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论“听”、“说”教学的现代性

论“听”、“说”教学的现代性

时间:2023-02-27 11:35:0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听”、“说”教学的现代性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只是为应付中考和高考而教学。其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都只放在应考这一应试目标上,即使是能力的培养也只是注重于笔头,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听 ”与“说”的能力培养,由此造成了语文学习的“瘸腿”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物理电声传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听”,“说”的领域,这就迫切要求人 们提高“听”、“说”的能力水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能力这一点,已明确写进“中学语文教学 大纲”。因而,听,说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广阔的前景。
    一、“听”、“说”教学的现代性特征
    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 交际作用。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来反映情况,交流心得,发疑解难,进行辩论、讨论,以及宣讲材料,接待来访 ,咨询问题等等,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这正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应具备的语言修养。尤其是以高效率化 、高社交化和高信息化为其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听”、“说”教学有利于促进“读”、“写”能力, 具有综合性特征。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读、写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的 图表表示。
    ┌──────┐ ┌──────┐ ┌──────┐
    │ 听、头 │吸收、│ 知识积累 │转化、│ 说、写 │
    │(口头)(书面)│聚合 │ 能力发展 │发散 │(口头)(书面)│
    │──────│──→│──────│──→│──────│
    │──────│ │──────│ │──────│
    │ 信息输入 │ │ 信息储存 │ │ 信息输出 │
    └──────┘ └──────┘ └──────┘
    ↑ ┌──┐
    └───────── 反馈 ─────────┘
    └──┘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听、说在整个语文智力系统中的位置。人们通过听和读接受了输入的信息,在理解 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聚合,形成了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信息贮存,又通过转化、发散表达的过程,再用说和 写的形式进行信息输出。从语言信息传递的方式来说,读、写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听、说是口头语言的 理解和表达。口头语言能力强可以促进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 。听、说、读、写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容联系,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严重影响知识信息的获得。
    叶圣陶先生强调:“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1〕他还说:“讨 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 不顾听说,实为一病”。〔2〕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听、说教学。因为, 它对其他语 文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听、说教学有利于开发智力,具有智慧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讲话清晰、简洁、易懂,要求人们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这是 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变快了,谈话也要注意节约时间,讲求效率。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讲话人思维敏捷 ,针对性强,能废除种种套话、废话,似是而非的话。讲话要能出口成章,语脉清晰,用语严谨。语速虽快但 要句句能让对方听得真切。同时也要求听话人具有较高的话语品评能力和听话组合力,做到听说的一次准确性 。这些不仅对人们的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对人们智力品质的培养也有较高的要求。
