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17 17:11:00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形成爱学、能学、会学的现代学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可见,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当重视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度,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通过设置障碍来励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教师可围绕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知,让生明确参与学习的方向;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大丰富学生参与学习的资源;教师可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多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空间;教师可进行分层教学,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合作的气氛中学习文化知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引导     主动参与      策略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形成爱学、能学、会学的现代学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当重视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一:障碍励志 激发参与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靠学习责任感和学习兴趣两个要素得以保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他们都是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而励志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趋于稳定和自觉。要想激励学生努力奋发向上的志向,离不开障碍的磨炼。因此,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的提出一个又一个使把劲能跨越的小障碍,从而激发学生排除万难,勇攀知识高峰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知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先通过一个用铁丝弯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用“切断并展开圆周”的方法,可测得这个圆的周长。这时,教师又拿出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圆,用“切断展开法”能测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的回答是不能。那么怎样测量这个圆的周长呢?肯定有好办法!通过动手尝试,学生得出了“绕线法”和“滚动法”两个好办法。这时,教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谁能测量这个圆的周长?”一个学生拿了一根足够长的绳子,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 动手一量才发现, 用刚才的几种方法测量这个圆的周长都很困难。于是,教师说:“这说明用以上几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去探讨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这样通过启发、引导就把教学过程引向深入,最后学生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以上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立成一个又一个的小障碍,学生为了跨越这些小障碍就会主动去认知、探究。同时,通过试一试、算一算、说一说,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可见,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小障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意志,大大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角。 
策略二:目标引探  明确参与的方向 
 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任务和学习的目标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稳定下来,就会围绕目标展开思考。教学时,教师应及时出示教学目标,及时指明学生即将要参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感悟到,学会这些知识就能顺利解决自己渴望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目标、需要的驱动下自觉地投入到新知的探求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及生活实际,有意识的创设近景或远景目标,并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知。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这样设计:“同学们,传达室的老郭师傅要我们班的同学给他帮个忙。”此刻,同学们都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老师,“他准备做一个长方体的铝皮开水桶,底面长为80厘米,宽为60厘米,高为100厘米,要我们班的同学帮着计算一下需要多少铝皮?”这时,同学们活跃开了,有人干脆说:“我们不会算呀,恐怕爱莫能助了!”教师抓住锲机说:“等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就会算了,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看谁不用老师讲就能学会。”于是,学生自学的特别认真,特别带劲,边看书边动笔演算,不一会儿,就有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独立算出了答案。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以巧妙的方法出示教学目的,为学生主动地探求新知识指明了方向。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新目标:“同学们想一想,假如老郭师傅做的铝皮桶不需要盖子,那么只需要多少铝皮呢?请大家再帮助算一算。”这时,学生的情绪再一次高涨。不一会,大多数学生都算出来了。通过进一步演算,学生领悟到:一个没有盖子或没有底的长方体,其表面积应该等于五个面的面积和,即S无盖(或无底)=(ab+ah+bh)×2-ab或者S无盖(或无底)=(ah+bh)×2+ab.教学中,学生学得兴趣浓、热情高、理解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 
 这堂课,从一开始就给学生点明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凭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进取,并不断地接近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站在“导”的位置,而学生始终站在“演”的位置。这样的双边活动,可谓教师教得轻松、自在,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师生共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策略三:小组合作  丰富参与的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把握时机,选择有合作需要的内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而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突出了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特点,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的能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目(如下左图):“看图回答,S1和S2的面积谁大?各是多少?”让学生分组讨论,不一会儿,有一组学生的代表站起来说:“S1和S2的面积一样大,都是5平方厘米,因为他们的底一样长。”这时,教师对这组同学的答案没有正面表态,老师只是随机在黑板上画了下面两幅图(如下右两图),并且说:“按这位同学讲的道理,能证明下面画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吗?”又继续让小组讨论。过了几秒钟,许多同学都说那位同学的答案不完整;还听见有的小组在讨论:“S1和S2的面积肯定一样。”我反问那组同学:“你们凭什么说S1与S2面积相等?”这组同学派代表上台指着图说:“因为他们的底和高相等,所以他们的面积相等。”大家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在相互协作、交流中,加深了对知识地理解。 



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给予思考性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 
策略四:注重操作  创设参与的空间 
 小学生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计算、运算时常常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在进行应用题解答时,也需要图解,使问题形象化,借助于形象进行思考;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更要利用形象使问题具体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精心组织动手实践操作,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空间,有效引导学生的手、脑、口、眼等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各种感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教师这样展示公式的推导过程:先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信封中的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任意摆一个长方体(形状尽量不同),然后反馈、交流实验结果。即汇报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以及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最后发现规律,并归纳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再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让每个学生用纸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看谁能用手中的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纷纷动手拼合,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经过几分钟的操作、实践、筛选,最后统一得出一个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顺理成章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情绪高涨,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同时也使学生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始终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这样的操作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简单的学习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另外,外部的操作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对促进知识内化、启迪思维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操作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动手中思维,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策略五:分层施教  体现参与的层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个体间的差距,而是在正确认识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差异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上等生主动参与,学有困难的学生被动地旁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无论是提供的学习材料,还是采用地学习形式都应面向全体,鼓励不同层次地学生大胆参与学习过程,努力形成参与学习的广泛性,从而让每个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让每一个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大地发展。 
 首先,教师提供的信息要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比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书上例题要让学生独立尝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难的不在于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而在于把具体的工作总量看作抽象的单位“1”,把工作效率用抽象的分数表示,因为学困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离不开具体形象来支撑。因此,教师将例题改为“修一条900米长的水渠,由甲工程队独修,需要9天,由乙工程队独修,需要6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这样学有困难的部分学生能借助具体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900÷(900÷9+900÷6),而好的学生列出算式:1÷(-- + --),后通过思维过程的展示,进行算式比较,使学生把握工程问题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同等的参与机会,并获得相应的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 
 其次,分层次组织学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来。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上、中、下三层,对这些学生进行分层施教,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各取所需。 
(二)目标分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制订出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课时目标、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 
(三)训练分层 
根据学生分层情况,练习设计也相应地分成:A组、B组、C组,学困生做的题为C组,基本巩固题为B组,发展深化题为A组。学困生完成C组题后再做B组题;中等生完成B组题,有选择地做A组题;优等生完成B组题和A组题。教师巡视检查,面批,并偏爱于学困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增设思考题,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这样分类施教,是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教师不大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具体指导。因此,课堂上为了避免“几个学生唱主角,大部分学生当配角”的不良现象,扩大学生参与面,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意见,教师完全可以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特点,给予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及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能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创设情境,鼓励质疑,并尽量给学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及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相信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合作的气氛中学习文化知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