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谈谈作文中的“色”“声”“味”

谈谈作文中的“色”“声”“味”

时间:2022-08-24 05:40:1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谈作文中的“色”“声”“味”

一盘好菜,做到了“色”“香”“味”俱佳,定能提高食客们的食欲,让人吃后口留余香;一篇优秀文章,如能“色”“声”“味”皆全,就能撩拨读者的阅读兴趣,令人读后玩味不尽。

谈谈作文中的“色”“声”“味”

一、作文中的“色”。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处处蕴藏着美。倘若一篇作文中没有一处色彩的描写,那么其表达效果也会黯然失色;如果加上准确恰当的“色”描写,定会顿时生辉。如《可爱的草塘》一文描写草塘美景一处:“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鲜亮,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欢笑着,翻滚着,一层推着一层涌向远方。”作者既向读者展示了草塘景色的层次美、静态美、动态美,还向读者展示了草塘的色彩美。“翠绿翠绿、鲜绿、翠绿、墨绿”,作者依次写出了草塘“色”的变幻,如同在向读者勾勒一幅草塘美景图,有力地凸现出作者对草塘的无比喜爱之情。如若没有“色”的准确描写,其表达效果定会大打折扣。再如《喇叭花》一文:“喇叭花开得一天比一天多。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幅美丽的花布。”作者由“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联想到美丽的花布,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爱喇叭花之情。

二、作文中的“声”。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在家里,母亲弹奏的“锅碗瓢盆曲”;在学校,朗朗的读书声,雄壮的国歌声,悠扬的琴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车子的鸣笛声,菜场上的讨价还价声……“声音”无处不在。如果作者缺乏了“声”的描写,感觉就逊色多了,如同在看一部“无声”影片,令人兴味索然。反之,巧妙运用好摹声词,语言表达效果将会迥然不同,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文章会更加丰满、生动。如: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小河边去做笛子。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飞着。三个摹声词,让周围环境一下子变得真实可感。读者们似乎也被这美妙的大自然交响乐所陶醉、所倾倒!这就是“声”的魅力!

三、作文中的“味”。大自然中的“色”“声”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味”同样可感。米煮熟后溢出来的“香”味,新报刊飘出来的“油墨馨香”味,吃西瓜后,口里留下的“甜”味……作文中,适当穿插一些“味”的描写,定会使读者“味”口大开,兴趣盎然,手不释卷。如一学生的作品《烤地瓜》:“爸爸把烤地瓜掰成两半,分给我和姐姐。我摸了摸,热乎乎的,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香味扑进了我的鼻孔里。那冒着热气的黄澄澄的瓤,就像西瓜的黄沙瓤似的。我一边吃着,一边品尝着滋味,真是又香、又甜、又绵。”小作者对地瓜浓墨重彩的描写,简直令读者垂涎欲滴,真想亲口品尝一下这地瓜的奇味呢!作文中适当准确地进行“味”的描写,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先写了荷花的味(清香),接着联想到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恰如其分,为文章营造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作者单位:安徽庐江县城关小学)

【谈谈作文中的“色”“声”“味”】相关文章:

定格的声与味作文04-22

谈谈中考作文09-04

谈谈对偶修辞08-26

年味是团圆的味作文04-23

微笑的作作文02-18

蛙声的作文02-11

语文中考作文03-19

谈谈学案教学的实施08-25

谈谈习作素材的积累08-24

蛙声_600字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