    在听、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与想象力这些智力品质都能得 到很好的锻炼。通过听、说训练,可以使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在交谈 时观言察色,从而控制讲话的语脉、重点和语速;可以培养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提高 说话效率。让学生在听、说过程中,能听清并记住对方讲话的内容,这样才可能有条理;有重点的复述主要内 容,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说话时,能展开想象,能联想出一些新的想法,不断丰富讲话的内容。综上所述,听、 说教学对于学和智力的开发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3、听、说教学有利于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的需要, 具有全球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人们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要能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使人感到 动听。所以应培养青少年学会社交语言,提高说话的艺术,以便妥善地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培养与人 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高信息化,要求人们讲话准确、有条理和符合语言规范(语音规范、语法规范)、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声音的留传和转换技术已日益完善,使得作为一种信息的口头语言,其传递、储存、检索 、转换的功能已逐渐进入实用阶段。一些会说话或会听话的机器正在被加速研制,除了远距离的通讯手段—— 电话已为人们广泛使用以外,其它的语言机器已陆续问世。如口传打字机,口语翻译机及“机器人大夫”等。 “机器人大夫”不仅能向病人发出一连串询问病况的话,而且能耐心地“倾听”病人的陈述,同时进行血压、 脉搏等指数测定,并与储存在电脑中的病历相印证,然后打印出治疗处方来。我国的“计算机汉字语音输入系 统”已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这台会听话的计算机,有近一千字、词的字表,凡是在这个字表范围内的字词, 你一念,就可输入到计算机里去,只需让计算机先熟悉一下你的口音就行。〔3 〕如“阅读机器”,能够自动 阅读一页书,把书面语言“读”给你听。还有一种时髦的“录音书”,专供那些没时间看书的人“听”书。目 前电脑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与计算机的对话也越来越普遍,上述说话的机器,都要求讲话人的语言准确,并 符合语音规范和口语语法规范,讲话要有条理,否则,机器就“听”不懂,拒绝回答或拒绝为你服务,影响对 话的效果。
    这些说明,口头语言交际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交流信息的途径,必须认真进行听话、说话训练才能适 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可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流与发展。
    二、听、说教学训练的目标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听、说训练应纳入语文教学计划,与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 起来,而不能以读代听,以写代说。鉴于听、说自身的特点和长期以来忽视这两种能力的训练,目前尤应加强 听、说训练。要从学生的听、说实际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项目,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并有一定 措施检查训练效果,使听、说训练得到保证。
    1、听话教学的训练目标
    听话教学是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听话能力包括人的听力(听觉能力),但又不完全等于听力。 因为听力是指人的听觉分析器的生理功能,听觉器是正常人先天具有的,动物也有听觉器,在听力方面,有的 动物甚至远远超过人类。而听话能力,则是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是人对语言信息的认知能力,是后天教育的 结果。
    听话能力的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语音的辨识能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口头语言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听话正是通过对语音的辨识来理解这语音符合 的含义。每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法则和组合序列,使它和另一种语言互相区别开来。所以听话人 首先要具有对这种语音序列的辨识能力,否则就无法理解含义。
    ②对语义的理解能力
    对语词、语句、句群以至整个话语意义的理解是听话能力的核心。它包括:能正确理解口语语汇和常用书 面语汇;能正确理解各种句式以及具有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理解句法含义的能力;对语言交际系统的辨识能 力。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社会上不同的阶层或集团,往往都有以自己的习惯用语为主的语言交际系统。只 有熟悉它,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话;把握话语内在逻辑的能力,即对讲话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概括并迅速归 纳出要点,在这过程中,那些重复的模糊的信息被滤掉,抓住了关键性的话语,进而形成了对整个话语系统的 认识。
    ③对话语的品评能力
    人们在听、说过程中,除了正确理解话语的表面含义以外,还经常对话语的内容进行品评。比如体会那些 含蓄话语的意义,探求讲话人的弦外之音,以及对话语内容的是与非,讲话效果的好坏,讲话人的风度等进行 评价。
    以上听话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听话过程中是综合作用的。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听”的能力作了这样的规定:“初中一年级,听人说话,能集中注意力 ,听清楚意思;初中二年级,听别人说话能够分析、理解其用意;初中三年级,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的意见 和分歧所在,听议论性讲话,能把握住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这是从总体上对学生听话能力的要求。而在训练 时,我们则可以将上述规定分解为以下几种听知能力,即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听知理解力、听知组合力 、听知品评力、听知想象力等,从而从听知能力的深广度、综合性诸方面,进行分步骤、有重点的训练,并同 时与说、读、写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说话教学的训练目标
