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生阅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吧,这时候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学习总结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学习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阅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本课题是市级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语文阅读学习》子课题。近一年来,在市教科院、区教科所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们着眼乡镇中学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确立了东泉学校为实验学校,以不断促进课题研究走上科学规范的道路。课题组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课题中所承担的任务,在教学中自我把握、批判反思。教研组内定期研讨、及时总结,注重资料的形成。在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中,努力做到“读书、实践、写作”三个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反思性教学、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五条途径相结合,构建“课题组——教研组——教师”的科研网络,初步形成“人人重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009年9月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及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课题组以甘校长为主要领导,吉艳平为主研人,参研人员有杨国平、张仕福、肖朝心、黄利林、王莉、刘强、王天分。课题组制定了规范的便于操作的课题实施方案,依照方案要求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把课题研究纳入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议事日程,做到“月月讲课题,周周议课题”。
2009年12月16日课题组在鱼洞四小正式启动。我校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参研人员(共九人)。我校初中部现阶段共有11个班级,人数共有642人,共有109人订阅学语文杂志作为课外阅读的主要材料。
2009年12月——2010年1月课题组进行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调查,对课题实施一个多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进一步改进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
2009年12月下旬课题组组织教师收集有关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资料,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学习先进经验,并把收集的有关资料编辑成册。
2009年12月下旬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先后由刘强老师举行《孤独之旅》公开课、肖朝心老师举行《杨修之死》研讨课、黄利林老师举行《天上的街市》实践课。
2009年12月课题组要求全体教师,特别是实验班教师对本学期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利用寒假每人撰写1篇教学案例。课题组撰写阶段性小结。
二、阅读学习教学操作策略
1、顺应“阅读期待”,自主提出问题,形成学习准备。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由于经历上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心理差异,所体现出来的阅读需求也是不同的。阅读期待的心理指向决定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决定着学生阅读的是否深入。初中生阅读首先就要顺应这种“阅读期待”,放手让学生在课文所呈现的背景中“走”一个来回,以自己独有的“阅读期待”作出判断与选择。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或有疑难的问题,从问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捕捉到学生最想了解什么,最需要了解什么。然后通过问题的归类整理,使问题更加规范、系统,从而使阅读的方向明、动力足,突出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求知、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过程。
2、尊重“兴趣爱好”,引导自主选择,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我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由于选的是自己喜欢的,并适合自己智力水平和感悟能力的,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课时,在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明确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的五幅春天的画面后,允许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反复研读,并设计一些问题来考考其他同学。由于学生选取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兴趣盎然,学习充分。至于其他段落,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和互相拷问,相互取长补短。交流时,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提到哪个画面就讨论哪个画面,教师也点拨到哪个画面。最后,教师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一幅图,学当“小小解说员”,为事先制作好的五幅画面当媒体课件配音。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自由空间,一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自主阅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选择。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长期的母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独立学习时,就应当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如我在教学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可以让学生潜心品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并设计一种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表达方式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种富有个性地交流,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了,阅读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3、拓展“问题空间”,引导自读自悟,迸发个性体验。
实施个性化阅读很重要的一点是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中解放出来,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将学生引向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开放的空间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自由思维的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因此,在实施该课题的时候,我们就注重了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拓展“问题的空间”,不能在低效、狭隘的问题空间里让学生因为去追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制了个性的张扬。同时,个性化阅读要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即“诵读感悟”,以感知为基础,以独立思考,富有个性的创造性阅读为特性,以感性、具象、知觉思维、顿悟思维为主,促使学生利用对语言的直感能力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晤见作者,获取丰富的文本意义、生活经验、人生情感、人格精神以及一定的意象建构。初读阶段,设置一个“自读自悟”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通过学课文有什么了解。不管是浅层次的还是深层次的,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学生都可以说。这样,大大扩大了学生的回答面。精读阶段,老师把繁琐分析的时间节省下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阅读时间,让学生去感去悟。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常常可以问: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看法?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写上你的阅读批注,谈谈你的阅读体会等。在这种极具个性的问题中,学生阅读文本的自由度比较大,感悟的空间比较广,可以促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利用,体现出个性特征的自主求知过程,同时也坚定了学生主动探究事物的信心和思维的独立性。
4、展示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成功的魅力。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阅读教学中,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成功的喜悦,让这种愉悦再去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考、解答,甚至是创造,再展示他们的成功。如此循环,学生对待阅读会更主动,兴趣更浓厚。展示学生成功魅力的方法很多,如开展《诵经典》朗诵比赛、《音乐之声》《皇帝的新装》课本剧表演、《读名著》读书汇报会、《看不见的爱》故事会、《尊严》读书笔记展评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落实生活语文的写日记、写对话、写摘记等,更好地巩固延伸课内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春》一文后,让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创编一份手抄小报。教师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中进行展示。
三、研究成效
通过对本课题半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阅读学习方略的研究,首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阅读课上放手让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少了以往的那种教师繁琐的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的机会,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真正确立了学生阅读的主人地位。
2、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力的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往课间、自习课,学生或聊天,或做一些自己加量的习题。现在,学生一旦完成作业,能主动拿出各种杂志或名作来读,甚至有些学生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读完自己的,再主动去借着读或换书读。
四、反思与努力方向
1、初中生由于学习时间比较近,学习压力比较重,阅读的语文活动还不够丰富多彩,今后争取多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把学生自主阅读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与促进学生个性化作文水平的提高联系更紧密些,阅读与作文相结合,充分为作文服务。
3、引入个性化的评价。在阅读教学中寻求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实施标准多元而不唯一、要求中肯而不过高、方法多样而不单一、处置灵活而不呆板、注重阅读过程而不仅仅重视阅读效果、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一部分的评价。
4、重视学生的情感融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初中生阅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阶段性个人总结01-21
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08-22
初中生文学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08-22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12-07
课题研究阶段性个人总结7篇01-21
小学个人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0-08
研究学习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08-08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