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将新、“奇”、“趣”带进习作课堂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我班学生的普遍感受,也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以我班学生作文特点分析其难点所在,主要有四难:一难,下笔无物,一片茫然,没什么可写;二难,语言贫乏,腹中空空,难以写得生动;三难,材料取舍难分主次,不会详略写;四难,层次结构无法安排,不知怎么写。
为了改变不乐观的“作文难,难作文”的教学现状,我尝试进行了“开放式作文教学”,将“新”、“奇”、“趣”带进了习作课堂,其中又以“趣”为重中之重。
一、“新”指的是教学手段。
有位教育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分别用20分钟在两个基础平衡的同行班教学生识记20个繁体字,其中一个班采用常见的分解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识记方法教学,另一班级却精心设计了“谜语竞猜”,将20个繁体字型包含于字谜之中。课后马上测试,两个班级识记的正确率分别为45%、93%。惊人的数据对比,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学手段宜新忌陈。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写我们周围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景物的作文指导课上,我先让同学们自行组合成6人小组,小组内交流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哪些地方的景色、景物最美丽,最迷人,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喜爱的地方带组内其它5人去“游玩”,接着,我又设计了第二个层面的练习,自读习作要求,同学互助尝试写一写。最后,围绕习作训练目标评议读改,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奇”指的是教学形式。
如曾经有位老师这样设计一堂作文课:上课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闷热”、“冷饮”、“青蛙”三个词,接着在“闷热”下面贴上写有“一元钱”的卡片,在“青蛙”下面贴上一幅“青蛙”图,然后设问如下 :
(1)谁能用“闷热”、“冷饮”、“青蛙”各造一句?
(2)谁能把三句连起来扩说一段话?
接着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略加归纳补充写出一段话,并板书“太阳”、“风”、“知了”、“大黄狗”、“汗珠”等词,要求全班同学选择运用所有的词语,写出开头一段,并提出不能出现“中午”和“闷热”两个词。然后,老师依次指定学生扩写其他部分,并在读文鉴赏中引导点拨何处应写得细致和具体些,何处应略写,最后讨论拟个题目。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又弄清了“文体”与“题意”应紧密相关等等。这样的教学形式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再教学实践中,我仿照这位老师的教学模式,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学生兴致勃勃,情真意切,精彩片断自然奔赴笔端。我不得不叹服同学们的创造力。
三、重中之重,“趣”指的是教学设计。
从关注作文教法向关注儿童生活、情感、情趣的转变,是更新作文教学观念的关键。让游戏走进作文课堂,就是突破传统作文的“清规戒律”,让同学们走向自由,真真实实的做到有感而发、有情而发、有趣而发,不再“无病呻吟”,不再“闭门造车”,不再惧怕作文,不再 为之烦恼。因为:
1、游戏能让学生轻松、愉悦,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里负担;游戏所形成的场景,所营造的氛围,能冲淡习作课堂的沉闷气氛,使学生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写作的灵感、冲动可一触即发。
2、游戏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去听、去看、去想,调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产生习作的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3、游戏本身为同学们提供充足的材料,他们不用再去担心“搜索枯肠”了,而且,游戏内容就是生活的再现,这些蕴含于玩乐活动中的知识文化又会不断充实学生的语言宝库。
当然,在“获利”的同时,我还思考了另一个问题 :即如何活用教材规定的习作内容。我认为对教材习作内容的处理,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概括:有“围墙”的约束,但因为“围墙”的“洞口”很多,我们可以任选一个“洞口”进入;有“方位的导向”,但我们可以利用“方位导向”所隐含的多元思维拓展教与学的思路。
如在一节“快乐作文”课上:我拿了一块砖头,“啪”的一声(配音)立在讲台上。“这是干什么?”学生们摸不着头脑,猜想老师这是想干什么啊!我望着同学们那迷惑不解的眼神,不慌不忙地说:“今天,我们来个吹砖头比赛,看谁最先把砖头吹倒。”迷惑揭开,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人人跃跃欲试。
胖子戴令率先走上讲台,那神气劲儿一下就把大家的胃口调了起来。我抓住机会说:“请同学们注意,戴令吹砖头的姿态可优美啦,想饱眼福的同学可千万别错过机会!”沸腾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为了取胜,戴令从摆姿势到运气,从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到败退,那滑稽的动作把大家逗得前俯后仰。后面一个一个不是演员却胜似演员的赛手让教室里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一结束,我鼓励:“谁能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描述下来?”意料之中,无人拒绝。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主动权,做到愿写,且乐写。
将“新”、“奇”、“趣”带进习作课堂,给我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兴奋之余,我想说:教改之路,*我们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