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解读文本之象

解读文本之象

时间:2023-02-27 11:10:0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读文本之象

  解读文本之象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云

语文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学包括日常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与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两大类,而狭义的语文教学仅仅指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是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建构、人性的发展,都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做为物的资源的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聚会因话题中心的不同分为以文本为话题的聚会和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两类,阅读教学是以既成性文本(课文)为话题的聚会,聚会之策略为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那如何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这种聚会如何体现对话生成呢?要解释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本。文本是以话语为表征的语义交往形式,它既有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文本所具有的形态特征,笔者把它称之为文本之象,文本所具有的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即为文本之外在物象,文本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即为文本之内在意象。外在物象包括文本的内容(文)与形式(道)两个方面的要素,文本的内容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的形式即为文本在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范、法则。内在意象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文本之质。所以,文本是外在物象与内在意象的统一体,是文道质和谐的统一体。

文本是文道质的和谐统一体,如何理解?具体举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如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之文,即为它是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其内容是告诉做记之缘由、写岳阳楼之景,抒见景之情。道为此文为记之体裁,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有着与记相匹配的规律。质即为文章所反映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知,如果要教学《岳阳楼记》,我们就应“因文释道,因道悟文,循文思质”。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做到八个字,即“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什么是个性解读?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人有这么一句口头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个性解读做个定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以文本为载体,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这种解读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特征;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如何才能做到个性化解读?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而表现为一种直觉,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对社会生活能够进行主动的解释和认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时,他们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从而避免形成单一的、刻板的认识。只有按照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认识的事物和真实感受时,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意识到自身处境与自我感受正是一个人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还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带着语文教学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阅读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本身、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和已拥有的语文知识。这种解读通过师生共同的读写听说实践,实现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文本作者在文本中所显现出来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另外,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化作用。吕叔湘先生常说:“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指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科学,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掌握,就一个好的教师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的核心不同于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评析或者一个语言学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述,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艺术,意味着不同的教师处理相同的教材时都可有自己独特的途径,千人千面,各不相同,都可显示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知道,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当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论在怎样做人方面,而且在怎样学语文、用语文方面,都成为学生的个性化榜样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愁不能进入理想的境界?

什么是对话生成?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学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基于文本而展开的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中在对话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教学效益在对话中显现。这种对话,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同为语文交际者,互为资源。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处于语文交际场里的教师与学生以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存在,语文交际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完成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以个体而存在,学生也以个体参与到教学中去,同为个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他们都以语言文字为交际介质,所以,均为语言活动中心。他们自己决定选择什么人做为自己的交际对象,自己决定运用那些字词组成句,完成交际,所以,他们又是交际主体。做为语文交际者的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交际的开始直至结束便是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交际工具、多个语文交际者共同参与的交往。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学会生存》一文中说“每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相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也是一个有着自己个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语文交际场里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如同围绕某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聚会。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聚会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各自的主体,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一切,尤其是学生自己有权决定与那些人在一起交往,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是否接纳别人的加入,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行为。在这个聚会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可自行支配的,他们的生活本身、已获得的语文知识和已取得的经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以互动性和互惠性为基本特征的语文聚会中,教师与学生同文本之间,真正实现了平等地、坦诚地对话:第一,所有的文本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教学努力将文本“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同多个语文交际者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语文交际者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这种关系,摒弃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师道权威、居高临下,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在平等的教学式对话中,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

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性解读、对话生成,这里提供《<论语>十则》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一般应有问有答,然而,《论语》多有答语少有问语,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更是少之有少。这位教师抓住《论语》的语录体特征,在教学中以此为契入点,与学生做了极有创造意义的对话交流。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能达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论语>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

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古文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从这则课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式的对话,其基本语用行为仍然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最直接的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在这个课例中,师生间读写听说的语用行为运用与转换是多么和谐呀!刘国正先生曾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是能力课。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无论如何组织教学,我们不能丢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用行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借助字、词、句和篇章实施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动口,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的训练;动手,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笔头表达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入耳能撮意,出口能达辞,提笔能成文”的水平,从而获得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并在语用行为的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中获得参与生活的其他基本能力,具有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生存本领。我们要十分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语用的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正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多元的对话,培养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根据交际的需要,在该读时则读、该写时则写、该听时则听、该说时则说,通过读写听说的灵活运用实现语文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培养自然人成为一个语文人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编辑短评:本文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依据,围绕“个性解读,对话生成”展开详细论述。如果对《岳阳楼记》一课教学如何“个性解读”作具体阐述就更好了。(温立三)

(来源:原创作品)


《解读文本之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解读文本之象】相关文章:

