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四)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四)
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作者:任长松
发布时间:2004-1-9
建议10 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翻看一下新教材,仅从外部形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新意。人们批评旧教材板着面孔讲道理,新教材在语言上不仅强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追求文字的优美形象、生动活泼,而且特别关注了图文的编排。许多教材首次采用了彩版印刷,从而真正做到了图文清美,引人入胜。历史、地理、生物等教材强调以图代文,教师要注意根据需要讲解因此所省略掉的文字或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中图片或图表的丰富意义。
如化学新教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单元图是一只小猫站在一个透明板上,板下有燃烧的熊熊火焰,小猫却“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这幅图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非常想知道小猫有什么“神功”,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实际上,小猫站着的透明板是一块有较好绝热性能的有机材料)。教材第2页图1-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过9个小方块图,从几个方面展示了化学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读和探究。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一页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下文字简单说明了教材编者选这幅图作为章前图的用意:这幅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体现了化学与艺术的联系,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还可以促使学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亲密接触,从而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积累支撑素材,可以说发挥了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新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注意挖掘和利用。
建议11 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各科新教材大都提供了有关的网站,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学习渠道和领域。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索月球奥秘”中提供了三个有关的网站。地理在讲到“天气与气候”时写到“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可以从互联网上随时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图3.8)。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进入‘中国气象在线(China Weather Online)’(www.nmc.gov.cn)网站,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气象知识。”
历史更是在新教材附录“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中提供了7个历史学习网站。
音乐(五线谱)一年级上册更是在最后一个单元设置了我的“音乐网页”。
另外,人教社投入巨资建设人教网(www.pep.com.cn),作为各科教材的延伸。不仅大量提供由于课本篇幅所限而无法纳入的阅读材料和拓展学习,而且及时推出由于课程教材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所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
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
建议12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第一,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生动浅显,应主要让学生自学,少数内容也可根据需要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涉及,不必每处必讲。
另外,也不是教科书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本,并非都是读者能够完全理解的,也常常出现几处甚至多处读不懂的地方,因此才对人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教材中有的阅读材料有意安排了这样的内容并不加解释,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80页在电冰箱的技术参数中出现了“耗电量”“气候类型”等,前者是还没有学到的知识,后者则不属于物理学的范畴。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接受这样的现实:现实生活中,不知道的,甚至永远不可能弄懂的东西太多了;二是引导学生学会从许多不懂的材料中找到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并加以利用;三是引导学生对部分自己不懂并又很感兴趣的内容自已想办法(如查找资料或工具书,向专家或其他成人询问)来弄懂它。(参见彭前程:《创新•实践•探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简介》,《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年第36期)
第二,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订的国家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一线教师最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状况,因此,一线教师最有权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在这一最低标准之外,本班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实际上,各科新教材在根据课程标准这一最低要求编制时,也已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该书是作为教学重点处理的,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规定这个知识点。对于像这样的标准中不做要求的知识,人教版物理不给出科学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及程序的正确。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是能够得出大致正确的结论的,至于结论是否完整,表达是否严谨,在其他场合能否运用,这些并不是这次探究活动所强调的。(彭前程:同上)
当然,教师在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时,一定要经过认真充分的论证,不能随意性太强。那些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且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可以考虑补充给本班学生的。但正如前文所述,不要把删掉的对于本班大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再拾回来。更不能以考试指挥棒作为指针,利用新课程的机动空间,一味给学生增加习题的量和难度,搞题海战术。
上述人教版物理新教材增加课程标准之外的补充内容的做法、思路和着眼点值得借鉴。因此,这里尤其建议教师利用新课程留出的发挥空间,选择某些内容作为深入透彻学习或研究的主题,带领全班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等探究性活动。如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或某个兴趣点,或带领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针对必修课程中某些具体内容(如某部文学作品)、某个专题(如文艺复兴)或某个课题(如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了),进行深入透彻的充分学习和钻研,从而更加强调关照学生个性和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如人教版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有关于科技发展史方面的内容,但较为概括,教师可以以此为专题进行更加系统详细的讲述。
再如历史,在向学生呈现一个框架性的历史线索的基础上,每学期提供几个范例或专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取其中一个,然后分组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透彻学习和深入探究,给学生一个现场报道式的体验,如身临其境。
