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质疑导读法”浅探

“质疑导读法”浅探

时间:2022-08-17 16:23:2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质疑导读法”浅探

导读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导读,是指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发掘问题,主动领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说的“相机诱导”,亦即“导读”。在一般情况下,导读的实现是凭借质疑的手段进行的。众所周知,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应。有了这种反应,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道理古人早已懂得。明人张洪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由此可以看出:质疑—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显然,课堂导读的核心是激发思维,常用的手段是质疑。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训练阅读能力。

笔者常用的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启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凡是使人兴趣盎然的东西,特别能激活人的思维。教学中,运用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认真读书,达到导读的目的。

学习《荷蓧丈人》一课,教师借助导引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注释《论语·微子篇》,“微子”是什么人?同学们看过电视剧《封神榜》,商纣王有三位忠臣:微子、箕子、比干。《微子篇》第一章写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引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2页。孔子很赞赏这三个人,称他们是殷商时代的三位仁人,即成仁取义之人。尽管纣王无道,把微子废掉,但他们以死相谏,关心、参与政治的精神孔子十分赞赏。这就是儒家的“入世”思想,而隐士的主张恰恰是逃避政治。因此《微子篇》中写了许多孔子和隐士发生冲突的故事,很有趣。本课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同一位隐士发生冲突的事。

学习本课,请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讨论:(投影出示)

①“丈人”在文中指什么?

②丈人为什么要批评孔子?

③子路见丈人骂孔子为什么还要“拱而应”呢?

④丈人对子路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明显不同?

⑤孔子为什么命子路“反见之”呢?

导引语紧扣课题有机延伸,点明课文的难点:孔子“入仕”的政治态度,并用质疑发问提挈全文的主要内容,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直接兴趣,学好课文便有了基础。

2.寻路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思路。叶老说,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凭借质疑引导学生摸清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使之体会课文构思的精妙,领悟课文谋篇布局之道,以为读书写作的借鉴。

秦牧的散文《土地》选材广泛,联想丰富,怎样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思路,体会其“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呢?既然作者的匠心在于围绕中心合理地选材布局,导读寻路的突破口也应从材料入手。先引导学生看书:课文中选用的与土地有关的材料(事)共有多少则?学生找出共有13则,再引导学生给这些材料加上标题,按序号进行排列,最后启发学生依照性质将这些材料分类:1~4则写珍爱土地;5~8则写保卫土地;9~13则写建设土地;最后一小节赞美土地,点旨明题。至此不难看出,文章的思路是以“土地”为线索,按照珍爱土地—保卫土地—建设土地—赞美土地的顺序安排材料的。从选材看,古今中外,事情繁杂,似不连贯,是“散”的,但依据线索,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最后揭示中心,体现了“神聚”的特点。导读中若能利用板书,会使思路显示得更加清晰。

3.对比

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学导读常用的方法。质疑对比,容易迅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抓住问题的本质。质疑对比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事物前后对比。如阅读《明湖居听书》,为了认识白妞说书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质疑:白妞出场前后,戏园里的气氛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由出场前的“热闹哄哄”到出场后的“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说明了白妞演唱的巨大吸引力和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另一种是两种事物的对比:描写黑妞和白妞演唱的技巧用了什么方法?学生很可能回答:用了比喻的方法。可以再引导对比:两者运用比喻描摹表演声音的情况完全相同吗?如细读课文便会发现:写黑妞是以声喻声,“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写白妞则是以形喻声,“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这时,学生就会理解作者把只可意会而难以言状的听觉形象转化为易于体会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来,目的在于使读者感受真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更鲜明地突出了白妞高超的演技。

4.探微

课文中常有一些类似“闲笔”的地方,对表现中心有直接关系,但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导读,应抓住这些学生不注意的细微之处,借助质疑,激发思维,来一番“咬文嚼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范爱农》一文有两处省略号,用法很微妙,学生一般不注意。一处是鲁迅到报馆去询问王金发送五百元的事──

