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教学实录

《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教学实录

时间:2023-02-27 11:30:5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教学实录

整体感知时──入境激趣

《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教学实录

师:在整体感知时创设情境,首先应根据课文内容,从具体的整体情境出发,决定情境的基调;然后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如语言描述、图画表现、音乐渲染等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小珊迪》一课的导入部分。

师: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

师:说说唱了什么内容?

生: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师:是啊,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世界的劳动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珊迪》!】

【评析】这个片断是用歌颂现在美好生活的歌曲和教师低沉、压抑的暗示性语言相比较,在强烈的对比中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特定的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情引起关注,激发情感,使之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为加深其内心感受和体验作好准备。

生:花这么长时间听一首歌,有价值吗?

师:这正是教者的匠心所在。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一个“情”字,就是要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完成对学生情感的渲染、情感的激发、情感的调动,为学生产生对小珊迪的同情、敬佩之心,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生活的批判揭露之情埋下伏笔。

师:在这里,我们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充分地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再看这个片断──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的导入部分。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屏幕上出现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屏幕上出现一只呱呱叫的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飞起来落在井沿上)。(戛然而止)

生:(迫不及待)老师,接着呢?

师:接着怎样?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

学生迅速翻开课本读起来。】

【评析】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加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在这时候却“戛然而止”,这样欲扬先抑,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情感磁场,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了激发,处于一种积极求知、急于获取信息的状态,然后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切己体察,披文入情,自然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感悟自得,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质疑探究处──以境解疑

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的探究学习,是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巧妙设置情境,通过具体情境的作用,学生容易形成热烈的情绪,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产生。这样,我们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中释疑解难,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师:先看词语教学的范例。

【课件展示:斯霞老师教“饱满”一词。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饱满”来造个句子?

生:菜籽结得多饱满。

生:豆粒长得多饱满。

斯霞老师走到教室门口,突然转过身来,胸略微一挺,头微微抬起,面带微笑,两眼有神,边走边问:“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

生:老师精神很饱满。

师:现在,让老师看一看,小朋友上课精神是不是很饱满?

于是,全体学生个个昂首挺胸,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

【评析】从上例可以看出,斯霞老师正是巧妙运用体态语,用自己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完成对“饱满”一词的抽象意义的理解。

师:的确,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使教学过程既实又活,富有灵性,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完善并系统化,其效果自然是极好的。

师:上面是词语教学问题的解决。那么,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又是如何在情境的运用中得以有效地突破和解决呢?《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由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组成。第一次对话较容易理解,学生一读就懂,理解后两次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片断二。

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

师:真会提问题。要想知道为什么,先来做个小实验。

师:(指导学生把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卷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平时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生:我们的视线被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评析】学生质疑后,便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青蛙在井底看天,视线被井所局限”这个情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寓言作了铺垫。

师:在此处,教师并没有进行乏味的分析和常识性的讲解,学生在演示中既创设了情境,又理解了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坐井观天》教学的难点同其他寓言故事的教学一样,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自我感受和体验来理解文中寓言,而不是仅仅把教师的分析理解照单全收。揭示寓意是对寓言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最高抽象和概括,这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有一个跨度,是一个飞跃。如何减缓难度,达到教学目的呢?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寓体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具体而深切的感受中悟明寓意。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片断三。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一起看一组画面,看谁看得最仔细?(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乐)

师:假设你是那只自由的、会飞的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小鸟飞过了许多地方,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城市……

生:小鸟飞过许多地方,看见了美丽的高山,看见了广阔的原野,看见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

生: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多,知道得也就多。

生: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也就少。

师:对,小鸟见识广,青蛙见识少。

生:我要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识多的人,不能做“井底之蛙”。】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假想自己是那只自由的小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这种“有我之境”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导引力量。这样,学生由小鸟飞过的地方多,想到它看到的、知道的也多,从而理解小鸟说的:“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这句话。再联系前一片断对比,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取舍,有学生就说:“我要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识多的人,不能做个‘井底之蛙’。”课文的寓意学生已基本理解。

师:的确,学生在这样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悟出寓意,全然不需教师的灌输说教,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这样的教学过程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符合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文本空白处──拓境悟得

师:此处的“文本”指教学过程中的客体,即阅读材料。文本留有的空白,无非是让读者去揣摩填补,以表现难以言尽的情思,或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文本的“含蓄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对文本的空白加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才智、趣味情感来充实文中的人物或事物,来拓宽文本的情境,并使自己的认识升华,创设出更新、更完善的意境,得到新的感悟和收获。请看片断。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四。

师: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 [2] 下一页


生:青蛙只有从井底跳出来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

师:我们现在帮这只青蛙跳出井外。(运用多媒体,青蛙跳出井外,站在井沿上,东张西望,嘴里不停地呱呱叫)

师: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嘴里不停地说话,它说些什么呢?

生:哇!天真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生:啊!天真大,原来真是我错了。小鸟,对不起!】

【评析】青蛙的看法是否改变,文中是一处空白。教师在此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后,它说了些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创造的激情。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凭借情境,领会语言文字的含蓄之处后,认识到青蛙之错在哪里,感受到天地是如此之大。这样的各抒己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补充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师:这次我国的课程改革把改革课程管理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课程管理权的下放调动了地方、学校的积极性,教材的使用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现在,我国已通过审查的有人教版、苏版及北师大版共三套教材。我这儿还有一个教例,是选自上海S版教材《镇定的女主人》一课的教学片断,非常有典型意义,先请看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略),看一看贾志敏老师是如何进行教学的。

【课件展示:《镇定的女主人》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忽然,女主人发现……

生1: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

生2:忽然,女主人发现一条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

师:能不能把两句话合起来说?用上“而且”这个词。

生3: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而且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呢。

师:我们把这个句号改成逗号,加上“心想……”,再连接起来说一说。

生4: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而且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心想:我可不能动,我一动,眼镜蛇咬我一口,我就没命了。

师:不错。用上“如果……就……”这组关联词,就更好了。谁再来说?

生5:忽然,女主人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而且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心想:我可不能动,如果动一下。眼镜蛇咬我一口,我就没命了。

师:再加上“女主人叫来女佣,低声吩咐了几句:……。

生:(略)】

师:课文中对女主人发现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反应都没有作详细的描述,而是在后文的对话中补述清楚的。贾志敏老师在此处发掘出能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素,巧妙设计了一个导读训练点,让学生热烈地、有创见地说,再现当时女主人遇事不慌乱的情境。这样既训练了说,又教给了方式方法,还进一步地感悟了女主人的品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这样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的。

体验内化时──现境动情

师: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惟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全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在学生已读懂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地鉴赏和感悟呢?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展示和表演等活动,来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请看《古诗二首》中《游园不值》一诗的教学片断。

【课件展示:《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师:现在,你就是现代的叶绍翁,请你用现代的语言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出来。

生:(略)

师:我们来采访一下现代的叶绍翁: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生:大自然真是生机勃勃……】

【评析】我们看到,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课文,其内心的体验也得以深化。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真是生机勃勃……那么,作品所体现的对美好的、向上的新生事物的赞美之情学生的内心也必定有所体验。

师: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的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

师:(小结)以上是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的四种情况。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有其他多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的途径和方法,但不管如何设计运用,都应坚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湖南教育》2002/1

上一页  [1] [2] 


【《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08-07

地理教学中图的妙用08-07

情境教学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08-15

物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策略08-17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08-17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08-17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08-08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8-17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