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正面评价引出好课样本
——感受特级教师、辽宁省鞍山市华育学校校长夏丽辉的评课艺术
【课堂实录】
记者听的是鞍山市华育中学初二年级英语老师陈雨的《报刊阅读课》。上课伊始,陈老师首先检查了学生作业:4个小组从《21世纪英语报》自主选择的讨论话题。之后,老师板书这些话题:《班级之星》、《你害羞吗?》、《天堂中的朋友》和《手机作弊》。
老师:哪个小组先发言?第一小组组长站了起来。他首先作了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老师借此又介绍了班里其他几名学生,让大家猜这些学生是谁。学生给出各自答案。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找出谁是报纸文章里的课堂之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小组其他成员概括课文大意。
进入另外一个主题——《天堂里的朋友》。第二小组组长发表对家里养宠物的班级同学数量的调查结果。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一些动物的习性。一名学生模仿不同种类动物的动作,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其他小组成员用英语介绍自己之后,参与讨论自己家宠物的习性。老师告诉学生如何与宠物相处,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操。
老师:你们在考试中作过弊吗?你听说过什么样的作弊方式?你觉得作弊好吗?学生给出自己回答,进而过渡到第三个主题。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看待作弊。老师引导学生考试不应该作弊,要求实、求真,做一名诚信的好孩子。
进入《你害羞吗?》主题。第四小组组长宣布对本班谁比较害羞的调查结果,具体有哪些表现。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出主意,帮助他克服害羞的毛病,同时也指出害羞的益处。让一名自以为害羞的男孩在全班同学前唱一首歌,虽然这名学生有些胆小,但是老师鼓励他不要害羞,鼓起勇气。阅读报纸文章,做练习。老师总结。
【夏丽辉点评】
陈雨老师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设置了十多个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选择,使本节阅读课活而不乱,充分发挥了课堂效率。而且,她对所授内容的掌握非常熟练,教学基本功很强,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总体来说,这节课比较生动、有趣。内容安排合理,环节设计清晰。每项活动设计目的明确,实效性较强。
从教学设计上来看,陈老师的这节课比较合理,能牢牢把握报刊的中心内容,灵活处理材料,在课前明确引导学生做一些调查,使学生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此举既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方面,陈老师的课堂抓住了知识点,即每一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进行。例如,在学习《班级之星》一文时,老师让学生先讨论“谁是我们班的明星人物”,然后导入学习的重点:谁是报刊文章里的班级之星?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确了阅读目标。
在教学效果方面,陈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是非常不错的。例如,通过讨论报刊上动物的习性,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动物,及在家里养的宠物等。这就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师生及生生之间保持了有效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新课改理念。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自主阅读,表达思想,在切身体验中完成教师设计的各项任务。同时,小组竞赛的方式很好地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并作出自我评价,使评价具有合理性、激励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也得到培养。
但该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应尽量用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向理想的方向迈进,而不应该说“第四组的同学都挺害羞的”之类的话。还有一点就是,陈雨老师对课堂资源的利用不是很充分,即没有给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这样虽然实现了发言机会均等,保证了课堂时间,但却湮没了学生的个性。这是因为,课堂中不仅要注重整体发展,更应该突出个性化教育,充分调动英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让他们的才华充分展示,以学生带动学生,以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记者感悟】
陈老师的报刊阅读课是该校的一项科研课题,课堂全部采用英语。听课时,有点担心学生是否都能听懂,但很快我发现自己多虑了:课堂的气氛极其活跃,小组成员的发言积极踊跃,自我表现欲都非常强,一些学生甚至做到了“超水平发挥”,真的把课堂当成了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对于这样一节记者眼中的“好课”,夏丽辉校长没有在不足之处做过多的“文章”,而是给予大力的肯定和鼓励。在她看来,恰如其分的肯定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给其他老师一定的启示,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即学到点子上,真正把人家的优点学过来。
但是,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的肯定?如何让其他听课老师在肯定中反观自身,提高自我?对此,夏丽辉的原则是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紧扣新课改的精髓所在,多向教学名家、大家学习,从课堂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效果是否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发挥了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等方面去点评、点拨。
许多听过夏丽辉评课的老师都感觉受益匪浅,我想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她把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评课,于其中树立一节好课的“标准样本”,使广大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好课的“好”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