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

“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

“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另一处是许寿裳写信催鲁迅往南京──

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

教师质疑:这两处省略号都表示语有不尽吗?学生会回答:都表示语有不尽。再引导:那么产生语有不尽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处省略号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细读课文可以看出,两处省略号确然表示语有不尽,但第一处的“语有不尽”是因被对方截断而未说完,第二处是因说话人(指范爱农)不愿说下去,根源在于下文所说的“无声的话”,形象地表现了范爱农当时凄凉的心境,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的悲惨局势,从而突出了文章中心。这种导读,往往令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可以发挥以小见大、探微而显旨的作用。

5.求变

将已有的知识结构借助质疑变换一个角度认识,可以引起新的思考,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

学习《〈指南录〉后序》,为了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天祥出使北营的紧迫形势及“纾祸”、“救国”的动机,抓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质疑:战、守、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者是什么关系?部分学生会脱口而出:并列关系。再引导研读本小节内容,学生就理解了三者是选择关系,即或迎战、或防守、或转移都来不及了,从而突出了当时形势的紧迫性和文天祥以国事为重的出使动机,确定了导读全文的认识基础。

学习小说《药》同样采用此种方法,引导认识作品主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绝大部分学生确认是夏瑜。再深入质疑:“既然夏瑜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放在暗线的位置?”这一导,经过思考学生便会认识到作者构思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把夏瑜放在暗线的位置,便于突出老栓及其他群众(包括夏母)的麻木、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更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小说主题。

运用“求变”的方法导读,学生接受知识快,印象深,还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钻研课文,发掘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

诚然,语文教学的质疑导读方法不止以上所述几种。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导读的方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导”,在质疑的针对性、启发性、科学性上多用心思,讲求效果。①针对性。即质疑要从学生理解教材的实际出发,针对一般学生自以为理解而没有问题的字、词、句、段巧妙设疑,激发思维,改变学生常有的那种松弛的心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如以上所述的“探微”、“求变”。②启发性。即质疑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且有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如对比黑妞的以声喻声和白妞的以形喻声,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运用“移觉”方法,多角度地描写演唱技艺的作用。那种“对不对”、“是不是”的问答式方法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③科学性。即质疑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要有利于学生钻研教材或集体讨论,促使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主动地思考、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如以上所说的“启兴”、“寻路”。

(中国特级教师文库《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第二辑)


“质疑导读法”浅探

导读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导读,是指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发掘问题,主动领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说的“相机诱导”,亦即“导读”。在一般情况下,导读的实现是凭借质疑的手段进行的。众所周知,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应。有了这种反应,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道理古人早已懂得。明人张洪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由此可以看出:质疑—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显然,课堂导读的核心是激发思维,常用的手段是质疑。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训练阅读能力。

笔者常用的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启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凡是使人兴趣盎然的东西,特别能激活人的思维。教学中,运用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认真读书,达到导读的目的。

学习《荷蓧丈人》一课,教师借助导引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注释《论语·微子篇》,“微子”是什么人?同学们看过电视剧《封神榜》,商纣王有三位忠臣:微子、箕子、比干。《微子篇》第一章写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引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2页。孔子很赞赏这三个人,称他们是殷商时代的三位仁人,即成仁取义之人。尽管纣王无道,把微子废掉,但他们以死相谏,关心、参与政治的精神孔子十分赞赏。这就是儒家的“入世”思想,而隐士的主张恰恰是逃避政治。因此《微子篇》中写了许多孔子和隐士发生冲突的故事,很有趣。本课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同一位隐士发生冲突的事。

学习本课,请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讨论:(投影出示)

①“丈人”在文中指什么?

②丈人为什么要批评孔子?

③子路见丈人骂孔子为什么还要“拱而应”呢?

④丈人对子路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明显不同?

⑤孔子为什么命子路“反见之”呢?

