入中心,这样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同浏览古典园林,“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红楼梦》里刘姥姥有段话很有意思。当贾母问她大观园好不好时,刘姥姥并不直接回答说“好”。
    她先是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像讲故事那样说道:“我们乡下人到年关,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间长了,大家都说,怎么也得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也得有人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回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值得。”
    刘姥姥先谈乡下人过年买画的习俗,如诉家常,接着说盼望有朝一日到画里去逛逛,通过心愿,侧面烘托图画之美。然后一转,又说不信世上真有那么好地方,表面上是怀疑,其实是进一步赞美。接着又一转,说眼前的园子比画上更美。刘姥姥才回答贾母的询问,就竭尽赞美之能事,却又不露痕迹。
    高潮还在后面,在前面“迂回”的基础上,她说希望有人照着画一张,让她带回去,让大伙见识见识,她也荣耀荣耀,那说死了也值得。
    刘姥姥“迂回”绕弯子,把好处说尽,赞美得自然亲切,奉承了人又让人觉得那样真诚。难怪贾母听了心花怒放。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