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作法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授课手段。绝大多数教师的作法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稍事思考之后,便指定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如果答对了,教师认可,这个问题就过去了;如果答错了,再找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有一个答对了,教师认可,这个问题也就过去了。这种一见到预期答案就停下来的作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宜采用“见好缓收”的作法。当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完毕之际,全班同学的思维都还没有刹车,都在心里边掂量着这个“答案”的完善程度,这时采劝见好缓收”,就能够引发出许多独立见解,从而强化了“自立意识”;连续多次的“见好缓收”,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一种不靠也不等老师下评定语,而是靠自己的思维来衡量“答案”的完善度。
2.猜测批判--培养自信心的作法
教材和教师共同建筑起来的话语系统,充满着一种权威格调和说教韵味---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流弊之一。在这样的话语系统笼罩之下,特别是“非尖子生”很难甚至不可能养成自信心。而自信心却又是“人才”不可多得或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自信”这一重要素质,应改变这系统中的“权威格调”和“说教韵味”,采劝猜测法”和“批判法”,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讲授《芙薹时,要求“大家推测一下荷花有哪些用处”,同学们猜的结果是(1)、可观赏;(2)、可良用;(3)、可治病;(4)、可使用;然后自读课文核对,同学们发现不如作者一处---可鼻,胜于作者一处---可治玻其自信心态便油然而生。再如,讲授古文,可启发学生评一评、批一批,即便是批错了,他们也会在“批判”的行动中增长能力,增强自信,此所谓“钓胜于鱼”。
3.深抠细推--培养发微能力的作法
书本上,生活中,常有一些看似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熟视不睹的现象,可它们却往往蕴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或价值。狂人在“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牛顿在苹果落地中看出了万有引力等等都足以说明平中可以见奇,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发微能力”。抓住此类平中有奇的现象,引导学生深抠细推,从而培养他们的“发微能力”,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侧面。
发微洞幽,平中见奇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素质,我们教师应当注意从书本上和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这类有价值的现象,以促进学生“发微能力”的发展。
4.定向爆破--培养顿悟能力的作法
所谓的“定向爆破”就是为了攻克某个“顽石”而预先装好专为它定向的“炸药”,“炸药”已在学生的心中蓄积了巨大的爆破力,“顽石”一出现,便立刻粉碎,一般极少有“哑炮”。例如,为了使同学们能迅捷地领悟到鲁迅先生何以选用一个寡妇(祥林嫂)来反映“礼教吃人”的良苦用心,可在开讲之初,就在黑板写上刘晓庆的一段“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尤其难”,在讲到鲁迅先生写该小说的目的时,可问:“老师前天写刘晓庆的话目的何在?”经过一番周折,同学们认识到了:在封建礼教统治下,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寡妇尤其难。先生之意,恍然入心。
经过“定向爆破法”训练的学生,无论在领悟的质量还是在领悟的速度上,都明显优于未经此法训练的学生。
5.不教之教--培养自学能力的作法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但是怎样的教法才是“为了不教”呢?叶老并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们。
就阅读而言,“不教”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分析文章”为前提。在校内始终只有“教”而没有“不教”,怎么能期望学生出校之后“能够独立分析文章”呢?可采取如下作法:
第一步,自读自学。一篇课文刚开始,即令学生自己认真读书,仔细琢磨,将自学到的“东西”记在《学案笔记》“自学所得”栏目里,分条罗列。此外别无要求。
第二步,同学交流。指定或主动站起来在班上发表自己的“自学所得”,阐述不清不透或费解的地方,教师帮助阐释发挥。全体同学都把发言同学讲到的而自己未知的“东西”记在《学案笔记》“同学补充”栏目里,分条罗列。
第三步,老师讲解。教师将本篇课文内该理解掌握的内容而尚未发现的“东西”讲出来,让同学记在《学案笔记》“教师补充”栏目里,分条罗列。初用此法,学生可能如进五里云雾,茫无头绪,三四篇课文之后,渐渐上路,十几篇文章之后,全都上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学所得”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越来越逻辑化,而“同学补充”、“教师补充”的内容越来越少。到了两个“补充”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就实现了叶老所说的“不教”的目标。“不教之教”这个方法的特点犹如儿童的学步,开始小心保护,然后适当保护,最终放弃保护。学生在这种教法里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思考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在“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出现漏洞的遗憾”中激发出更上一层楼的欲望。
6.滋润感化--培养高尚情操的作法
教育心理学和美学都告诉我们:感性材料的影响力,无论在广度和力度上都远胜于理性材料,知识不丰厚、情感支配力强的人尤其如此。
为了使学生的情操逐渐趋向高尚化,应特别注意使用一些感性材料来滋润感化他们的心灵,以便促进他们智商、情商、德商的积极互动。其来源有三:(1)、教材中的现有材料;(2)、从报、刊、书中选择一些积极向上感染力强的材料;(3)、生活中的正反例子。教材中的例子,授课时发挥之;生活中的实例,作文时巧用之;选来的材料则每周利用一节自习时间读给学生听。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将一些积极向上的“感性材料”细水常流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心田,必然会对他们的情操志趣起到滋润感化的哺育作用。这,不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吗?“素质教育”是个新提法,其实也是个老课题。对于素质教育的研究,从理论架构到实践应用是一条路子,从实践经验到理论总结也是一条路子,两条路子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