与文本对话:文本解读的不二法门08-15

关于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08-16

《夜晚的实验》文本解读与教学08-16

文本解读,更要有“儿童视角”08-20

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策略08-23

解读文本:高效阅读教学的起点08-16

文本解读的“三多三少”08-16

从文本解读到真情写作的有效拓展08-05

对文本多元化解读的二度解读07-24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解读文本之象

  解读文本之象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初中 吴云

语文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学包括日常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与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两大类,而狭义的语文教学仅仅指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是教学情景下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建构、人性的发展,都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做为物的资源的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聚会因话题中心的不同分为以文本为话题的聚会和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两类,阅读教学是以既成性文本(课文)为话题的聚会,聚会之策略为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那如何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这种聚会如何体现对话生成呢?要解释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本。文本是以话语为表征的语义交往形式,它既有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文本所具有的形态特征,笔者把它称之为文本之象,文本所具有的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即为文本之外在物象,文本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即为文本之内在意象。外在物象包括文本的内容(文)与形式(道)两个方面的要素,文本的内容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的形式即为文本在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范、法则。内在意象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文本之质。所以,文本是外在物象与内在意象的统一体,是文道质和谐的统一体。

文本是文道质的和谐统一体,如何理解?具体举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如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之文,即为它是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其内容是告诉做记之缘由、写岳阳楼之景,抒见景之情。道为此文为记之体裁,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有着与记相匹配的规律。质即为文章所反映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知,如果要教学《岳阳楼记》,我们就应“因文释道,因道悟文,循文思质”。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做到八个字,即“个性解读”、“对话生成”。

什么是个性解读?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人有这么一句口头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个性解读做个定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以文本为载体,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这种解读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特征;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如何才能做到个性化解读?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而表现为一种直觉,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对社会生活能够进行主动的解释和认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时,他们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从而避免形成单一的、刻板的认识。只有按照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认识的事物和真实感受时,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意识到自身处境与自我感受正是一个人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还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带着语文教学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阅读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本身、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和已拥有的语文知识。这种解读通过师生共同的读写听说实践,实现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文本作者在文本中所显现出来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另外,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化作用。吕叔湘先生常说:“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指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科学,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掌握,就一个好的教师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的核心不同于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评析或者一个语言学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述,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艺术,意味着不同的教师处理相同的教材时都可有自己独特的途径,千人千面,各不相同,都可显示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知道,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当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论在怎样做人方面,而且在怎样学语文、用语文方面,都成为学生的个性化榜样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愁不能进入理想的境界?

什么是对话生成?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学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基于文本而展开的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中在对话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教学效益在对话中显现。这种对话,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同为语文交际者,互为资源。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处于语文交际场里的教师与学生以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存在,语文交际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完成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以个体而存在,学生也以个体参与到教学中去,同为个体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他们都以语言文字为交际介质,所以,均为语言活动中心。他们自己决定选择什么人做为自己的交际对象,自己决定运用那些字词组成句,完成交际,所以,他们又是交际主体。做为语文交际者的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交际的开始直至结束便是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交际工具、多个语文交际者共同参与的交往。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学会生存》一文中说“每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相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也是一个有着自己个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语文交际场里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如同围绕某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聚会。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聚会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各自的主体,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一切,尤其是学生自己有权决定与那些人在一起交往,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是否接纳别人的加入,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行为。在这个聚会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可自行支配的,他们的生活本身、已获得的语文知识和已取得的经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以互动性和互惠性为基本特征的语文聚会中,教师与学生同文本之间,真正实现了平等地、坦诚地对话:第一,所有的文本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教学努力将文本“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同多个语文交际者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语文交际者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这种关系,摒弃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师道权威、居高临下,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在平等的教学式对话中,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

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性解读、对话生成,这里提供《<论语>十则》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一般应有问有答,然而,《论语》多有答语少有问语,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更是少之有少。这位教师抓住《论语》的语录体特征,在教学中以此为契入点,与学生做了极有创造意义的对话交流。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能达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论语>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

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古文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从这则课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式的对话,其基本语用行为仍然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最直接的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在这个课例中,师生间读写听说的语用行为运用与转换是多么和谐呀!刘国正先生曾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是能力课。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无论如何组织教学,我们不能丢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用行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借助字、词、句和篇章实施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动口,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的训练;动手,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笔头表达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入耳能撮意,出口能达辞,提笔能成文”的水平,从而获得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并在语用行为的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中获得参与生活的其他基本能力,具有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生存本领。我们要十分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语用的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正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多元的对话,培养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根据交际的需要,在该读时则读、该写时则写、该听时则听、该说时则说,通过读写听说的灵活运用实现语文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培养自然人成为一个语文人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编辑短评:本文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依据,围绕“个性解读,对话生成”展开详细论述。如果对《岳阳楼记》一课教学如何“个性解读”作具体阐述就更好了。(温立三)

(来源: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