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构建区域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在上海近现代的历史上,虹口一直是一张文化名片,我们有鲁迅先生故居,有茅盾、郭沫若、叶圣陶、丁玲、柔石等文学巨匠生活过的多伦路,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有中共四大会址……;虹口也是教育大区,教育老区,我们有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由中国人出资创办的班级授课制学校之一——澄衷中学,有20世纪30年代就享有“民主堡垒”美誉的继光中学,教育名人章太炎、蔡元培、褚辅成、于右任、何世桢、匡互生、陈望道、刘海粟诸先生,皆是我国近现代教育之先驱,虹口留有他们光辉的足迹。所有这一切,为我们今天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区域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虹口,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总面积23.5平方公里。虹口区现有各类学校151所,在校学生73256名。此外,我区中小学还接受数千名外区、外省市借读生就读。
近些年来,虹口区教育督导室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指导下,在区政府、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通过基层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不懈努力,以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引领,积极构建区域现代学校制度:200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一校一规划”;2004年,区教育督导室对全区所有中小学实施“一校一评价”;2006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一校一章程”;2008年,区教育局、督导室倡导所有学校在2009年底之前,基本实现“一校一制度(符合学校发展的一套制度体系)”;在虹口区教育系统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我们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让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都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一校一特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近几年来,区教育局在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同时,十分注意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要求,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区域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一、学校章程建设确定育人目标
《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003年7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学校章程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是学校管理的总纲,是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制定学校章程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依法治校,实现教育工作法制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有了章程便可根据章程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的管理规章,完善学校的管理系统,组织实施管理活动,制定学校章程是学校自主发展的需要。学校有了章程便可对包括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这样重大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就可以避免工作中出现的随意性,这将有利于学校的依法自主发展。
从2005年9月起,我们要求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都要制订《学校章程》,截止到2006年5月,我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全都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章程,并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成为学校办学的基本依据。当然,我区所有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章程。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各校的章程对德育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在学校章程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里,各校都有明确的阐述。
例如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提出的办学宗旨是: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和谐的知识结构和多元的能力结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重,道德情操高尚、身心健康,立志为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服务、基础宽厚、个性鲜明、会合作、能实践、善于创新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德高、体健、学勤、行笃”的21世纪新型人才。
上海市北虹初级中学的办学宗旨是:提供优质、高效的初中义务教育,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目标是:学校以“构建数字校园,创建现代学校”为载体,培养“品质良好、身心健康、能力出众、富有特长”的“北虹小君子”。
虹口区曲阳四小的办学目标是:学校以心理辅导理念为指导,构建民主与集中的管理制度,发展融洽的师生关系,实施个性化的小班教育,建设和谐学校。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学习自觉、关系融洽、言行举止受人欢迎的小学生。办学特色是:以全面、深入、持久、实效地开展心理辅导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结合学校的科技活动、德育活动和艺术活动,努力促进学生真善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虹口区凉城四小的办学目标是:坚持“学生至上,信誉唯上”的办学宗旨,强调教师服务意识,夯实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逐步体现个性化和创生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心、责任心,文明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学校章程是经过全校教职员工反复讨论,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予以通过,同时又经过教育局行政部门的审核批准,因此它在学校的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学校章程一旦确定了“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就要努力付诸实施,这就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实施的依据。
二、学校发展规划落实育人目标
为了落实学校章程确定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虹口区的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一般都要以学校章程为依据,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加以落实。
所谓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现有的基础及所处的环境,确定学校“规划年”(指规划执行的起止年月)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把握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挖掘自身潜在资源,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①
虹口区中小学搞教育规划的制定、实施、评审,基本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虹口区教育局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共同承担了一个上海市教育科研“九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中小学自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区有30所中小学参加,这些学校都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按照规划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这个课题后来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于2000年结集,形成《走向优质学校——中小学自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2000年3月,虹口区教育局发文,要求区内所有中小学都要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自己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以后,一般都要着力选择最有利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若干重点发展项目。这些项目有德育工作、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和社区、家庭联系等。
