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中学写作教学的世纪性思考
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1995年第1 期《中学语文教 学》上刊登了陈军老师的一封信,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的讨论,这场讨论虽然已告 一段落,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陈军老师在信中说:“文章是什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学 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我们究竟弄清了多少,还很难说。”事实也正是如此。陈军老 师的这封信,以及这场讨论所反映出的由于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贫困而给我们带来的对这些根本问题的怀疑和 困惑,则是一个严峻而不可否认的事实。面对写作教学中的怀疑和困惑,我们恐怕不仅仅要讨论“中学生应该 写什么样的文章”,更要进行一场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的讨论。于是写作教学的出路问题成了我们不可回避而且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世纪性思考。
一、写作教学现状贫困原因分析
写作教学改革的呼声是很高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为什么十几年来我们 竟没有走出这个贫困的现状?我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于写作思维特性的研究还很不够,更没有拿出相应 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具体表现在:
1.忽视了写作对象复杂性的研究
写作思维的对象是人以及那些直接与人发生着关系的现象和事物。在社会与自然构成的这张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的庞大的网络中,把一个人作为思维对象简直可以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是:思维主体无论如何不能够让思维对象的多维性与多变性尽符合于他的研究与探讨。认识和揭示这样复杂的 对象对于成熟的完善的思维机能来说尚且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对于不成熟或刚刚成熟的思维机能来说,其艰难 程度就更大了。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社会、家庭、学校中的一些现象和事物,虽然熟悉,却难以洞悉其本质 特点,更不知如何将复杂的对象条理化,因而总是令人遗憾地舍弃那些有价值的材料,而经验性地胡编乱造, 甚至用一些旧的套路去写一些写烂了的老题材。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表象,而没有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实质,总是错误 地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为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于是提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素材。这种提法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不少教师在文章中也渗透了这种观点,可是实际效果如何呢 ?我们并没有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相反地,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我们却疑惑起来了,难道这种提法就不值得人 怀疑吗?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有人作过统计:一个人如果将一天中的观感用文字表 达出来,至少可写成一本书,而一个学期所规定的大作文也不过七八篇,材料照例应该说是绰绰有余了,而他 们竟无材料可写,如何解释?恐怕是记忆的仓库未曾打开。关于这一点,刘国正先生有一番极中肯的话:“事 实上,中学生,十二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 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他们的 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 可以取作素材。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 拾取和宝藏的缘故。”(见《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9期)无疑, 这段话是极有说服力的。
有位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了长城,回校后老师出了《长城观感》的作文题让学生写作,当场不少学生左右为 难。有个学生只写了“万里长城长也长”这句话后就搁下笔来了,不知如何接下去。经老师启发,他又提笔写 了第二句“万里长城长又长”,又抬头看屋顶了,老师看到他这样为难,再从旁提示,于是这位学生硬着头皮 写第三句“万里长城他妈的长”,就低头伏在作文本上了。这事也许有点儿夸张,但反映观察之后仍然写不出 作文的现象却是真实可信的。对于这些为数不少的同学,让他们作更多的观察,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
2.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抽象性的研究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别的领域中的思维往往可以接触具体可见的事物或实验程序直观地显示、补充、修 正和完善思维的整个过程,比如数学的运算可以借助计算机或别的仪器来完成,物理化学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 课帮助解决,惟独作文,它既无直观教具,又无公式原理,无论是形象的观照描绘,还是情绪的体验和抒发, 或者是思维的酝酿阐述,结论的形式表达,都不能够及时地得到直观的印证,整个思维过程完全是在抽象的情 况下完成的。这个特点大大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写作思维过程的抽象性,恐怕是形成学生作文难的最大的拦路虎了,然而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却显得无能 为力。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是非常相信写作技法的。作文指导课上大谈写作技法:如何选材,如何开头,如何 结尾,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等等,归类分析,很是细腻。他们把这种技法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是解决写作 思维过程的抽象性的惟一方法,可效果如何呢?可以说毫无用处。正因为如此,鲁迅就不相信“小说作法”之 类的说法,他说如果我们一味地相信法,“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冯亦代也说,一味相 信法,“只能误尽苍生, 把原来可以造就的人推入深渊”。 (《龙套琐语》载《读书》1987年第7期)因此, 靠教师的写作技法的讲解, 是绝对解决不了写作思维过程的抽象性的问题的。一篇文章由形象要素和思想要素 两部分组成,但两者的组合却是千变万化的。文章的形式要适合文章的内容,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可是个 变幻莫测的魔方,这绝不是几个简单的程式可以说明的。
尽管如此,作文还是有法可循的。蹇先艾与鲁迅、冯亦代持的是同样的观点——否定写作技法,同时又说 :“至于从实践中来的,从作品和作家创作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方法和技巧,鲁迅并不反对。”(转引自《写作 》1984年第6期)换句话说,要写好作文,必须细悟范文, 从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材料与思想的表达程式,这 样才能化抽象为具体。鲁迅也谆谆教诲我们:“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却把这些教诲置之于脑后了,凡是模仿的作文,一概斥之为“葫芦文”,而让学生一 步登天地“创作”,如此教学,无异于让他们在写作思维的抽象胡同里瞎折腾,写作教学有何成功可言?写作 教学如何能走出这个困境?
3.忽视了思维表达的明晰性的研究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许多思维过程与结果,是不需要用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要达到“意会” 的程度就行了。比如打篮球,如何带球过人,如何投篮,其中也不乏愉快的精神享受。凡是喜欢打篮球的人都 能“意会”到,人们称这种“意会”为模糊思维。其实,达到了“意会”这个境界,对于客观事物也就基本上 达到了认知的程度,而且,人们对周围世界所采取的许多行动,正是在“意会”了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样可以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写作思维则要求达到“言传”的程度——需要将这种过程与感受用文字有条理地清 晰地表达出来。如果说“意会”只是一种较为模糊、紊乱的思维境界的话,那么“言传”就是一种完全清晰、 有条理和真实的境界了,而且,写作思维的“言传”比一般情况下的“言传”,其过程与结果应该更清晰、更 有条理、更充分、更有逻辑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