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使置身班集体中原本孤立的个体,在合作问题的“聚集”下,排除个体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笔者一年来对实验教材的运用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培育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许多合作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培育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在培育学习小组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分阶段培育学习小组的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巩固“4的组成”时(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9页),我让每两个人共用4根小棒,照书上小朋友的样子,一人拿小棒,一人猜,猜对后一起口述4的组成,然后换位进行。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指定的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此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我让学生轮流当组长,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已,开始“乱说”起来。究其因,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组间不同质。因此,笔者认为在组建3人)的多人小组时,“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较为科学。
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组内同质的现象。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既能避免上文所说的“乱说”,造成课堂上的纷乱,又显得公平、利于竞争。
(三)组员编号原则
凡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如何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步、成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呢?笔者认为组员编号的分组原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比如,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成绩差的编为4号。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教师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合作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在多人小组活动初期,教师还可以用编号来引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比如,让几号干什么,请几号帮助几号干什么等等。尤其后者,让每组的优秀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正确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因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深入钻研教材,精选合作学习内容
斯托利亚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提供给小组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以下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一)“实践活动”内容
在实验教材中,教材编者精心设计出了许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操作性强,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45页中的“摆一摆,想一想”,教材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摆圆片,其他几个学生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这样的内容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
(二)操作探究性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定性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来的结论,就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比如,一年级上册中的“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数的分解和组成”,下册中的“图形的拼组”“统计”等等都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应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动手实践来理解掌握新知。我在教学“7的分解”时,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先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每小组发一套小棒,一张记录表。我先提出合作任务:“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然后,要求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记录是否出错,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操作结果,学生很快通过操作在记录纸上得出了7的6种分法: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亲历亲为的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牢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算法多样,发散思维的内容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教材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编写特点,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算法多样的题目,进行算法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9”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学习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15-9的多种算法:
生1:9个再加几个是15个呢,我就把9记在心里,再往下数到15,看数了几个,那15-9就等于几。
生2:因为9+6=15,所以15-9=6。(取名为“想加算减法”)
生3:因为15-10=5,减多了1个就还1个,5+1=6,所以15-9=6。(取名为“破十法”)
生4:把15-9看作10-9=1,再加上少掉的5就是6了。(取名为“联想法”)
生5: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少4得6”“少3得7”的方法来计算。(取名为“差得法”)
此时,该教师巧妙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各小组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同一组题目,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准。让学生对这5种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第5种方法既简单又快速。
三、设计活动过程,环环实施教学
低年级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乱哄哄的一片,争抢学具、争吵发言;有时却相反,气氛冷淡、被动应付。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设计好活动的每一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如何让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呢?
(一)做好学具准备,充分自主探索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又能造就更多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合作的成效。
在教一年级上册“分类”第二课时,一位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学具,提出分类要求后,立刻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包括教材在内的四种分法(按颜色、图案、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分),而有些教师预想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分铅笔,在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出简单分法以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10余种不同的分法(除前面介绍的四种分法外),还出现了二次分类,如:先按颜色分三组,在同种颜色下又按图案或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再分类。显然,第二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充足学具,让学生先自主探索,为合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直观示范,明确合作要求
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33页“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初步获得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巩固此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先培养了一个模拟小组(5人),活动前由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由组长用布条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并分别给他们指定一个评委,组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人从桌上拿起一个圆柱向大家展示,并说:“请摸圆柱。”参赛的一名学生摸对,允许继续摸,直到把所有图形都摸完;另一名学生摸错,则取下布条,并和他的评委交换角色。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游戏的规则全部呈现完毕时,学生已热情高涨,这时,我才放手让各小组活动,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三)及时指导,提高交流技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甚至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小组内部发言都尽量小声,发言要一个一个地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帮你补充一下……”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预的均衡度。当然,对汇报者的发言人人都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
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红旗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通过一年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08-24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07-26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08-18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论文08-17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08-08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探索08-0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08-08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