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全程阅读分层训练
一、应用系统论原理,研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挖掘教材本身潜在的育人功能。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要素、结构、功能的统一体。要素与要素的有层次的联系就是系统的结构,要素与结构共同决定着系统的功能。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语言系统,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每一段文字,都蕴含着育人的功能。要挖掘其功能,就必须如同“大纲”所讲“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即注意文章的结构。从不同角度可赋于文章不同结构,这是造成人们在把握教材结构时产生随意性的原因。如给课文分段,可以这样分,也可以那样分,但最优的结构只有一个。这又确立了真正能发挥功能结构的唯一性。只有正确地把握这一结构,才能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如《黄继光》一文,给课文分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从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上把课文分为四段是无可非议的。但本课的主题是:通过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火力点这一动人故事,歌颂了他勇于自我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本课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点展开。通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最终学生明确这样一个史实:即只有黄继光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才保证了夺取597.9高地战斗的胜利,597.9高地战斗的胜利是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关键。上甘岭战役又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阵地战,那么黄继光这一壮举不仅仅是摧毁了一个火力点,对整个战斗、战役乃至整个朝鲜战场都是巨大的贡献。从而使学生体会出他的牺牲是值得的,是伟大的。从这一角度分析,本课不应分成四段,而应是三段,从发现火力点到堵住火力点应当视为黄继光摧毁火力点的过程是原因,其余都是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又可分为黄继光发现火力点、请求炸毁火力点和用身体堵住火力点这样三个层次。以这样的构成能够发挥其最优功能的结构群,依次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程序,较好地落实“大纲”规定的“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把握阅读全过程,按课型分层次训练,构筑基本功训练体系。
一篇课文的全部教学内容,一般说来不可能一课时完成。如果是多课时完成,每课时进行什么训练,教学目标如何定,各课时的目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完善了一个过程三个层次的训练框架。
第一,基本能力训练层。
基本能力训练层要完成的任务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理解那些不常见的名词术语,同时对学生进行自学、分析、概括、发现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层对应的课型是:低年级的阅读识字课,中高年级的指导自学课。
第二,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层。
阅读理解训练层的任务是:在第一层基础上完成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体会文中含着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诸方面的教育,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进行发展思维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层对应的课型统称为阅读理解课。
第三,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层。
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层的任务是:在第二层训练的基础上,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之后,回过头来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欣赏;认识语言表达的过程,学习词、句、段,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种训练层对应的课型:低年级的词句训练课,中年级的语段训练课,高年级的综合训练课。
《黄继光》一文就是以指导自学课、阅读理解课、语段训练课这三种课型构成的一个训练体系。
三、整理继承我国教学思想文化遗产,借鉴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启发式教学策略。
优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和系统的课时训练计划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来实施。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外,重点研究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及其操作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全程阅读之中。
众所周知,启发思想源于孔子。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这一原则上,历代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教材本身产生兴趣。”他指出了这种情感的唯一发源地——教材本身。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提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把果子摘下来”。苏联心理学家维果特斯基认为,儿童的认识在发展中有两种水平:一是现实发展水平,即儿童可以独立完成智力方面的任务;二是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独立完成不了,但在教师和集体的协助下,经过一番努力,可以完成的。根据维果特斯基的见解,在阅读过程中,要选取能使学生思维发展的适当的语言范围。我们在深入的研究探讨中,把这些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统一起来,吸取各家合理的内核构成了启发式教学策略,即在阅读教学中,选取能使学生思维发展的语言范围,把语言范围内的中心词与句、或词与词、或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作为起点,提出问题作为思维发展方向,在不断的调节中,使学生自我完善思维后得出结论。我们把这一教学策略简称“方向——角度——结论”,作为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如《黄继光》一文,在阅读理解课中,把第二段作为训练重点。首先紧扣“摧毁”一词提出:要夺取597.9高地,关键是什么?谁接受了任务?黄继光完成了任务了吗?他是怎样摧毁这一火力点的?这一组牵动全段的问题是把全段作为阅读范围,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为线索,紧扣重点词语提出问题,首先激发起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境界。这是阅读理解过程的第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提出的问题不求急于解决,只求激起学生对全文阅读的兴趣。接着在朗读全段后提出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围绕黄继光说的.两句话提出两组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首先提出:黄继光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表情怎样?什么原因使他生气到了极点?这一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段落的第一层意思,明确战士们被“压”下来及“夺取的山头会全部丢失”是使黄继光愤怒的原因。其次提出:黄继光第二句话说了什么?他还没有去摧毁火力点,为什么就说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呢?他是怎样摧毁敌人火力点的呢?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这一组问题,体会其中的感情。最后紧扣第一层提出的问题,讨论黄继光利用身体摧毁敌人火力点带来的巨大影响,从中体会出他的牺牲是伟大的,是值得的,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黄继光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