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着眼学生发展 培养文化意识
大纲(修订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对语文的重新定性和定位,告诉我们语文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具有教化功能和发展功能。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什么是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体。(英国学者泰勒语)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一、 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文化意识 美国学者门肯指出:文化本身既不是教育也不是立法,它是一种氛围和传承。可见,文化氛围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多重要。 1.创设文化环境 大语文教育,是一种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大语文教育的环境,必须是有充足的图书并保持开放的图书室,使学生有书可读;校园环境的布置,要洋溢着高品味的文化味,如有时事走廊,有百花园墙报,还有红领巾广播站,使学生在耳闻目染中接受文化熏陶;要经常开展演讲会、故事会、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交际中强化文化意识。 2.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 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既有传统文人的诗琴书画的修养,知书过礼,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科技涵养和开放精神。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文化内涵,同时一举手一投足或廖廖数语,都能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加强文化修养。 二、 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在实践中培养文化意识 汉字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呈现一种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以汉字为基础的汉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必须遵循汉语的学习规律,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学习文化和培养文化意识。 1.在语言的感悟中培养文化意识 汉语的意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不能像学习其他语言那样条分缕析,而是要用心去悟,读书切忌在荒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宋陆九渊语)这涵咏,就是悟。悟不同于理解。心理学上理解的意思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的本质就是逻辑思维。而悟,是意会式的直觉思维,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循序渐进,严格推理,而是跳跃式的和整体式的。在悟的过程中,主体不能明确意识到它的行程,也因之不能用言语将该过程和得出的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达出来。在悟的过程中,还经常用到形象思维,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悟,必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从整体上去悟,或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悟。含义深奥的句子要悟得明白,看似浅显内涵十分丰富的词句要悟得深刻。 2.在语言积累中培养文化意识 著名学人邓拓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北京著名特级教师顾德希说:我怀疑知识迁移这种说法。唯独语文,很多是不能迁移的。说的还积累。可见,积累有多重要。要通过熟读、背诵、摘抄,大量的阅读,既积累语言,又积累文化,如学习写景的诗文,积累了风景文化,摘抄名言警句,积累了人格文化,处世文化;……随着文化积累不断深厚,文化意识也就会逐渐随之增强。 3.在自由习作中强化文化意识 大纲(修订版)强调自由习作,这更符合作文的本质。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要让学生习作写得好,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少些限制,多给自由,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少提要求,多给指导,特别是开拓思路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思路可以畅通,放飞想象的翅膀。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内容,通过自由习作,激发创新意识和激活生命力,文化意识就能得到强化。 三、 弘扬学生主体,在价值观上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怎样的人生最有价值?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活得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弘扬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1.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解放学生的心灵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作是人生的准备阶段,着眼点在教,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格是否得到尊重,心理是否愉快,则在教育者视野之外。以至多数学生在师德尊严的桎梏下,迷失了童真无邪的本性。现代教学观则把学生学习阶段看成人生的一部分,着眼点是学,教学方法是导,在老师的启导下,学生自主地学会学习。因此,老师必须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是亦师亦友。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保持着童真无邪的本性,心灵得到解放,人格文化意识得到增强。 2.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中弘扬学生的个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推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强调要积极实行,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式教学,主导的是合作学习,学生在讨论交谈中,既自由地表达自已的思想,又从同学的见解中得到启发,以修正自己的见解或使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深刻。对事物的认识,不管是求同求异,学生都经过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弘扬。 3.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意识 在写作上,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辞达,就是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实际上是智;孔子还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传开,这实际上说的是美。既辞达,又有文,这是作文智与美的融合,在阅读方面,阅读有一定的见解,这是智,不仅意会了,还能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美,这也是智与美的融合。智与美的融合,能强化生命的体验,迸发创造的火花。 英国学者阿诺德说过,文化对美与智的融合有着强烈的爱好,它更爱促进二者的普遍流行。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感知、感悟和自由表达,同时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使学生在智与美的融合中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文化的问题是个多元的问题,在培养文化意识时,我们的观念要解放一点,办法要多一点,使学生在培养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弘扬个性,完善人格,成为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