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样才算“读到了家”
特级教师 宋喜荣
问:阅读教学中,“读”是第一重要的。学习一篇文章,读都读不了,读都读不好,岂能谈得上“理解”?何以培养“语感”?怎能达到“陶冶情操”?因此,过去的教学《大纲》,以至全新的《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对“读”的要求,更将它升华为“以读为本”。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读”,“不同形式”的读,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只要“多”就好吗?不然。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算“读到了家”?有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木林)
答木林老师,您的问题提得很及时,很实在。目前阅读教学中,大家都十分重视“读”。同样都在“读”,效果却大大不同,怎样才能真正“读到家”?怎样达到一个“好”字呢?我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五条标准,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读得文通字顺。拿到一篇未读过的生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把字句读准,停顿得当。做到眼看,口读,心思,耳听。不添字,不漏字,不颠倒,不重复,这样反复读几篇,便由不熟到熟,由不流畅到流畅,这是读的基本功。而且熟读的过程又是感知的过程,是经常练眼、练口、练脑、练耳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理解和感悟的桥梁。
第二,要读得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出声音朗读或默读,练得它个口熟。英国的一位诗人说过“在琅琅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读得自然,读得流畅,达到自已听起来顺耳;别人听起来舒服。此时,要自己随时调控语速、音调、情感。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一过程,是生巧的过程,是揣摩词句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还是向表情朗读攀登的阶梯。
第三,要读得熟记佳句。熟读成诵,佳句在胸。书读熟了,便会自然产生欣赏语句的欲望。我们的小学课文中,多数都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许多优美的语句,惟妙惟肖的描写,犹如颗颗珍珠在文中闪光,只有熟读了,理解了,才能发现它们。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的“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不熟读,便无法产生感情,便很难发现这样精美的语句。须知,熟记佳句、佳段,是一积累,积累多了,终生受用。而且,积累多了,才能认识到母语的丰厚,体会到母语的可爱,才能更准确、恰当、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四,要读得自我陶醉。读书达到精熟时,便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文章的情融汇在一起,达到三情一致,形成共鸣。我校五年四班学生熟读、精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好多学生说,自己好像走进了大草原,仿佛看到了那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肥肥的羊,清清的河。于是,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要唱一首赞美草原的歌,还有的同学即兴口头作诗。如该班的钟文韬同学当堂做了这样一首小诗:
草,一碧千里;丘,翠色欲流;
河,明如玻璃;羊,健壮肥美;
原,久立四望;想,无限乐趣;
做,草原客人;爱,美丽草原。
进入阅读情境,是高境界的体验,是性情的陶冶,也是读书的乐趣。学生有了读书的乐趣,还愁语文水平难提高吗?
第五,要读得自能生疑。“读书贵在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收获。这是读书治学的真理。读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要他们做到三个自问:(1)我有哪些地方未读懂;(2)我能提出哪些问题;(3)我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写得精彩。然后,再去探求答案。这样做,才是做到了教学生认真读书。学生读了书,他们不思考,不探问,等于教师未尽到指导的责任。
例如:熟读了《会摇尾巴的狼》一课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1)这只狼,为什么要摇尾巴?(2)它明明是凶恶的狼,为什么说自己是狗?(3)老山羊是怎样识别狼的伪装的?等等。然后,你再试着让学生自己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读书,不仅收益颇多,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教学设计》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