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程、新理念、新问题、新挑战
新课程、新理念、新问题、新挑战――对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的思考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王玉宝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扎实地展开,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务实之举。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作为全国最早的实验区学校,在初中阶段开设了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经过一年多教学的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现结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教材,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一、新课程体现了新特点,新体系适应了新理念。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产物。更是适应世界各国把培养通用性人才作为新世纪首要教育目标这一客观形势发展需要的产物。《历史与社会》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幅度较大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力图突破原有的学科视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最终去创造自己的历史,是要使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为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舞台奠定各方面基础。这些目的和特点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八年级历史教材打破了过去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划分单元,单元内部又分类叙述的历史知识体系。采取先总括、后按历史内容划分专题单元的形式,重新构建了历史的知识体系。全书分成了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全书的核心和主线,它叙述了古代历史的演进,暗含着生产力的发展、朝代的更替、疆域的演变三条小线索。第二至第六单元则以专题形式对第一单元的历史主线进行了血肉的丰富。其中第二单元“古代政治状况”是按照对国家政治影响的大小顺序进行的叙述。第三单元“古代社会阶层”,则是以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大小为标准,按照农民、工匠、商人、士人的顺序进行的叙述,而没有以社会地位的高低为标准排序,体现了马克主义的历史观。第四单元“古代对外交往”选取了在中外交往史上的大事和著名事例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第五第六单元叙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明成果,包括科技成就和思想艺术。整本教材在每课的编写中,除沿用了旧有的引言、正文大字内容、小字内容、插图等结构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如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知识窗”、启发学生思考的“大家谈”、开阔思维的“读与思”、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和提升能力的“活动区”、 开阔学生视野的“文件夹”等等。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这种知识体系和大小结构的变化,由于删减了一些难懂的内容,融合了一些新的时代信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材“繁、难、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需要掌握的死知识点大大减少。如新教材删除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叙述,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再比如在第一课中新教材补充了《中国的玉文化》,在第三课补充了地理方面的知识《气候变迁与人口迁徙》“等等,这一切变化客观上都有利于新的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首先知识目标内容的减少,给课堂教学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鼓励探究式学习理念的实施。其次由于新教材融入了新的时代信息,提供了一些人文地理知识、历史事件方面的诗词资料,这就加强了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开发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再者由于知识难度的降低,加上一些问题是以学生的社会经验为逻辑起点,这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回答一些问题,参与到讨论中去,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利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学生的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新教材力图精益求精,他带给《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二、新教材出现了新问题,教材的编写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正在使用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存在着许多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教材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新教材作为一门综合课程,虽然力图有大的突破,但是总体上看来知识整合的力度不大,主要是对于历史知识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新的时代信息所占比例极少,它应属于学科水平层次的综合课程。
第二:新教材在编排方面,存在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如:第19课:“举世闻名的古代过程”中,叙述到张家口城市的商业发展时,铺沿应为四五里许,而教材写为四五百里许。第21课:“三家并立”中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西汉后期”,而不是“东汉后期”。另外教材在一些重要时间上,前后也存在矛盾,如:在第3课:“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时间线索中,叙述西汉王朝的统治时期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但是课后大事年表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教材的这种错误不应出现。
第三:新教材一些地方存在知识繁杂重复的现象。比如第9课:“中国古代农民”叙述农民四处流亡的原因时,提到了自然灾害,但是后面又叙述自然灾害,显得重复和混乱,应该放在一起叙述更好。
第四:新教材的编写虽然避免了“繁、难、偏、旧”的问题,但是由于教材时间跨度大,包含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知识面面俱到,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过于简单的现象,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习的深度也不够。另外教材的插图也过于平淡,不利于引发学生兴趣。
新教材的编排不全如人意,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充实自己,适应教材,不断探索,迎接新的挑战
新的《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新的探索。
一、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分科课程注重了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逻辑结构,注重了教学的认知功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综合课程强调了知识的普遍联系性和综合性;强调了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教学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概括地讲,分科课程组织的逻辑起点是知识,而综合课程组织的逻辑起点是经验,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知识和经验都是个体发展必需的条件,二者共存在实践情境之中,构成课程组织的资料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借鉴两种不同教材的优点,最好能够以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的版本为主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以另一类教材开设选修课作为教学的补充。
二、要真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发挥新教材的综合功能,需要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来满足学生的求知。(1)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注意学生作为一个全人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文化多样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和责任心的发展,把标准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结合起来。(2)教师应该注重日常的教学,运用新理念努力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价值教育与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打破原有的教学顺序,精心的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主动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把教学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3)教师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应该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查阅各种资料,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程序制作各种教学课件,以扩大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新的教材虽然仅仅融合了少量的时代信息和人文地理知识,但是这已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于专业知识教师应该做到“居高而临下”“深入而浅出”,对于非专业知识也要能够达到较深的了解,教师应该关注学科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国家的新闻大事,尤其是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中的得心应手,才能够真正走出历史,走进社会。
新的综合教材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存在不足和缺陷,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编写人员和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必将日益完善。
发表评论
【新课程、新理念、新问题、新挑战】相关文章: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新挑战08-17
新课程需要新理念08-17
探索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08-17
实施新课程 注入新理念08-17
走进新课程,挑战新课程论文06-02
新理念 新内容 新教法08-17
新课程“新”在何处?08-17
永远别害怕新的挑战作文05-05
新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08-25
谈新课程标准的“新”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