    说话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说话有独自的特点,说话能力的培养就要经过特殊的严 格的训练。
    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单指说话的技能、技巧,一般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 其他智力因素。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说话的展开,表达的恰当,以及说话人的组织语言和控制语言的 能力。所以,有人认为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和语言风格,就象一块试金石,能够大体衡量他的文化修养、智力水 平和口语表达技巧。就表达能力而言,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都是“说”与“写”能力共同的要素 ,单就说话能力本身而言,其主要构成部分有以下三个要素:
    ①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
    人们在说话时,一般都是先想后说,边想边说。想——就是组织内部言语。思考“为什么说?”“说些什 么?”负责内部言语生成与组织的是大脑神经中枢。人的大脑就象一个加工厂,当听别人说话时获得的信息, 以及通过眼睛看到外界事物获得的印象,就马上传递给这个“加工厂”加工,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 或发生想象,或引起联想,生成了内部言语,即产生了压缩的语言信息——“语点”。这些“语点”又逐渐形 成一种连续的、线性的意义体系,即说话人讲说的思路。内部言语的组织能力,是构成说话能力的第一要素。 如果主管内部言语的脑神经受到损伤,就会产生言语障碍,甚至丧失说话能力。
    ②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
    人们说话的过程,就是把内部言语经过扩展进行编码的过程。即把“语点”按照语义加以扩展,同时编码 为一定的词语句式表达出来。这个复杂的编码过程是非常短暂的,它是大脑自动化的功能。总之,快速言语编 码能力是构成说话能力的第二要素。如果这种能力差,那么说话时由于一时想不起词汇而造成的停顿现象就多 ,或是造成词不达意……可见,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③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当人们把内部言语经过扩展,并编码为一定的语句,还需通过发音器官,变成外部言语(有声言语),对 方才能听到,语言交际才能进行。
    有声语言是一种语音波。这种语音波是气流在通过说话人的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时,使空气发生振荡 而产生的。人们的大脑神经中枢控制发音器官(口腔、咽腔、舌头)发出不同音高、音强、音长的语音波,形 成一种可以让对方理解的语言符号,使编码的语句,不仅能表达各种意思,而且能传达出感情色彩。如果说话 人善于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表情达意,那么说起话来就会增强表达效果。反之,则会让人听 起来感到厌倦、困惑甚至反感,影响表达的效果。
    其实,在说话过程中,由内部语言的生成和组织——言语编码或语句——外部言语(有声语言),是闪电 般地进行和转换的,其间任何一环出了障碍,都会影响说话的效果。因此,说话教学的任务,要着力扣住说话 能力构成的三要素加强训练。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说话训练与阅读、听话、写作训练相结合,说话训练 与各种智力训练相结合,说话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说话训练序列化与多样化相结合,说话训练与说话 考核相结合,说话训练与应用相结合等原则。说话训练要重视口语启蒙和普及教育,重视内容和形式统一,重 在思路和语脉训练。
    目前,普通中学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中只着重于应试教育,忽视素质培养。在语文教学中, 有的学校和教师深受只重读、写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守旧;有的教师仍习惯于采用封闭式、填鸭 式的陈旧教学方法。所以,听、说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还是个“严峻”的问题。实际生活中存在有不 少学生,张口说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词汇贫乏,条理不清,站起来发言时战战兢兢,未语先脸红,有的学生在 听讲时注意力的指向性差,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距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远。这样的学生如何能适应改革开 放的形势?如何能更好地投入市场经济建设?时代已强烈地要求把学生“听、说”的能力提高到教学大纲规定 的水平。
    总之,我们的青少年正面临现代化社会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着“三个面向”的教 育宗旨,培养出“四有”的人才。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还要抓听、说训练。听、说教学 正是反映了强烈的现代性和时代的责任感。
    收稿日期:1997—03—8
    注释:
    〔1〕、〔2〕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3〕《光明日报》1986年3月12日。
    本文作者 贵州大学中文系教师

论“听”、“说”教学的现代性


【论“听”、“说”教学的现代性】相关文章:

“听”、“说”教学的现代性08-05

“听”、“说”教学的现代性08-07

(推荐)经验与贫乏——论现代性语境下的本雅明(上)08-07

(推荐)经验与贫乏——论现代性语境下的本雅明(下)08-07

私法的死亡——兼论私法的后现代性与后现代私法08-12

听爷爷说汉字08-15

《听广播 说新闻》08-16

听美术说课有感08-24

“听”和“听”的教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