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立足“基础”求“发展”——高考作文备考浅谈(网友来稿)
金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组 田飞虎
2001年,我从湖北来到汕头。那一年,我在湖北带完最后一届高三,应考学生52人当中,130分(原始分,下同)以上3人,120分以上16人,其中最高分136分。这个成绩的取得,我认为学生的作文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根据考后学生的估分分析,至少有4人的作文达到或接近满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作文超过50分。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提高,这与我们的精心备考不无关系。
毋庸讳言,作文的分值虽然占到了试卷总分的五分之二,但在实际的备考当中,由于有纲无本,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不少人实际是一种“望天收”的心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所以费时费力见效慢。作文的备考,实际上成了我们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备考呢?本文试图结合个人的一些实践,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正本清源,明确几个认识
1.区分话题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异同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改革,最活跃的是语文。而语文中最活跃的一块应是写作。写作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话题作文的出现,一是作文评分标准的改变。“话题作文”的出现从1998年开始(当年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题目限定了一个内容范围,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话题”),后来逐步走向成熟,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至今还为人们所称道。大家知道,自从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是以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八十年代主要是命题作文,进入九十年代,几乎是给材料作文的一统天下。“话题”也是材料,但它与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写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见,而这个中心意见往往是同学们要写作的根本。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往往包含着观点,有时甚至规定了写作的体裁,内容比较狭窄,写作不够自由;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所作的“写前指导”,是引发同学们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同学们思考的一个例子,是同学们展开联想的一个比附,是举一反三的“一”。在审题的要求上,传统的材料作文,往往要求是“十环”,而话题作文则仅仅为打中靶子即可;在思维方式上,材料作文呈辐射式,而话题作文呈扇形。话题作文还取消了文体限制,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写作实际的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由此可见,从传统的作文命题到话题作文的改革,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也降低了写作应试的门槛和要求。学生不会轻易为审题不准担忧,也不会为题目要求写作的是自己不熟悉的体裁而发愁,让每一个学生尽量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
2.充分领会新的评分标准的意义
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考语文科的作文评分标准作了较大的变动,将传统的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分成“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大部分。近几年又对等级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之更准确、更合理、更科学。新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亮点就在于增加了“发展等级”,其目的是为了“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精神,鼓励考生在思想、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的发展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甘德炎)。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既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依据,也是衡量学生平时作文优劣的一把尺子,更应作为我们备考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它对我们的作文训练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呢?笔者的看法就是要立足“基础”求“发展”。“基础等级”是对学生作文的基本情况的评判,是学生求得“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毫无“发展”可言。一篇文章要说明一个道理(记叙文也是说理,不过是通过“形象”来说理),首先要说得清楚,说得好,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够说得有特色(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等),这个特色就是“发展等级”的要求。再从分值分布来看,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是10分,50分你不去求,那你还求什么?!这是我们立足“基础”的重要依据。在确保“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再力求“发展”部分也能得3—5分,甚至更高的分,从而全面提升作文的档次。
3.给应试作文一个客观理性的定位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承载的担子太重。华夏几千年文明史的承传,恨不得让我们几十万个语文教师和十几本教科书就能解决,还有做人的问题,思想性的问题,各种素质的问题,等等,似乎都是语文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还要体现在短短一个小时中写出的800来字的文章上。贪全求大,好高务远,是目前我们语文界的一个误区,也是一种浮躁心态的体现。反映在高考上,作文就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在我看来,端正对应试作文的正确认识,对于我们的作文备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觉得要区别“应试作文”与“写作”这两个概念。“写作”是指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创作,“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中的“文章”应指的是这个“写作”;“应试作文”是指我们学生平时训练的那些东西,从很大程度上讲,“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应试,它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故我称之为“应试作文”。高考作文首先考查的也是学生使用语言驾御语言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它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要求考生做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2003年《考试说明》),而不像以前提出的“观点正确”。这并不是否认文章的思想性,恰恰相反,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思想实际。不然的话,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大讲什么“人文性”“思想性”,只能是让学生对写作望而却步,甚至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从而大大影响训练的效果。“应试作文”有应试的要求,如它有时间限制,内容限制,字数限制等,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一篇文章,不讲方法技巧怎么能行?至于说发现那些具有文学天赋的苗子,则是应试的副产品,而不是目的。
二、精心策划,强化备考措施