导引语紧扣课题有机延伸,点明课文的难点:孔子“入仕”的政治态度,并用质疑发问提挈全文的主要内容,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直接兴趣,学好课文便有了基础。

2.寻路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思路。叶老说,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凭借质疑引导学生摸清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使之体会课文构思的精妙,领悟课文谋篇布局之道,以为读书写作的借鉴。

秦牧的散文《土地》选材广泛,联想丰富,怎样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思路,体会其“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呢?既然作者的匠心在于围绕中心合理地选材布局,导读寻路的突破口也应从材料入手。先引导学生看书:课文中选用的与土地有关的材料(事)共有多少则?学生找出共有13则,再引导学生给这些材料加上标题,按序号进行排列,最后启发学生依照性质将这些材料分类:1~4则写珍爱土地;5~8则写保卫土地;9~13则写建设土地;最后一小节赞美土地,点旨明题。至此不难看出,文章的思路是以“土地”为线索,按照珍爱土地—保卫土地—建设土地—赞美土地的顺序安排材料的。从选材看,古今中外,事情繁杂,似不连贯,是“散”的,但依据线索,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最后揭示中心,体现了“神聚”的特点。导读中若能利用板书,会使思路显示得更加清晰。

3.对比

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学导读常用的方法。质疑对比,容易迅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抓住问题的本质。质疑对比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事物前后对比。如阅读《明湖居听书》,为了认识白妞说书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质疑:白妞出场前后,戏园里的气氛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由出场前的“热闹哄哄”到出场后的“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说明了白妞演唱的巨大吸引力和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另一种是两种事物的对比:描写黑妞和白妞演唱的技巧用了什么方法?学生很可能回答:用了比喻的方法。可以再引导对比:两者运用比喻描摹表演声音的情况完全相同吗?如细读课文便会发现:写黑妞是以声喻声,“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写白妞则是以形喻声,“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这时,学生就会理解作者把只可意会而难以言状的听觉形象转化为易于体会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来,目的在于使读者感受真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更鲜明地突出了白妞高超的演技。

4.探微

课文中常有一些类似“闲笔”的地方,对表现中心有直接关系,但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导读,应抓住这些学生不注意的细微之处,借助质疑,激发思维,来一番“咬文嚼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范爱农》一文有两处省略号,用法很微妙,学生一般不注意。一处是鲁迅到报馆去询问王金发送五百元的事──

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

“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

“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另一处是许寿裳写信催鲁迅往南京──

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

教师质疑:这两处省略号都表示语有不尽吗?学生会回答:都表示语有不尽。再引导:那么产生语有不尽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处省略号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细读课文可以看出,两处省略号确然表示语有不尽,但第一处的“语有不尽”是因被对方截断而未说完,第二处是因说话人(指范爱农)不愿说下去,根源在于下文所说的“无声的话”,形象地表现了范爱农当时凄凉的心境,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的悲惨局势,从而突出了文章中心。这种导读,往往令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可以发挥以小见大、探微而显旨的作用。

5.求变

将已有的知识结构借助质疑变换一个角度认识,可以引起新的思考,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

学习《〈指南录〉后序》,为了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天祥出使北营的紧迫形势及“纾祸”、“救国”的动机,抓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质疑:战、守、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者是什么关系?部分学生会脱口而出:并列关系。再引导研读本小节内容,学生就理解了三者是选择关系,即或迎战、或防守、或转移都来不及了,从而突出了当时形势的紧迫性和文天祥以国事为重的出使动机,确定了导读全文的认识基础。

学习小说《药》同样采用此种方法,引导认识作品主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绝大部分学生确认是夏瑜。再深入质疑:“既然夏瑜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放在暗线的位置?”这一导,经过思考学生便会认识到作者构思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把夏瑜放在暗线的位置,便于突出老栓及其他群众(包括夏母)的麻木、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更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小说主题。

运用“求变”的方法导读,学生接受知识快,印象深,还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钻研课文,发掘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

诚然,语文教学的质疑导读方法不止以上所述几种。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导读的方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导”,在质疑的针对性、启发性、科学性上多用心思,讲求效果。①针对性。即质疑要从学生理解教材的实际出发,针对一般学生自以为理解而没有问题的字、词、句、段巧妙设疑,激发思维,改变学生常有的那种松弛的心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如以上所述的“探微”、“求变”。②启发性。即质疑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且有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如对比黑妞的以声喻声和白妞的以形喻声,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运用“移觉”方法,多角度地描写演唱技艺的作用。那种“对不对”、“是不是”的问答式方法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③科学性。即质疑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要有利于学生钻研教材或集体讨论,促使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主动地思考、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如以上所说的“启兴”、“寻路”。

(中国特级教师文库《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