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阅读教学须掌握整体性原则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习惯于一段一段地讲解。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我以为这一原则也适用于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确的阅读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把握也首先是从对文章整体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中获得的。
例如,学习《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课文通过记叙一件珍贵的衬衫的来历,生动地表现了周总理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同时表达了人民热爱周总理的真挚情感。文章采取按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的方法,记叙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首尾呼应,中心突出。阅读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色,学习掌握课文围绕一件衬衫下笔,清楚地交代记叙的要素,开头、结尾直接抒发感情的记叙方法,只能在对全文的结构、内容和写法有了整体(全貌)认识的基础上完成。至于像《驿路梨花》那种侧重于间接描写人物、叙事波澜起伏、以悬念取胜的作品,不首先把握课文的整体而单纯阅读课文的部分段落,就会或者不知所云,或者只能得到一些浮泛的印象。再如:像《智取生辰纲》那种以伏笔见长的课文,更需要首先从整体上来综合认识。
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根据是什么呢?
认识事物必须由整体到部分,由综合到分析,从根本上说,是由事物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这一事实决定的。换言之,事物整体的功能不是它的各部分的功能的简单相加。比如:一些词句、段落,无非是一些词句、段落而已,一旦组成文章,就可能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作品,其整体的价值,已经不是那些词句和段落孤立的价值之和。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能是: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当它们“进入”整体之后,由于处在同整体、同其他“部分”的有机联系之中,因而它们就较之处于孤立状态时增加了新的功能。例如,我们教学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作者从亲身经历中截取了解放前、十年动乱中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次吃榆钱饭的生活片断,歌颂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政策的英明和农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新面貌。如果我们把三次吃榆钱饭的生活片断中的某一片断抽出来孤立地阅读,是无法了解文章的主题,认识作品的意义的。又如,阅读郭沫若的抒情诗《天上的街市》,诗中描写了天河、天街和牛郎织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骑着牛儿来往。”如果孤立地来看这两句诗,不过是对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结局的改造,增添了一点诗的色彩,很难说还有什么深意。但是郭老把它们写进诗中,让它们和诗的主题产生联系之后,就形象、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光明前景强烈追求的心情。因此,我们可以说,不首先综合地把握整体,然后再来分析各个部分,那么,对部分的任何孤立的分析都是不可靠的;以这样的分析为基础综合起来认识整体,那么认识也必然是不准确的。
从整体到部分,从综合到分析,这只是事情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由部分再到整体,由分析再到综合。通过对部分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再进入对整体的综合,这是进一步的综合,高一级的综合,可以加深我们对整体的理解,弥补开头认识的不足,甚至纠正开头认识的偏颇。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析—综合,这才是认识的全过程,也才是讲读教学的全过程。人的认识,都需要经过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断提高,不断深化。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活动,应当自觉遵循整体性原则,探索在这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整体性原则在讲读教学中的应用
整体性原则在实践上是基于人的认识的全过程,在理论上则是源于系统论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原理。那么整体性原则在讲读教学中又如何落实呢?根据我们的初步体会,要贯彻整体性原则,须从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过程出发,安排合理的阅读环节,这些环节不仅有利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且在层次上能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精神,使学生逐步领悟阅读之道,提高阅读能力。
在讲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阅读环节分为五个步骤。
1.辨体
辨明文章体裁,以利于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内容。
2.审题
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意图,并点出“题眼”,初步了解文章所写的对象或内容。
3.写了什么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朗读或默读),同时标出各自然段序号,勾画出生字、新词、难句,待查工具书或研读时解决。通读之后,可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这种整体认识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应有不同的要求。记叙文,要求搞清其六要素和事件的意义;说明文要求了解说明的对象的特征;议论文要求掌握论点、论据。这个环节也叫做初读全文,方法是一口气读完课文,目的在于从整体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中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把握,完成阅读活动的第一步任务。
4.怎样写的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开始逐段、分层研读课文,在进一步掌握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深入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特色。其间,教师可以设计导读思考题,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辨词、析句,体会文章深奥之处,领会作者表达上的高明和巧妙。这个环节,不同文体的课文也有相应的要求。记叙文,要掌握怎样叙事──人称、顺序、线索和详略;怎样写人──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说明文,要求掌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顺序、并列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用图表;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精练等特色。议论文,要求掌握怎样提出论点;怎样证明论点──例证、引证、对比、类比、比喻等;怎样反驳谬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怎样安排结构──总分式、并列式、正反式、层进式等。显然,这个环节,是整体认识课文之后的部分研读,即综合之后的分析阅读。
