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于海峰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形势下,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材的建设。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路径两个方面对专业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教材 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于海峰(1964-),男,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分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吉林长春130033)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60-01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一些高职院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力创建示范校,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并没有跟上。从教材本身来说,有的专业教材质量仍然不高,表现为教学内容没有新意,形式也拘泥传统,脱离行业和企业实际;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可遵循的专业教材,或者说同类专业还没有可公认的教材。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职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势必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呼唤全新的教材,呼唤规范化、系统化、立体化和个性化的教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材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只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还未形成定式。虽然2006年国家提出了创建示范校,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各高职院校也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加强了专业建设,编写了教材,但由于时间短,教材质量并不高,在内容与形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还缺少配套的辅助资料。由于各高职院校都在自编教材,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中,统一性的、权威性的教材和可借鉴的教材还很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验收与评估,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专业教材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不相适应。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国企进行了转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乡镇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原来的行业被打破,企业的设备和产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给高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职也很快和社会及企业接了轨,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但时至今日,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上有了突破,但教材建设仍然滞后,教学内容没有融入行业和企业用人标准,脱离地区、企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教师在编写教材时缺乏与企业的沟通,或者说沟通得不彻底,没有追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和用人需求,使教材内容落后于企业的技术发展。
3.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缺乏衔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新技术。但目前高职院校编写的教材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使得培养的学生与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脱节,致使学生在职业资格鉴定时无所遵从。
4.配套的实践性教材不足。实践性教学一般占高等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1/3或1/2,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可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分量。现实中,实践教材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有的专业基础课没有适合高职的实训教材,学生除了听教师讲并做一些笔记外再没有别的参考书了,这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如目前“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这门课程,还没有一本与行业、企业及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紧密衔接的教材。现有的大部分实训教材的编写都是与理论部分合为一体的,几乎没有单独编写的实训教材,即使有些院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或实训教案等,虽各有特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不够完善,这样势必增加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实训。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瓶颈。
5.教材的内容陈旧且形式单一。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中介,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现有大多数教材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反映现代先进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新装备、新材料和新标准,即使有新版本的教材,也存在内容转抄并且编写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有些教材仍然延续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的模式,还是按章、节编写,不适合现在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的落后,势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6.教材的高职教育特色不明显。目前高职专业教材的状况为:一是借用本科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理论内容多且深,不是以“应用”为主旨,实践内容严重不足;二是沿用专科和中专教材,理论肤浅,实践不深,内容简单,不能适应当今这种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需要,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是自编讲义,存在转抄内容居多、编写质量不高、加工不细和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应是多样化的,应体现规范化、个性化、立体化、职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教材建设工作,使教材科学有序发展,才能体现高职特色。
1.编写规范化、权威性的教材。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教师自编或选用其他院校编写的教材。教师自编教材有的是为了评职称而编写,其他院校编写的教材有的是商业行为,出于这样的目的编写的教材质量难以保证,多数是拼凑的。一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因此,教育部或教育部委托高等职业教育相关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高职院校的教师按专业或专业大类编写,集中编写专业必开课程或核心课程的教材。整合人力资源,组织全国同类专业有造诣、有名望的教师集中编写。要站在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的前沿编写,切实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使专业必开课程或核心课程的教材规范化、质量高,形成权威性的教材,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编写个性化、立体化的教材。(fwsir.com)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院校不同,主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材的编写都应体现职业化和岗位化。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域和经济环境不同,在人才培养上还应有自己的特色,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上应有所侧重,体现个性化。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都是2-3年,。学生还有校外实习的任务,因此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学习任务也很重,单纯的一本教材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给学生以指导,编写出与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如任务书、指导书、典型案例、电子教案、课程录像等,形成立体化“教材”,使学生练习和学习有抓手。以上这些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岗位特点来编写,教材内容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要,内容要紧跟行业和专业发展的脉搏,与劳动部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形式要新颖,可读性、指导性要强,为学生搭建课上与课下一体化的学习平台。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热情上来了,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能很好地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如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专业教材体系,形成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教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J汪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3]李慧,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5(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功能定位与理论建设08-13
对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思考08-17
对教材与教学思路的思考08-05
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08-03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精选6篇)06-14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思考08-17
高等教育市场化思考08-17
高等教育市场化思考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