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英语论文>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8-17 17:47:58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郑薇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如何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外语基础,特别是 口语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小学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小学外语工作者,我主动承担起我校一、二年级 外语教学改革实验的任务。通过两轮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研究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认为,在这一特定时期里,环境和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一年的效果超过其它时期八至十年的效果。而 6至9岁是儿童最佳的学习期。在这一关键年龄段,儿童的口语能力最容易形成。这些心理学理论为我们在一 、二年级进行外语教学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充分说明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大量的外语口语训练不仅是必要 的,而且是可能的。
二、实验目标的确定
本实验从一年级开始,时间定为两年。按原教学计划规定为160个学时(每周两学时),让学生熟练掌 握口语两百句,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掌握常用的句型,能用英语唱儿歌,能朗诵英语诗歌 和童谣,会唱十五首以上的英语歌曲。
三、根据实验目标,自编外语教材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年龄越小,记忆具体的知识、事件、人物、对象、事实比记忆定义、法则、概念、 描写要快、要牢,同时,他们喜欢新鲜事物,语言模仿能力强,错误易于改正,喜欢唱唱跳跳。于是,我在原 福建师大外语系主任谢德贞教授的指导下,自己编写适合于他们年龄特征的实验教材。如儿童会话两百句、英 语歌曲、英语简单的日常用语、对话、句型、儿歌、童谣、诗歌等。
四、实验作法
1.坚持情景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我要学”的学习风气 。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能听的让 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能尝的让他们尝。总之,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发挥多种感觉器官 的作用。这样,他们不仅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我还尽量 组织学生到实地观察,进行实地教学。如教“问候语”和“常见的动物”、“水果”等名称时就组织他们参观 动物园和公园。这种在活动中进行情景教学的效果很显著。例如,在动物园,孩子们最爱看的是熊猫、老虎、 狮子、猴子等。我向他们介绍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它生长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不但好看、逗 人喜爱,还是传播友谊的使者,并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很喜欢熊猫吧?老师现在就教你们用英语讲‘熊猫’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学着,我只须将“panda”范读两三遍,孩子们就记住了。在动物园里,边参观边学习, 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熊猫、老虎、狮子、猴子、孔雀、梅花鹿、大象等英语单词。每个学期我都结合教学和学 生们一起郊游,尽量参加学生班级组织的校外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学习英语。
2.通过学唱英语歌曲学习英语会话。
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日常问候语时,总是先教学生唱英语歌“Hello”;教数词1—10及形容词,颜色词, “一星期有几天?”等有关内容的歌曲,如“Ten Little Indians”(十个印地安孩子),“Colours”(颜色 歌)、“The Days Of The Week”(星期歌)。我采用唱读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唱歌活动中轻松愉快地 学会有关的英语知识。
3.坚持课内外结合,即“课内打基础,课外增才干”的教学组织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口语会话能力,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巩固课堂 教学效果。实验班每周开展一次课外兴趣活动,活动内容有学唱英语歌、排练小型英语剧、英语诗朗诵等。此 外,我还组织英语歌咏组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来带动全班性的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歌咏组经常被邀参加欢迎 外宾的文艺演出,深受欢迎和好评。
4.利用英语儿歌训练发音的准确性。
学生的英语发音常受汉语语音的影响,同时又受地方方言的干扰,很难把部分音标读准确。福州地区的学 生对[θ]、[∫]、[t∫]、[n]、[l]的发音尤感困难,对辅音连缀也常把握不好。此外,他们常 常在词尾的辅音后加元音。针对这些问题,我从教学一开始就注意把住语音关,用汉语拼音加以对比,同时采 用谢德贞教授为纠正中小学生语音而编写的诗歌朗诵材料“EVERYONE ISSMILING”,“I WILL TRY MY BEST” ,“MORNING”和“OUR CLASSROOM”,让学生反复朗诵,以达到正音的目的。
5.开展多层次的口语比赛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帮助学 生做好专门巩固知识的工作。为此,我在实验班里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口语比赛,采用老师 分配和自由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内容有英语会话、朗诵、唱歌等,由教师和班级英语课小组长当评委。这种 比赛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们除了课堂上主动练习外,还常利用课余时间找比赛搭挡进行练习 。通过这些比赛,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我要学”的学习风气逐渐形成,听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原定的实验内容能熟练掌握,能听说英语200句,学会15—20首英语歌曲。通过 考试及格率达到96%,其中成绩优良的学生占2/3,中等成绩者占30%,只有4%的学生无法正确掌握 语音,成绩较差。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好外语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 的接受水平,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一切从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实际出发。要突破系统讲授教材的教学模式,调整好教学过程中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改传统的读、写、听、说的外语教学结构为听说在先、读写在后的结构关 系。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相关文章: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08-17

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全过程管理初探08-19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09-04