1.读、理、记,解决“无米下锅”之难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高考作文时,许多同学的文章内容空洞、虚假矫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强为无米之炊的结果。基础等级中要求“内容充实”就是对文章材料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做到三个字:读、理、记。
读,就是吸收,但到了高三,“读”的面不可能太宽,要注意精读与略读的相结合。对于精读的内容,要不止读一遍,还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认真地想一想,作一番咀嚼回味。考前阅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报刊杂志,如《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读者》等,每天花十分钟左右读报,针对高考作文范围,了解国内大事,热点问题,尤其是一些评议性的文章,以扩大视野。二是有关论据积累的书,如《智慧的背囊》、《小故事大智慧》、《议论文论点论据手册》之类的书籍,看一看里面作者是怎样从一则小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其中的道理的。三是教科书、课本,尤其是语文书,其实就是材料或者说是论据的大宝库,我们不要抱着金碗讨饭。
理,就是分类整理,这是为了加深读的印象,便于运用。我们是通过“划线为点,相互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划线为点,就是把作文可能涉及的素材划分为一个个的点,笔者就是按照“生存与生活”、“交往与合作”、“德行与情感”、“学习与教育”、“环境与社会”、“价值与理想”、“方法与效率”、“辩证与科学”、“思想与文化”、“联想与想象”这十个方面来带领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与整理的。相互协作,意思是对不同的题材,在每个同学全面注意的基础上,再通过同学间的分工来深入进行某一种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最后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全体同学素材丰富的目的。
记,就是要把积累的材料背下来。中医开处方不熟悉每味中草药的药性是不行的,积累的材料不熟悉学生同样不会运用。我们要求学生每周用一个早读来记这些材料,每次作文必须运用材料并不得少于两则。
2.认真写好“规矩文”,适当引导“自由文”
这里的“规矩文”,是指根据写作的内在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文体特点对写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法训练,使学生的写作尽量合乎应试“规范”的文章;所谓“自由文”,是指不限制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而所写成的文章。“自由文”主要是针对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自由”的前提是要求有所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自由文”同样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去写,力求写出富有个性特点的文章来。
在高三备考阶段,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规矩文”的训练,这是立足“基础”的根本保证。写作有规律,章法有技巧,我们不能因为“文无定法”而加以否定,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和做法。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死”中求“活”。这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尤为重要。我们的“规矩文”着重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训练,详细的内容参见拙著《高考作文制胜技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基础等级快速达标”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规矩文”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在文体训练部分,可以采取多题多写(每个题目训练一种文体),可以采取一题多写(一个题目让学生分别用几种文体来写),也可以分组多写(同一题目,不同的小组写不同的文体)。
3.激活作文的评改环节
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路打不开,往往是拿到材料只会就事论事,把材料重新阐述或发挥一通了事。究其因,有的人是肚中无货(积累不够),但更多的人却是有货倒不出(因为几乎每个老师都会让学生做材料的积累),也就是说,是话题的“材料”不能激活他的创作灵感,他的创作思维是封闭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指导外,我觉得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发创作思维、激活创作灵感,即让学生自己去“开悟”。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让学生互评互改,互相启发。作文是改出来的
[1] [2] 下一页
,但不是老师改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自己去品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就会得到充分尊重,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作文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暴露了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我的作文评改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评。我事先挑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这些文章的作者谈题型、谈立意、谈构思、谈得失(我称之为“四谈”),使他们展示出作文思维的过程,再让大家质疑、互评,老师相机作出引导。二是老师要作好学生作文的整合工作。每次作文,我按照“四好”进行整合,即“好观点、好材料、好句段、好文章”四个方面。每篇文章,学生不一定都能写得成功,但只要文章中有闪光的地方,我就选摘下来,然后按照“四好”分类打印出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写作思维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强化,学生收益非浅。
4.不可忽视临门一脚的作用
这里我不是主张猜题押题,但我觉得在临考之前给学生几则有导向性的材料或文题,对学生的临场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1年高考,我注意了《中国青年报》“失信的求职包装”系列报道。考前的晚上,我将当年3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的一篇文章——《为了声誉,我很严厉——访英国诺丁汉大学、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让学生看,并引用文中“哈佛的告戒”要求做人要讲诚信,结果第二天的话题即是“诚信”。2002年高考,我预测应围绕“生命的价值”这个话题做文章,在拙作《高考作文制胜技法》一书“实战演练”部分的三道题中就有一道题目为“生命的出口”,与当年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处。2003年高考,我觉得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与沟通”这方面的话题,学会客观公正地看问题,所以我在期末考试时所拟话题是“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从有形的墙直达无形的墙、心灵的墙,这与今年的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也有不少相合之处。
文章合为时而作,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是或明或暗地要反映时代的脉搏。2001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诚信”就暗含了这方面的内容。北京题,2002年“规则”,与我国加入世贸这个背景不无关系,2003年题“转折”,与我们的政治生活也密切相关;2003年的上海题“杂”,粗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怪,但仔细品味,它包含着21世纪对人材的要求: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脱离这个现实生活,生活就是我们写作命题立意的源泉。
当然,作文的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好是三年有一个整体计划。我在教学中对写作训练构建了“四个一”工程,即学生每周的读写内容要“选摘一则名言、一首诗歌、一篇(段)文章,写一篇练笔”(已有拙文论述,参见《石油教育》2000年第12期),高三的作文备考训练是“四个一”工程的一部分。我想,只要大家做有心人,找到突破学生作文瓶颈的方法并不难。
2003年10月8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