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发现——自主”归类识字教学新探
“发现——自主”归类识字教学新探长沙市芙蓉区朝阳二村小学 刘再晖
在识字教学中有个经典的解释和记忆“聪”字的方法:你在学习做事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话那一定能变得很“聪明”!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识字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做到这“四到”呢?如何在让他们在“四到”后再去发现问题、创造新知,真正体现“聪明”的价值呢?这一直是我教学中的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它体现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目的。在多年的归类识字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发现——自主”这种识字教学模式比传统的由教师首先讲出某一课识字的规律,讲解生字的音、形、义,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的教学模式更好。因为识字教材采取以上多种形式编排,旨在体现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主动识字,即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部件和形声字规律等记忆字形;结合词语、句子,联系图画理解字义。一般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解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方法,教规律上。识字学词学句中的句子和短文,要多读,少讲或不讲。而在“发现——自主”这种识字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正是体现了以上特点,学生以发现为乐,自选目标,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使识字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听说读写认能力就在“发现——自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下面以我在教学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一)”中为例,叙述用“发现——自主”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几个片段。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发现——自主”教学要求学生从“依赖他人的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在识字学词学句中,生字词的出现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存在着学习的“秘密”。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秘密”的能力。所以每次上识字学词学句的课时,我就告诉学生们这一课中有很多“秘密”,期待他们去发现,谁发现一个小“秘密”,老师就颁发“聪明星”给他。这样,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和积极地去读课文,去思考,去寻找“秘密”的所在。这样,课堂成了“发现秘密”的乐园。如在教学第2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讨论,发现了“这课学的生字都和树木有关系,所以有木字旁”;“生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变成偏旁部首后一捺变成了一点”;“有些部件的发音和生字发音相似”;“木字旁的字写的时候都是左边窄,右边宽”;在学习3课上发现了“学习内容是由熟字+偏旁=生字,再用生字组词造句组成的”;“偏旁可以加在熟字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还有半包围”;“熟字加了偏旁后变小了,如‘认、伙、晴、情等’;有些字一捺变成一点,如‘达、彩’”;“生词和句子能让我们知道这个生字是什么意思”……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显然,在学生发现“秘密”的过程中,在追求小小“发现”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材中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都由他们自己“发现”了,而往往自己发现的知识远远比别人灌注的记得更牢靠。
“我有个小小的‘问题’”
学生在“发现——自主” 的教学过程往往也会提出许多问题。也许这些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由于年龄、经验和心理的差异根本没有考虑到。但是学生想到了,而且提出来了。如在教学第4课是有学生提出:水可以灭火呀。“歪”为什么不是“不直”呢?“三个人就是众人吗?为什么不是五人、六人、一百人呢“歪”为什么不是“不直”呢??”面对这些问题我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要知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难的多”。所以这个时候我总是非常热情和惊异的赞赏他们。着急的是有些问题我备课是根本没有考虑到,简直无法回答。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教学精神了。我一般采取这几中方法:一、在坐的哪位同学能回答他的问题?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家长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知道的课外知识有的时候远远超过老师的想象。比如我们班的杨凯宁同学就很好地回答了“‘灭’为什么不是三点水旁”这个问题。他说有些东西起火水是不能灭的。比如汽油起火,酒精起火,家里的电路起火。这个时候如果你泼水只会越烧越大的。所以不能用三点水旁。用一横表示土呀,盖子呀就更好些。陈彦男同学就解答了“‘歪’为什么不是‘不直’”的这个问题。他说“正也就是直,直也表示正。但是不加直写出来不好看。太长了。还是用不正表示歪更合适。”这个解答我也没有具体去查阅说文解字,但是我觉得他说的已经很形象直观了。其他同学都赞同他的观点。受了他的启发,“三个人就是众人吗?为什么不是五人、六人、一百人”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有些同学说“写那么人字不好看。写三个人代表众好看些”;有些同学说“上面那个人可以表示一排人,下面的人就表示两排人。和起来就是很多人了”。最精妙和有价值的是谭志刚同学说的“上面的人表示男人,也是爸爸。下面的左边小的表示小孩子,右边大点的表示妈妈。反正人不就是有男人和女人组成的吗?有很多男人女人和小朋友在一起那就是众人了。”他一说完大家都笑得直不起腰,但是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虽然学生们的某些解释不具有那么严密的科学性,但是我觉得对于低年纪的孩子来说,能够具体生动形象地让他们理解和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假如学生的解释离正确的解释太远,老师还是应该及时纠正。)
“我想学这个生字(词、句)”
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也比较注重创造一定条件,让学生自选学习目标,自主参与,体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如我在教第1课“认识北京”时我采取的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地方去“参观学习”。我先让学生读课文,从音,形,义方面去思考。学生觉得自己学的不错了,就向大家介绍自己学习某个生字词的方法和过程。然后写一写,也可以说说自己对某个旅游点的感想。说得好的老师就奖励他看他所学习景点的课件(有些是图片,有些是三维动画,有些是录音介绍)或请他当导游带大家看,或者请他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和写。如一学生学习“故宫”一词:
小老师:我学习的是故宫。这两个字我早就认识了。故是左右结构,是故乡的故。我的故乡在常德。暑假我去哪儿看爷爷奶奶了。宫字象“官”,不过“官”的两个口连起来了。我到故宫去看过。那儿是皇帝住的地方。电视里经常放。
老师:你说得好极了!!故宫是清朝皇帝住的地方。现在很多清朝的电视剧里都有它的出现。我想请你带大家读一读,学习一下好吗?
