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8-17 16:24:0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尤其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熏陶,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分析上,花在应付考试上,不仅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且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大胆破除了“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程式,追求运用主体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新大纲语)为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抒发情感的恰如其分和表达方法的匠心独运;再在悟后反复诵读、赏读,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溶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一、模式建构的原则。   模式操作的基本原则,是“读悟式”教学模式思想及本质意义的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准则,是制定教案的依据,从客观上反映了模式的基本规律。“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语思统一的原则。把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思维品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做到眼看、口诵、心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披文入情,入境悟神。鼓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    3.有效性原则。调动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从目标假设、策略选择、探究深入及价值评判等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反馈、矫正,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并向新的目标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因,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让情感进入课堂”,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情感的驱动器,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体味求知的乐趣。   二、模式的基本框架。   1.基本模式示意图:   初读感知 →  精读理解 → 熟读迁移     初读感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     精读理解: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     熟读迁移: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2.基本模式各阶段教学内容示意图。  初读感知:自读课文     知文意、释     检查交流       认读生字词    字词质疑难     匡谬正误  精读理解:检查回顾    抓重点,理思路    交流小结       提炼主线    学语言,练朗读    加深了解  熟读迁移:围绕重点     特色赏析       辅导训练     拓展运用   说明:以上三个阶段,可安排2课时或3课时。   三、基本模式的变式。    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特点。这就必须加强对模式的灵活应用性研究。“模式”一旦陷入“模式化”的泥潭,便会造成操作的失落,导致模式的僵化。    根据模式研究中的变换、孕育、包容三大原理,由于各个具体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变量,在实际教学的应用操作中,必须产生多种课型变式,这多种课型变式的衍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个性、风格得以张扬。   1.创新式。 (1)结构   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引导探究→运用创新 (2)模式操作要领。    ①创设情境,形成问题。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可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扮演体会、语言描述、现代教学手段等展示情境。“形成问题”,可由教师在情景中直接提出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问题的设置,要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发展性,要针对学习内容,直接击中不生思维燃点,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刺激学生的定向注意。   ②提供事实(材料)。给学生“材料”(文字材料、实物材料),让学生去说一说、读一读、摆一摆、摸一摸,让学生去感悟、观察,发动学生去积极思考。   ③引导探究。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去质疑、释疑,让学生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认知交流,互相启迪。    ④运用创新。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富有创造性,要让学生在运用新知的过程中,去展示、去表现、去创新,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玫动机。 2.开放式。 (1)结构。   自读 → 自悟 → 自议 → 自得 → 自练 (2)操作要领。     自读: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然后自学。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字典)弄懂字(词)主;结合单元提要,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感知课文内容。     自悟:学生在自学时,动笔写出自己悟到了什么,是怎样悟得的。     自议: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自学过程以及体会后,同学间互评互议,谁的感受最深,谁的方法最佳。     自得:在评议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理解了哪些内容,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自练:学生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己设计作业进行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3.拓展式。 (1)结构。     整体感知→自学理解→讨论解疑→点拔归纳→应用提高→拓展延伸 (2)操作要领。    ①整体感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就能学得积极主动。    ②自学理解:这是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已知”、“旧知”,来获取“未知”和“新知”。    ③讨论释疑: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必定有疑难和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可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④点拨归纳: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    ⑤应用提高: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领悟学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    ⑥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在常用中巩固,精通和深化。   4.启导式。 (1)结构图。   自拟目标→自读探究→阅读交流→评价再读 (2)操作要领。    ①“自拟目标”是让学生对自感兴趣的或自感欠缺的某些方面确立可行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以朗读方面的目标为例,学生可将读流利作为自己的阅读目标,也可以将提高感情朗读能力为目标,还可把表演式的创造性阅读作为目标……,总之阅读的目标水平和都可以是灵活和开放的。    ②学生的“自读探究”是以“自读”为途径,以探究为目标的向意性研读。    这一学生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在书上或笔记上划划、点点,做些批注,教师在这 环节的教学主要从学生的批注和个别交谈中了解、鼓励和启发学生。    ③“阅读交流”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2-4人)形式交流学习所得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④“评价再读”主要是对学生“自读实践”的总结评价与交流,让学生对阅读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以促使学生进入新一轮的阅读。    5.探索式。 (1)结构图。   质疑→筛选问题→合作解疑→汇报交流→点拔引导→品尝诵读 (2)操作要领。    ①让各组学生轻声自读或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笔到,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指出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确保学生熟读课文。    ②教师对不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归总。    ③分小组对筛选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参与讨论,以倾听为主,适当时候点拔。    ④各小组汇报。每组可以推荐一名主讲,集中大家的意见阐述,其他人补充;也可以一个人说一点,全体参与。    ⑤教师对理解不深入不准确,特别是没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点拔引导,补充归纳。    ⑥各小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做到入理、入情、入境。 6.全读式。 (1)结构图   初读→细读→精读→熟读→赏读 (2)操作要领:   ①初读 让学生通读全文,读得正确、流利。扫除学习障碍,了解内容梗概。   ②细读 读懂文章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③精读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学习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技巧。   ④熟读 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练习复述,升华情感,积累语言。   ⑤赏读 训练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读品赏文中的词语、句子、精彩语段,练习写话,写段,写篇。  四、模式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此模式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   2.在应用模式时,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足学生读悟语言文字的时间和空间,口、耳、手、脑并用,让他们充分地读,用心地悟,自由地表达,不断地积累、运用,不要追求形式。  3.在运用模式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多种变式的交叉运用,优势互补,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因年级、内容而异,进行变通和再创造,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4.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改变先知先觉的权威现象,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教学活动中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让学生处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     该文获浙江省2002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