无论什么样的学校规划,德育工作一般都是学校十分重要的发展项目。学校围绕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拟订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和“主要措施”来加以落实。通常的主要措施包括:⑴认真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⑵充分发挥党员教职工的模范作用;⑶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班主任队伍;⑷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⑸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⑹培养学生干部,提高自主管理水平;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
有的学校还专门制定一些相关措施加以落实。例如虹口区广灵路小学,就有“广灵路小学德育工作三年实施步骤。”如下表: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2007年2月~2008年1月 2008年2月~2009年1月 2009年2月~2010年1月 一.德育管理
1.构建内容均衡的德育目标体系。
2.完成《百家姓》、《精彩虹口》、《中国节日》校本课程的编写。
3. 开展“道德银行”活动,不断改进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4. 挖掘教材中和生活中的素材编制各年级道德两难故事。 一.德育管理
1.举办第二届班主任节,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
2. 在已编制的道德两难故事的基础上,建立校本“学生道德发展测评”。
3.全面、深入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 ,丰富课程资源。 一.德育管理
1. 完善现有学校“雏鹰争章”体系,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
2.校本课程研究成果交流展示。 二.道德教育
自主活动:
1. 完善“小当家管理委员会”制度。开展“小鬼当家”系列活动——我当文化小使者
2. “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活动——感恩行动、承诺行动。
主渠道建设:
开展《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践行作业的实效性和社会性的实践研究》。
行规教育:
将新版《小学生守则》内容与各年级德育目标、内容相结合,细化每月、每周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初步构建行为规范课程体系。 二.道德教育
自主活动:
1. “小鬼当家”系列活动——我当奥运小使者。
2. “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活动——节约行动、微笑行动
主渠道建设:
组织《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践行作业的实效性和社会性的实践研究》案例交流
行规教育:
1.根据行规分年级训练指标体系,对行规训练分层推进,分段达标,着手编写教材。
2.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矫正,个案研究、结对帮助等形式对行为偏差学生帮教。 二.道德教育
自主活动:
1. “小鬼当家”系列活动——“世博,我为你添彩”
2. “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合作行动
主渠道建设:
整理教案,总结经验,形成论文集。
行规教育:
完成各年级行规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形成我校特色行规课程。
三.文化建设
1.调整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继续开展个性化集体和创个性化集体创建活动。
2. 开展班级自治文化、班级评价文化和班级主题文化研讨交流。
3.开展网络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
三.文化建设
1.加强班级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
2.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富有特色的年级文化活动。
3.网络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推广,各班利用网络开设班级博客。
三.文化建设
1.“个性化班集体”创建工作交流。
2.年级特色活动交流。
3.网络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
四.家校联动
1. 在家长中发放征询问卷,召开学校、家委会、社区代表联席会议,发动各方为学校新三年规划献计献策。
2. 在家庭教育中倡导亲子阅读,重点阅读本校的《双语作文集》,下发“阅读记录卡”,学期末评选“亲子共读奖”。
四.家校联动
1 .聘请家长或社区优秀居民辅导员,开展亲子联谊活动。
2. 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方法,创建学习家庭、和谐家庭。 四.家校联动
1. 充分挖掘家庭与社区的德育资源,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工作网络。
常言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学校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对德育工作进行了这样认真的思考和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学校的德育工作今后会取得成效。
三、督导评价全面检验育人目标
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要求,根据虹口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虹口区教育督导室从2004年起,开始对区域内的所有中小学进行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评审,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两轮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评审。
为了搞好虹口区中小学三年发展规划评审,虹口区教育督导室制定了《虹口区中小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评审工作方案》。明确了评审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评审原则”;“评审领导小组及评审专家小组的组成”;“评审方法和步骤”;“评审指标;”“评审日程及时间安排”等。同时注意八个结合:(1)基础性评估指标与发展性评估指标相结合;(2)专家学习与校长告知相结合;(3)学校自评与专家他评相结合;(4)常规督导与问卷调查相结合;(5)专家评审与家长、社区参与相结合:(6)专家评审与行政领导参与相结合;(7)专家评审与各科室干部参与相结合;(8)评审报告与专题汇报相结合。
评审专家组成员有虹口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兼职督学、特约教育督导员,有虹口区资深校长及市教育学会和市教科院普教所专家、教授等共同组成。与此同时,督导室还邀请教育局相关业务科室、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科研室、德研室、师干训处、教育局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街道办事处分管教育的领导、居委会干部等参与评审。这就保证了包括德育工作在内的各项指标都能予以有效落实。
规划评审结束之后,专家评审组将要对相关学校进行全面评价,其中当然包括德育工作评价。例如,专家组对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的德育工作是这样评价的:“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以‘绿色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引领,把‘绿色生命教育’与学校的‘立人’工程衔接起来,同后来上海市实施的‘两纲’教育融合起来,列入课表,融入学科,分层推进,分步实施,逐渐形成了‘绿色生命教育’研究型课程。学校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由于有专人授课,形式多样,受到学生欢迎。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组成的‘团学联’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团学联’领导的‘自管会’,组织完善,活动形式多样,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活动能力。学校探索的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专家组对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实施作出评价以后,还要对学校的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提出建议。专家组对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德育工作的建议是这样的:“学校要深化‘绿色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把它放在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位置加以系统思考和全面构建。要从德育范畴发展,建成以‘绿色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和旗帜。”
