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论文:社会课“问题教学”策略初探
教学论文:社会课“问题教学”策略初探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为例
口李静雅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浙江宁波315192)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因此,教师应重视问题教学,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触发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其中,在教学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趣式问题
兴趣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成为学生自觉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学业成绩一般也会理想。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过,教师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节课,但是如果教师能用激发好奇心来教学生学习,学生终生都会不断的学习。初中社会课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灵活多样,大多数内容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手,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增加了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行政区划”一目内容时,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简称往往记不住,笔者就采取菜谱法与车牌号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效果较好。笔者问:“我国各地的美食比较有名,同学们都知道我园有哪八大菜系吗?”学生一般只能说出一二个,如川菜、湘菜。于是,笔者就用多媒体展示八大菜系的名称,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分别说出这些菜系所代表的省区,这下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教室内也随之热闹起来,前后左右的学生讨论着、争议着,最后找出了正确答案,也记住了相关省份的简称。车牌号法就是把这些省份简称与各地的车牌号联系起来。笔者先提问“大家都喜欢小汽车吗?”学生回答:“喜欢!”有的学生当即叫出几个汽车的品牌,如奔驰、宝马。接着,笔者再问:“老师也喜欢小汽车,下面是老师去全国各地旅游时拍的一些小汽车的照片,现在请大家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照片分别是在哪些省区拍的,好吗?”(教学论文 www.fwsir.com)于是,学生的兴趣再次被调动起来,纷纷根据这些车牌号上的第一个汉字找相关的省份,不知不觉之中,他们轻轻松松地记住了原先显得很枯燥的车牌简称,而且也掌握了相关知识。
社会课激趣的方法比较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使备课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又能灵活处理有关课堂问题,做到预设与生成共舞,不难获得良好效果。
二、“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推进式问题
我们知道,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问题设计不应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而应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并让多数学生在经过短时间的认真思考后能回答问题,或者“跳一跳,够得着”,引导学生向潜在的、更高的水平发展。
例如,教学“复杂多样的地形”一目时,学生掌握了我国地形种类及特点,接下来是学习地势的特点。由于地势的概念相对有点抽象,且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只能记住,很难理解。怎么才能突破这一点呢?笔者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N320纬线;第二步,要求学生沿着这条纬线自西向东依次观察有哪些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步,要求学生把上述地形按海拔高度进行排序,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不清楚具体海拔高度时,可根据分层设色地图的海拔来提示)。通过上述几步的教学,学生就能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显示了潜在发展水平。然后,笔者趁势阐述了地势的概念:所谓地势,就是地形的走势。为了加深学生对地势特点的理解,笔者又出示了下列较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古人云:‘滔滔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诗歌中的‘黄河水和一江春水’是向东流呢?”让学生用我国河流的流向证实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从而把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最高发展水平”。
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诱思式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最强烈、最持久的思考,来源于不解之谜。诱思式设问,目的是把学生带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设计注重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向延伸。因此,诱思式设问要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醒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当然,设问也要注意控制难度,保护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的勇气和信心,充分享受钻研带来的思考乐趣。同时,设问也要注意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把握契机,找准角度。如在教学“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一课后,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次,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在地球仪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点: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请问,该点经度和纬度分别是多少?”这个问题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经线和纬线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义对这些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很值得学生去探究。因为对学生来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很容易,但由于上述“特殊点”涉及四个半球,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予以解答。又如,对“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堕落于S44.4°、W150°的地点,请问,为什么选择该点作为空间站碎片坠落点?”这一问题,学生回答时很容易在地球仪上找到该点的位置,但对为什么选择该点作为坠落点就不太清楚,有各种错误的回答,如有的学生说是因为距离近,有的学生说是科学计算出来的地点,等等。这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仅局限于表面,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化,既要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要有利于他们拓展思维。
四、“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导式问题
每一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设计的问题不要直奔主题,而应“迂回曲折”,让问题带有一定的神秘感,问得巧、问得妙,就能使教学充满挑战性和探究性,以此获得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学“季风气候”一目内容时,笔者这样设问:“俗语说‘墙头草,随风倒’,假若老师的讲桌就是一面墙,‘墙头’上立起的这本书就是草,请问,在冬天,你认为这棵.草’会朝哪个方向倒下去?在夏天,这棵‘草’义会朝哪个方向倒?”笔者设计这个问题,针对的是夏季风和东季风的方向,但风向和小草倒下的方向并不一致,所以问题就带有一定的曲折性和神秘感。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会直接提问“冬季吹什么风?夏季吹什么风?”学生自然会不假思索给出“西北风,东南风”的答案,问答成了一种机械的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笔者改动后,效果就大大不同。再如,同样是这节内容,笔者上课时提问:“有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请问,诗中所讲的‘春风’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不度玉门关?”虽然也是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的了解与掌握,但由于提问涉及语文,进行了跨学科的知识联系,形式带有一点曲折性,以致好多学生一时无法解答,但经过思考后又恍然大悟,达成了学习目的。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开放式问题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设计开放性问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秦岭淮河分南北”一目时,笔者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南北差异的表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中哪些是自然环境的差异?哪些是文化的差异?哪些是经济的差异?”教学“交流与互补”一目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东西部地区应在哪些方面加强交流?应该怎样进行互补?从哪些方面进行互补?我们宁波当地有没有与外地交流合作的事例?如果有,说说它们给本地区的发展带了哪些好处。”教学“黄河”一目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历史上黄河泛滥成灾的情形”的情境,然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黄河容易泛滥成灾?如果你是治理黄河的工程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等等。开放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们据理力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六、“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拈精取要式问题
问题拈得好,拈出一点,能带出一个面,所谓“拈一叶而知天下秋”。这里的“拈”,指设问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从而拈出重点,拈出关键,拈出矛盾,出奇制胜。例如,教学“世界大家庭”一目时,笔者设计的问题就精拈于一个“人”,以此“人”为中心,把本课的内容全部串起来,形成一棵知识大树。具体如下:“既然是世界大家庭,肯定有家庭成员,那么这个大家庭现在有多少成员?(拈出人口数量)这些家庭成员根据其外在相貌特征,可以分为哪几种?(拈出人种)目前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这么多,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呢?(拈出国家和地区)这些家庭成员生活水平有差异吗?(拈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么多的家庭成员应该如何相处呢?(拈出关爱世界大家庭)”上述过程就是从整个教学内容框架上来拈的。另外,我们的拈还可以就具体某一方面来进行。例如,就人种问题,和上面知识链接起来,设问如下:“既然大家都是家庭成员,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拈出人种平等)”再如,“黄河”一目,可以拈出一个关键点:泥沙。以这个关键点为契机层层设问:“泥沙主要来自哪一段?上游有泥沙吗?下游呢?为什么会有泥沙?中游的泥沙对下游有何影响?要治理黄河的泥沙,关键是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等等。
课堂的实质就是多种思想的碰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进行交流与对话。让我们通过精心、巧妙的提问,以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响波澜四起却和谐动人的教学之曲,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论文:社会课“问题教学”策略初探】相关文章:
网络环境下社会课教学初探08-17
英语听说的教学与学习策略初探08-17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初探08-0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初探08-01
初中政治教学策略的初探08-05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08-05
SEFC阅读课策略初探08-17
音乐教学问题及策略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