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施分层教学 有效进行辅优补差
实施分层教学 有效进行辅优补差
生活是很现实的,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很现实的,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在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或是学习基础差,或是学习能力差,或是学习习惯差,我们往往课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身上,而收效却很微小。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不能靠课外的时间去恶补,而首先应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授课,使得在每一次课堂学习中,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而优等生能在此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使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得正视和研究的课题。所以,今天我和大家主要探讨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好“辅优补差”工作,也可以说是如何进行有效分层教学。
一、正视学生的差异,掌握学生的特点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多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摒弃那种以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而应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充分了解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同的特点,承认、善于发现并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所能达到的要求,因材施教,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训练,使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达到各自应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具体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差异:
1.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
每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知识基础也各不相同,不可能是在同一个层次上,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知识水平上也必定存在差异。
2.能力水平差异
能力水平,对于学生来说,概括起来就是学生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过程和方法,正是要引导从传统的“教会”、“学会”到“会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性的目标,而现实的学生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即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3、智力的差异:
由遗传物质所致,每个人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时间、速度不完全同步,呈现的水平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智力相对突出,有的智力比较低下。
4、学生家庭环境、阅历方面的差异
城区的孩子,农村的孩子;父母有文化的孩子与父母没有文化的孩子;宽松和睦的家庭与冷漠,不稳定的,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的环境,孩子成长的轨迹都有一定的差异,环境对他们有直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小孩的成长很关键,由于客观环境及生存条件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比如冷漠、自私与宽容大度,乐观向上与孤僻等等,自信、自大与自卑、绝望。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观察到,父母做生意的,孩子可能会比较多的接触一些生意人,可能会比较有经济头脑,父母做官的孩子可能也是在这样一个圈子中长大,相对来说会比较有优越感等等,这都能看出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阅历水平发展也是各不相同的,导致学生在性格、为人处事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5、学生的兴趣差异
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在兴趣爱好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爱唱唱跳跳,有的喜好书法绘画,有的喜欢旅游,有的爱辩论,有的爱看书善表达,有的喜爱服饰打扮等等,不同的兴趣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发展上的不均衡性。
由于以上种种的差异,造成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品质也是不同的,学习的发展也无疑是有差异的。
二、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合理编制,为其发展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
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的摸底调查,按照学生的测试分数、智能、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建档。可大致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是指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一般占15%~20%;B层为能力发展生,主要是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但学习勤奋的学生,一般占50%~60%;C层为基础层,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其次,根据学生的性格、座次等因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做好学习的组织工作。我们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以块状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课堂分组学习还要注意合理搭配,如思维强的和思维一般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和拙于口头表达的,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弱的进行搭配,可使他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分层教学中的学生的层次、组别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成绩等的变化呈动态变化的。其结构形式,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位”为前提,引入竞争机制,在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必须指出,对学生分层不是给学生贴标签,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干预和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分层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任务的难易、学习节奏的快慢、学习目标的高低、学习方法的优劣等。
(二)研究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分层备课,设立分层教学目标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可分解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高层次的学生要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拓宽;中等层次的学生要紧扣基本要求学习;对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速度和难度上的要求则可略有降低;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加帮助,应采取低起点,循序渐进的方法,把训练目标分解成几个有梯度的连贯的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一步或几步达到教学要求。在制订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也不能太低,降低教学要求,放慢教学进度,以致完不成教学任务。换言之,就是制订教学目标要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
(三)根据分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实施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具体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极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让每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优质教育,使教学效益最大可能的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最优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 有效进行辅优补差】相关文章:
进行有效教学反思01-07
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08-17
日本是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的?08-13
日本是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的?08-17
实施分层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08-17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08-15
在职校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08-13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08-07
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