专家组在评审每一所学校时都要对学校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评价,同时对这所学校的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提出建议, 这就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科学制定、实施和评审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为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四、学校制度建设完善育人目标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08年第13-14期《人民教育》上撰文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实施与管理制度、满足学业质量不断提高的评价与指导制度、激励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增强的教研制度。”“在发展的重点上,要在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硬件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软件建设特别是教学、教师和管理制度的建设”。
一所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要有个性特质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校园文化,而是熔铸于学校发展、教育教学行为各个方面的,被全体师生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的文化融入制度,就形成了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虹口教育来说还有另外两层意义:
1、是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
我们虹口区教育局在2004年承担了上海市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以来,区教育督导室受教育局的委托,实施该课题。2005年下半年,督导室在全区推动学校章程建设,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一校一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围绕学校“基本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落实,促进学校依法办事,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促进学校走向现代化。
2、是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保证
我区从2004年起,开始对中小学进行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评审,到2008年6月,已经完成了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的终结性评审。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从2008年下半年起,开始进入第三轮发展规划的实施。两轮终结性评审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想顺利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必须重视学校制度建设,必须构建起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让这套较为完整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为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保驾护航,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局于2008年6月在全区倡导所有学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要建立适应学校自主发展的一套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应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以人为本、依法治校;(2)融入理念、体现特色;(3)科学可行、形成序列;(4)上下共识、有效执行。
我们认为,管理不是遏制师生的发展,而是由“管人”向“育人”转变,促进人的发展。我们想通过学校章程、三年发展规划、各项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初步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学校自主发展内部核心制度,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在规范化管理达到一定的效果以后,鼓励学校超越规范,形成自己学校的管理文化。
如今,我区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一套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对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团队干部、学生会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青保教师、卫生老师职责以及教师的师德礼仪规范等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
五、特色建设努力形成各种品牌
近年来,由于我区坚持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区域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无论在课堂上、实践中还是课外交流时,虹口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在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中小学生的心中,逐渐树立起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魂”,扎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根”。
(1)2006年6月,虹口区再次荣获全国“四五”(2001—2005年)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2)2007年4月,在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召开的上海市中小学“两纲”工作推进会上,虹口区教育局获上海市推进“两纲”工作先进区县教育局和上海市首届“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先进集体。
(3)2007年5月,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法宣办在虹口区教育局召开了主题为“加强学校章程建设,推进法宣教育工作”的上海市普教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研讨会。
(4)2008年,凝结着我区德育工作者心血的一本专著《新时期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研究》课题荣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研一等奖。
我区不少学校在在开发和利用本区德育资源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校情、学情开展德育活动,创设未成年人成长的健康环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例如北郊高级中学的“文化立校”、华师大一附中的“文明修身”、北虹高中的“责任教育”、复兴高中的“求真”教育、鲁迅高中的“立德树人”、虹口高中的“绿色生命教育”、瑞虹高中的“民办学生自信心教育”、延风中学的“小手牵大手”、四平中学的“航天人精神教育”、长青学校的“活动教育”、一中心小学的“我能行”、曲阳四小的“心理辅导”、广中路小学的“环保教育”等等。这些特色不仅在区内有影响,而且在市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也正在制定《上海市虹口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我们将继续“求”德育方法之“真”、“务”德育途径之“实”,确保各项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我们要努力把虹口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①上海市教育学会督导专业委员会编写组张岚主编《学校发展规划50问》,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陈小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人民教育》2008年第13-14期
【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构建区域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相关文章: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学现代学校建设 思校本发展定位05-08
试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立法构建及完善08-05
试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立法构建及完善08-05
全力构建市区扶贫济困长效机制08-16
建立和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方案08-12
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方案08-19
学校师德建设考核制度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