小学语文图片教学初探论文08-15

小学数学学习障碍初探08-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08-19

小学英语CAI课件制作初探10-08

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08-17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08-20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08-19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
郑薇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如何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外语基础,特别是 口语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小学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小学外语工作者,我主动承担起我校一、二年级 外语教学改革实验的任务。通过两轮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研究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认为,在这一特定时期里,环境和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一年的效果超过其它时期八至十年的效果。而 6至9岁是儿童最佳的学习期。在这一关键年龄段,儿童的口语能力最容易形成。这些心理学理论为我们在一 、二年级进行外语教学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充分说明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大量的外语口语训练不仅是必要 的,而且是可能的。
二、实验目标的确定
本实验从一年级开始,时间定为两年。按原教学计划规定为160个学时(每周两学时),让学生熟练掌 握口语两百句,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掌握常用的句型,能用英语唱儿歌,能朗诵英语诗歌 和童谣,会唱十五首以上的英语歌曲。
三、根据实验目标,自编外语教材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年龄越小,记忆具体的知识、事件、人物、对象、事实比记忆定义、法则、概念、 描写要快、要牢,同时,他们喜欢新鲜事物,语言模仿能力强,错误易于改正,喜欢唱唱跳跳。于是,我在原 福建师大外语系主任谢德贞教授的指导下,自己编写适合于他们年龄特征的实验教材。如儿童会话两百句、英 语歌曲、英语简单的日常用语、对话、句型、儿歌、童谣、诗歌等。
四、实验作法
1.坚持情景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我要学”的学习风气 。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能听的让 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能尝的让他们尝。总之,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发挥多种感觉器官 的作用。这样,他们不仅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我还尽量 组织学生到实地观察,进行实地教学。如教“问候语”和“常见的动物”、“水果”等名称时就组织他们参观 动物园和公园。这种在活动中进行情景教学的效果很显著。例如,在动物园,孩子们最爱看的是熊猫、老虎、 狮子、猴子等。我向他们介绍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它生长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不但好看、逗 人喜爱,还是传播友谊的使者,并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很喜欢熊猫吧?老师现在就教你们用英语讲‘熊猫’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学着,我只须将“panda”范读两三遍,孩子们就记住了。在动物园里,边参观边学习, 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熊猫、老虎、狮子、猴子、孔雀、梅花鹿、大象等英语单词。每个学期我都结合教学和学 生们一起郊游,尽量参加学生班级组织的校外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学习英语。
2.通过学唱英语歌曲学习英语会话。
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日常问候语时,总是先教学生唱英语歌“Hello”;教数词1—10及形容词,颜色词, “一星期有几天?”等有关内容的歌曲,如“Ten Little Indians”(十个印地安孩子),“Colours”(颜色 歌)、“The Days Of The Week”(星期歌)。我采用唱读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唱歌活动中轻松愉快地 学会有关的英语知识。
3.坚持课内外结合,即“课内打基础,课外增才干”的教学组织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口语会话能力,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巩固课堂 教学效果。实验班每周开展一次课外兴趣活动,活动内容有学唱英语歌、排练小型英语剧、英语诗朗诵等。此 外,我还组织英语歌咏组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来带动全班性的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歌咏组经常被邀参加欢迎 外宾的文艺演出,深受欢迎和好评。
4.利用英语儿歌训练发音的准确性。
学生的英语发音常受汉语语音的影响,同时又受地方方言的干扰,很难把部分音标读准确。福州地区的学 生对[θ]、[∫]、[t∫]、[n]、[l]的发音尤感困难,对辅音连缀也常把握不好。此外,他们常 常在词尾的辅音后加元音。针对这些问题,我从教学一开始就注意把住语音关,用汉语拼音加以对比,同时采 用谢德贞教授为纠正中小学生语音而编写的诗歌朗诵材料“EVERYONE ISSMILING”,“I WILL TRY MY BEST” ,“MORNING”和“OUR CLASSROOM”,让学生反复朗诵,以达到正音的目的。
5.开展多层次的口语比赛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帮助学 生做好专门巩固知识的工作。为此,我在实验班里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口语比赛,采用老师 分配和自由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内容有英语会话、朗诵、唱歌等,由教师和班级英语课小组长当评委。这种 比赛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们除了课堂上主动练习外,还常利用课余时间找比赛搭挡进行练习 。通过这些比赛,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我要学”的学习风气逐渐形成,听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原定的实验内容能熟练掌握,能听说英语200句,学会15—20首英语歌曲。通过 考试及格率达到96%,其中成绩优良的学生占2/3,中等成绩者占30%,只有4%的学生无法正确掌握 语音,成绩较差。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好外语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 的接受水平,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一切从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实际出发。要突破系统讲授教材的教学模式,调整好教学过程中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改传统的读、写、听、说的外语教学结构为听说在先、读写在后的结构关 系。

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