小老师:好。故宫,故宫。火车火车开得快。
学生:呜呜呜呜我来开。(指组开火车读。)
小老师:谁来用“故宫”说话?
学生甲:故宫在北京。
学生乙:故宫里面住过很多皇帝。
学生丙:故宫好漂亮,好大!我想去故宫玩。
老师:你是一个很棒的老师。同学们想去故宫看看,现在请你到电脑面前把故宫的资料放给大家看吧。
小老师:(上台点击故宫的链接,放映有关故宫的解说和图片)
“当好小老师”是“自主——发现”教学的一个突破口,它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起到“培优扶差,带动其他”的作用,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小老师在课外阅读中收集各种图片、资料,放进课桌上的“智慧篮”,上讲台时就地取材,这也成为“发现——自主”教学的内容之一。
“我们一起学习吧”
“发现——自主”教学模式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分组活动。可以以同桌为一组,前后四人为一组,自己找合适的朋友为一组等。小班座位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方形、圆形、马蹄形等形式,便于进行分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疑者,更始互相学习的好伙伴,他们不断转换角色,相互启发,在无拘无束的分组活动中流露情感,发展语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体会合作带来的喜悦和怎样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如我在教“反义词”这一课时选择的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读准生字词的音后自己用多种方法去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经过15分钟左右的学习后我就开始让一些学习小组上讲台汇报自己组内的学习情况。
老师:哪一组同学来说一说“黑对白”这组反义词?
小组一:(齐读)
组员甲:黑对白的意思就是,比如我的衣服是黑色的,蒋涛的衣服是白色的。我们俩的颜色相反。(当时他们俩的衣服正好是黑白色。)
组员乙:书上的字是黑色的,但是纸是白色的。
组员丙:我的头发是黑色,我的脸是白色,眼珠子是黑色,外面(眼白)是白色的。
组员丁:黑板是黑色的,墙壁是白色的。
同学甲问:我有个问题。为什么黑色和白色是反义词,红色和绿色是不是反义词呢?
同学乙附和:对呀。黄色和蓝色呢?
小组一:(笑,在台上临时商量,答不出,把眼光投向老师做出求救的手势)
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这么多颜色中为什么黑白是反义词,而别的颜色不是反义词呢?老师这里有个答案,但是不敢肯定对不对。在颜色王国里,其实主要是由红、绿、黄这三种原色配成的。比如红色加黄色可变成橙色,绿色加黄色可以变成蓝色。红、绿、黄这三种颜色的意思不是相反和相对的。黑色的产生是许多颜色都配在一起,白色是什么颜色都没有。从这个意思上来讲,它们的意思是相反的。老师这样说,不知道同学们明白没有?
组员甲:哦!我知道了。就是说黑色里面什么颜色都有,而白色呢,是什么颜色也没有。它们的意思相反。
老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其他的同学如果还不是很清楚的话,你们放学回家去找资料,做实验,找个可靠的答案好吗?下堂课我们再来交流。
老师:还有哪一组愿意把自己组学习的情况告诉大家?
小组二:
组员一:我们来说“容易对困难”这一组反义词。(每人读一遍。“难”的轻声读得还比较好)容易的意思就是比如我写“一”觉得很容易,写“慢”就觉得困难了。
组员二:做数学题的时候老师说“1+1=?”,这个题目很容易。要是老师出的是“99+78=?”那就困难多了。
组员三:我发现一个大秘密。容易,困难,还有复杂和简单每个字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老师:什么?每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组员三:就是说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比如“容”和“易”的意思是一样的。“困”和“难”的意思是一样的。
老师:哦!这真是个伟大的发现!“容易”这个词语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其他的也是。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你学得真仔细。老师都没有注意到。你比老师还厉害哦。对了,(指了第四个组员)你还有别的关于这组反义词的理解和发现吗?
组员四:容易的意思是我爬岳麓山觉得容易,但是爷爷爬就很困难了。爬一下要休息一下。我总是要等他,有的时候我还扶他呢。
老师: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知道要等爷爷,而且还能搀扶爷爷,你爷爷好幸福,有你这么个关心他的孙子。
显然,在“发现——自主”的分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要放在生活实际中去学”的宗旨。丰富多彩的小班分组活动不仅符合“发现——自主”教学的要求,而且充分发挥了群体学习的智慧,做到了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情境让学生进入,问题让学生提出,答案让学生找到。综上所述,“发现——自主”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识字学词学句”这种课型,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它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它能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无拘无束”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敏锐发现,自主学习,积极进取,创新求异。我想这中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教学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