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贯彻《新课标》 积极探索 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们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开始转轨到素质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成为我们教师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是我们教学的指南。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根据这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然而,惧怕、失去信心是学生发展最可怕的拦路虎,我们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用宽慰的笑,鼓励的话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着力营造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放手让学生操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推导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了怎样由已知探究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提醒自己,教学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尤其对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的错误要耐心诱导,时时处处都要鼓励学生去思考。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自始至终以思维品质的培养为着眼点。
没有思维活动就没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没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思维又是智力、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作为智力、能力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个体思维水平以及智力、能力的差异,人的行为是由思维支配的,正确的思想,必然引导正确的行为;优秀的思维品质,必然导致创造性劳动成果。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从思维开始的,通过思维作用选取各种材料和信息,进行分析、运算等探究活动,将知识内化,内化的知识最后是以思维结果储存在大脑。
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意无意地将知识直接抛给学生,
[1] [2] [3] 下一页
学生既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迁移。知识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知识正确、科学,更重要的是知识是思维的材料,是思维训练的良好范例,知识又是会遗忘的,在知识遗忘之后能够留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东西只能是思维品质即思维素质,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对学生获取新知识起作用,而在知识遗忘之后又能够帮助有序地回忆或提取知识,进而解决所面临的新问学生题。
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着眼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要在重视动手实践探索、交流的前提下,更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发展过程所展示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运用尝试教学,培养学生品质,使之沉淀或固化为对应层次的素质。让学生在尝试的基础上去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运用八十年代江苏省常州市邱学华教授研究创设的尝试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学习钻研,结合新的教育思想和《新课标》,联系学生实际,使用了7个环节的尝试教学结构。
1、出示尝试题。这要求题目紧扣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等。要求教师用语言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尝试准备。
2、进行尝试练习。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题目条件和问题,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动手实践,去想办法探索,或猜、或算或推理,或在教师的启发下去尝试着解决问题。
3、自学探讨。在经过一番动脑动手后,去自学,学习课本中所讲的道理和方法,并与自己尝试的结果对比融合,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得以正确、合理、周全。
4、讨论交流。采用同桌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或全班集体讨论等形式,对解答方法、解题思路、疑难之处等展开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展示着各自独特的解法和思路,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既使学生初步学到了新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5、初次小结质疑。经过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这一环节要注意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产生创新的解法。
6、反馈练习。这是形成技能的需要,只有经过各种形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多次反馈,多次较正,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才能形成技能,达到教学目标。
7、再次小结质疑。这可以使学生真正学会新内容,并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科学,更适于自己,使创新的解法成熟,完善。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首先是学前准备——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并说明理由——复习旧知识,衔接、迁移新知识。
其次,进入探究新知识阶段。
1. 出示了一个与例4、例5类似的数据表。
2. 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可以自己努力,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师巡视指导)。学生们有的运用上节课学习判断成正比例的量的方法去探究,有的用自己的经验去推算、分析等。
3. 尝试完成后,学生自学课本,再次尝试,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果。
4. 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探究的成果。
5. 各组汇报展示讨论结果,形成初步共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6. 自己探讨例6——反馈练习。使学到的方法逐渐成为自己的技能,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7. 展示探讨例6的成果,并质疑。学生的方法、理由真不少。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最后,是巩固和小结阶段。
这节课中,探究新知识阶段就是运用了这一尝试教学结构,并侧重于学生的尝试、自学、探讨。
由于小学数学是由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初步知识等几类知识组成,它们各有各的知识结构,因此在使用这一教学结构时必须各有侧重。
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只有在“为什么”情境中思维才能开始启动,在“怎么办”情境中思维才能开始深入。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获得新的数学方法和知识。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材料、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鼓励学生抓重点,找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探究讨论中寻求答案,”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但在疑处大胆提问,而且要在看似无疑处生疑。
上一页 [1] [2] [3]
【贯彻《新课标》 积极探索 实施素质教育】相关文章:
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08-07
贯彻新课标,促进课堂教学08-17
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08-12
新课标实施体会08-13
认清形势积极探索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08-05
实施素质教育心得02-18
认真贯彻《指导纲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08-05
贯彻实施宪法 推动宪政建设08-05
贯彻落实党代会实施方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