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摭谈
毛主席说过,不要割断历史,要让子孙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宗。小学社会课对学生从小打好人文素质基础和在对过去的了解中,更好地认识今天,认识未来,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如何在社会学科中深化历史的感召力?我觉得:一、 学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互渗透
大纲要求:"社会课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因而,社会课应该发挥它特殊的德育功能,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辐射思想教育的微波。
当代的小学生处在美好的和平年代,过着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在他们这一代心中已渐渐淡漠。作为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爱党的思想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向学生进行爱党、爱国和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深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为部队及时过河争夺战机而奋不顾身跳进刺骨寒流的那座钢铁桥梁,讲述为了挽救战友的生命让出了御寒棉衣而宁愿自己被冰雪掩盖的那座晶莹的丰碑,讲述全身湿透而依然保存完好一触即发的那"七根火柴"……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中国共产党真伟大,我们要像爱妈妈一样爱她!
二、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沟通
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我有意识地把世界史与中国史穿插起来教学。这样。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容易形成一种宏观的整体认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历史。如讲授第四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学习世界史"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革命者以极大的鼓舞,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并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及时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又如讲授小学社会第四册第一阶段课文时,我先组织学生学习世界史《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再学习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这样一来,学生了解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不断向东方扩张,偷偷将鸦片运到我国来,因而,必然产生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事实。这样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教学,以形成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知识点,因而,比较生动、深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历史和现实相互联系
教材中的历史事实往往是点状分布的,而有些点的继续发展,还与当今社会联系了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拓展,及时引进时代的活水,使学生对历史事实由点到面形成具有整体感的深刻认识。在讲解课本上《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时,我适时补充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情况,使学生深深地懂得: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回归是一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殷切期望,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饱经风霜、历尽屈辱的中国人才有扬眉吐气、翻身做主人的一天。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从苦难中崛起的祖国。
博古通今是新时代赋予当代学生的神圣使命。西汉王朝之所以出现太平盛世,都由于当时的统治者都具有开放的思想意识,张骞出使西域等都被传为美谈。与此对比鲜明的是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导致中国在世界竞争中逐渐落伍,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国土的沦陷。历史是一面镜子,多少成败功过都是我们今天行事处世的经验教训。对照历史,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意义和伟大成就,同时,也是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教育中,更应该以史为鉴,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教育他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
四、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社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组织他们参观、访问、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常识的理解,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如讲解"改革开放二十年"时,我请学生课前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二十年来的家庭变化,如收入来源、年收入、交通工具、家电使用情况、住房情况等。通过调查访问,学生们了解了一些在自己短短的生命历程中未曾体验到的沧桑巨变:如二十年前低矮简陋、阴暗潮湿的老平房,二十年后豪华舒适的别墅、公寓;二十年前晴日黄土扑面雨天泥泞不堪的乡间小道,二十年后宽阔平坦的水泥柏油公路;二十年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夜操劳却难以裹腹,二十年后大家紧张有序地工作,轻松愉快地休闲娱乐……今昔对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我国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百业振兴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天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把祖国建设成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摭谈】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摭谈08-18
快速作文摭谈08-17
摭谈变异修辞08-1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摭谈08-23
新教材口语交际教学摭谈08-17
新教材作文教学摭谈08-17
小学低年级学生复述训练摭谈08-17
对联基础知识摭谈(网友来稿)08-17
摭谈提高语文素养与创新思维08-20
语文课堂“三度”摭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