地理(或社会)中的世界地理学习内容,在向学生呈现世界地理的粗线条的框架性介绍后,根据具体情况(如本校所在地的特点和需要,学生的兴趣,当前的国际热点或我国的外交形势等),选取几个地区或国家作为范例,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和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范例或课题,对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作详细深入的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和研究,如新马泰旅游、日本研究、澳洲风光、美国文化、北极探险,等等。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习得一个全面整体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精选出来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那些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实际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具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综合性的问题)通过范例的学习或专题的研究得到加强、深化,使学习内容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起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在范例学习、专题研究中,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承担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服务者,而不是讲授者的角色。
建议13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是班级里中上游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中下游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由此,有的老师人提出这样一种担心:比方说我的班级中原来是30%的学生吃不了,10%的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60%)刚刚好;现在吃不了的学生大为减少,比如说只有不到5%,其余大多数学生(超过95%)都能获得成功,但这时班中吃不饱的学生就可能达到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学生感觉太容易,吃不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减轻负担,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但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容易简单或无原则地删减。因为,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学习必须具有适度的难度和挑战性,以防止“全面的肤浅性”或普遍的“学术平庸化”。从各科课程标准来看,虽然有些学科是否删减或降低得太多仍存在争议,但多数学科的标准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当的,从内容上看,有减也有增,有新也有旧,更新力度适当,并没有走极端。
其次,由于新课程强调让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如,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语文特长生要求他们背诵更多的唐诗。
布置作业时,提供一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的思考题、探究题或小型研究项目。
再如班级中某科比如说前5名或前10名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某科课程,获得测查通过后,可自由确定一学期中部分课时的安排(在自由课时中,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探究教室,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有些学校开展了分层教学实验,如把英语分为五级,按级分班上课,无论学生是哪一年级的,根据分层考试成绩分级上课。比如,你虽然是四年级学生,如果你有英语特长却可能在上五级班,或者英语成绩不好仍在三级班上课。
另外,各科新教材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写必学内容外,还编写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的内容,以利于困材施教。化学新教材就编入了拓展性课题,如最轻的气体、物质的分类等,供部分学生选学,以发展个性特长。
建议14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能够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由于评价对教育教学在现实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即所谓“指挥棒”),因此要想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不以纸笔测验中的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纸笔测验进行改革,尤其是高考要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2001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中,语文试题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目首次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命题并作答的设计。这一试题设计思路与目前新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鉴赏的能力这一改革精神非常符合。在这份试卷中,出题者设计了一道题目,要求是“阅读下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题并作答。”所附文本是一篇有6个自然段的短文“人间长虹--赵州桥”。学生阅读短文后,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一文本的独特理解,自主选择和设计自己认为最值得探讨的4个问题进行提问并回答。阅卷人在评分时,根据学生提问的水平及回答的质量赋分。这样的试题设计,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理解,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和余地,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师生平时教学中对课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和研读。
无论是试题设计的改革、评分标准的改革、评价指标的改革,还是评价模式的整体改革,最终都要依赖评价者素质的提高与观念的转变。如新的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体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就某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如果其观点、视角或思路与评价者不一致,会出现什么情况。如北京去年某语文统考中的作文是以“我真为她着急……”为题写一篇短文。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我真为某同学着急,她如何迷上打游戏而影响了学习;或者我真为妈妈着急,她下岗了,我们怎么鼓励她,她仍旧很消沉;等等。总之,写的这个“她”都是某个人。有一位同学,一上来就写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等等,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真是喜报频传,令人激动。然后又写一件件喜事渐渐冷却之后,作者却发现北京的沙尘暴一次比一次厉害,北京交通的拥堵一天比一天严重,今年冬季的一场大雪使多少上班族半夜才回到家中。另外,市民乱穿马路的情形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北京的许多街道还是很脏。尽管报纸和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讨论,但似乎仍没有引起每一个市民,包括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个小市民的关注。作者心中很是焦急,这样下去,北京如何办出奥运历史上最好的一次奥运会,首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北京又如何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呢?作者最后说,“唉,我真为她着急!”这位作者把作文题目中的“她”投射到祖国首都北京身上,思路独特,立意也很高,加之文笔清晰流畅,按照新的理念,本可以得一个高分。可是,阅卷人只给了这位同学很低的分数,还有旁批写着“跑题”。我们甚至担心这位阅卷人是否看完了这位同学的全文,是否看到文末点题的那句点睛之笔。
现在许多老师告诫学生:考试写作文时还是要根据一定的套路规规矩矩地写,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句子通顺是最重要的。你想玩独特,写个性,出风格,倒是挺酷的,可是这是在冒险,也许能得个最高分,但弄不好同样一篇文章也会变成最低分。还是保险些好。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与主观题(尤其是强调学生个性时)对评卷人的个性依赖太强很有关系。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与评价之间的固有矛盾给改革带来的难题。现在看来,问题的解决还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转录自“人教网”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建议四】相关文章: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08-13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五)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二)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三)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一)08-17
走向新课程08-17
走向生活走向开放08-17
教师新课程的演讲在实践中理解新课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