5.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教学环节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从整体、全貌上探求作者构思意图,加深对全文谋篇布局、主题思想的理解。这一次的整体认识,是属于更高层次的综合,是讲读教学的深化阶段,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可以质疑设问。如有的记叙文用倒叙法,可问:“为什么用倒叙法?”或用逆问法:“如果用顺叙法写好不好?为什么?”有些课文,如议论文《谈骨气》,也可介绍作者的有关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使学生认识写作的针对性及文章的社会意义,加深对文章写作意图的认识。至此,在讲读教学的各环节中具体落实了阅读教学中整体性原则的综合—分析—综合的全部任务,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和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在讲读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从分析到综合的教学过程天经地义,恐怕与过多地依靠“教参”有直接关系。“教参”是别人分析的成果,又着重逐段分析,工作一忙起来有人就照搬,忽略了研究人家逐段分析的过程和依据,结果我们的学生也往往把着眼点放在分析上,这大概也是不少中学生阅读能力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三、对自读课教学的认识和设想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讲读课和自读课的关系,以及如何上好自读课,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教学实践证明,完成这个“训练”任务,光有讲读课是不够的,还须设置“自读课”。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用讲读(教读)带动学生自读。就是说,讲读重在教给学生方法和带规律性的知识,在于示范、引路,是“举一”;自读课则重在让学生把讲读课的所学付诸实践,是“反三”。语文教学中的讲读和自读课,有如数学课中的例题和习题,形式上虽不完全一样,但就其作用和相互关系而言,却是类似的。如果说讲读课重在认识,是“吸收”,那么自读课则重在实践,是“消化”。就训练能力和培养习惯而言,可以说自读课是实现叶圣陶先生“不需要教”的境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关于自读课的教学,有些同行囿于讲读课的老经验,对于充分让学生自己读书总有些“不放心”,不明白自读课应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宗旨,往往忽略自读课的实践性。自读课有着鲜明的实践性。自读课的课型,尽可以千姿百态,但必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以学生独立读懂课文的实践活动为主。正确认识讲读课和自读课的相互关系,把握自读课的基本特征,这是上好自读课的前提。
为了确保自读课的质量,教师必须彻底从讲读课的旧框架中解脱出来,简化、明确自读课的基本过程。自读课的基本过程应该是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它的每一环节都尽可能不脱离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起主导作用。要精心设计教案,不能搞成单纯的阅读技能训练,必须因文、因学生而挑选阅读实践形式,要尽可能地把课文内容、知识、情感与阅读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自读课的基本教学过程,基于自读课的特征考虑安排三个教学环节为宜,即“定向”、“设线”、“小结”。
1.定向
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在考虑单元教学要点、课文特点和学生实践的基础上,选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行,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某一种阅读能力的训练。
2.设线
即设计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经过的路线。这条路线,应当包括通向教学目标的几个自读训练点。这是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一连串活动。教师在这条线上与学生的关系是训练与被训练的关系,要围绕提高阅读能力这个中心,力求让学生受到听、说和读写等方面的全面训练。
3.小结
这是自读课的反馈、评讲、总结环节。这个环节包括师生双方的质疑、答疑,教师对自读效果的检查、评讲,同样可以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小结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哪些是超目标吸收。
教无定法,自读课亦然。但只要抓住了上述三个环节,就能提高自读课的质量。
附:自读课“三环节”教学设计举例
《奇特的激光》教案
一、教材特点
本文是介绍先进光学技术的事理说明文。全文条理清楚,浅显易懂,语言准确,重点采用比较说明的方法,对激光特点的介绍形象、简洁。
二、教学设计
安排一课时,采用自读课“三环节”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完成自读任务。
(一)定向
1.训练速读,尽快捕捉、概括说明要点。
2.了解说明的逻辑顺序和选择说明方法的重要。
3.认识结构段的作用。
(二)设线
1.速读全文(15分钟),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批注。
批注文章所写的各部分内容,明确共写了几个方面。(教师巡视。)
2.列出课文的说明要点,标出说明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教师巡视,一学生板示说明要点,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3.了解说明顺序。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列出的说明要点,可以看出作者对激光的说明介绍,从“现象”开始,然后依次是“特性”、“来源”、“用途”、“前景”(板书这五个词,让学生在其前各填上一个动词)。
学生完成练习:(感知)现象—(了解)特性—(探索)来源—(认识)用途—(预见)前景。
交流认识:课文五个要点的顺序,加上动词正好反映了人们对激光原理的认识过程,即事理的内部关系顺序。
明确:本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4.认识说明方法。
活动要求:①自己研读5~6段,划分第6段层次,找出各层的中心句以及层次间的行文标志;②画出第6段中采用的三种说明方法的语句,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说明方法。(教师巡视研读情况,同桌可以交流。)
教师质疑:本段十分成功地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如果换成比喻说明的方法,效果会如何?(让学生体会: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介绍一种人们陌生的光学现象,选用许多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能给读者留下准确、鲜明的印象,突出其特征。)
5.对比认识局部说明层次的安排理由。
[1] [2] 下一页
活动要求:对比研读6自然段和10~16段内容,思考:介绍激光特性按照从颜色—方向性—亮度的顺序行文,说明激光的用途的行文顺序又是如何安排的?这两种不同的行文顺序的安排理由是什么?(要求学生理解对激光现象的认识和鉴别通常是依照颜色、方向性、亮度的物理学表达顺序进行的,而介绍其用途则是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的,即按军事、生产、生活的顺序依次介绍。)
6.认识结构段的作用。
活动要求:①回忆第四单元练习内容──起结构作用的段和语句的内容要点,找出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段;②画出这些段中起结构作用的语言标志,批注其作用。
(三)小结
1.学生自查教学目标(定向)完成的情况。
2.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3.自己朗读1~4段和17段,完成阅读练习四题。
(中国特级教师文库《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第二辑上一页 [1] [2]
【初中阅读教学的思考】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08-02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和思考略谈08-20
高中阅读教学的思考及策略08-25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08-08
对课改中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08-24
阅读教学整体性指导的思考与尝试08-17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08-17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08-17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