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课程成就学生以丰富成就精彩——学校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以课程成就学生以丰富成就精彩——学校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周晓琳
济南市明珠小学 山东济南250000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它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中,深度思考课程建设,树立“生本、多元、开放”的大课程观念,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已成为一所学校追求卓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行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学校多元课程的构建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相对于一元而言,多元课程体系应以多样性、可选择性为基础,体现着开放、兼容并包的课程精神。一套高品质的多元课程体系,应该是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套餐式课程。它既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的实施,也应该包括学校课程的自行开发与规划。既应该包括编制在课程表内的课内学习内容,也应该包括课程表之外的一切教育活动和过程。
下面,我介绍一下学校课程建设介绍情况
1围绕学校的办学的核心理念科学规划课程——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的基础
温总理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居于教育核心地位的课程,无疑肩负着培养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的重要使命。可以说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英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教授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坚持认为:每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课程。这是因为体现一所学校价值思想,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是区别于他校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成就优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在构建高品质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来整体规划、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使其成为有灵魂、有生命的课程。这张课程“蓝图”的设计,既要体现国家、地方的课程计划、方案和标准,又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文化追求,又要肩负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既要继承学校已有的优秀课程传统,又要体现课程发展的改革与创新;既要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又要激发教师的专业智慧和专业热情。可以说,设计和规划课程是校长课程领导力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构建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坚持以“明德尚美 和雅育才”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围绕“全面发展 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继承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的角度,提出了“以课程成就学生 以丰富成就精彩 以文化提升品质”的课程理念,确立了“一体两翼四轮”的课程规划框架:一体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两翼即启迪科学精神,培育艺术素养;四轮即素养课程、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及社团课程。四类课程,互相渗透,互为联系,围绕“培养德艺并举、体智和谐的时代少年”的育人目标各有侧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课程框架是学校实践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不仅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体现了学校特色办学的追求。
2以丰富成就精彩:拓宽课程内涵,整合课程资源是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它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育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让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实现课程目标可供利用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尽管目前对课程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不同的思想流派对课程的界定也各有差别。但是“课程即学校教育”的大课程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一切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与活动都应该属于课程资源的范畴。许多学校都在课程建设中不断拓宽课程内涵,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纵观各地名校课程,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
我们学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校情民意,尝试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统一纳入课程范畴,进行统一规划,资源调配,初步形成了以时间(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为纵向序列,以各年级为横向序列的“明珠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计关注到了学生年龄、身心特点及个性差异,目标与内容也呈现递进式的差异,体现了课程的多样化、特色化、均衡化。以“成长系列课程”为例,日课程由“习惯养成、阳光体育、音乐之声、书香有约”四个版块构成。其中“习惯养成”版块以“明珠和雅少年十个好习惯”为基本要求,将每天的晨扫、路队、课间、就餐等要求细化、规范,进行落实培养。“阳光体育”版块,每天一小时,将体育健身与传统艺术熏陶相结合,除广播操外我们还自编了京剧操、空竹操,开展传统游戏、绳毽、抖空竹、竹竿舞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音乐之声”版块,精选了古今中外120首优秀乐曲,利用每天的上学、课间、午餐等时间播放赏析,以铃声的形式将无意识的熏陶和有意识的欣赏相结合,旨在通过六年的熏陶和浸染,使每一位明珠学子都成为终生的音乐欣赏者。“书香有约”版块,每天35分钟的静心阅读,让孩子们与书为伴、与经典同行。而学年课程则以校园节日为主线,设计了校园六大节:三月阳光体育节——我参与我健康,展现健康活力之美;四月亲子阅读节——和谐家庭,春意盎然,共品书香之美;六月多彩艺术节---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尽展艺术之美;九月创意科技节——敢想敢做,放飞梦想,绽放创新之美;十月快乐自能节——我的校园我做主,彰显自信之美;十二月温馨英语节——感受异域文化,互赠美好祝福,传递友谊之美。这些节日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既是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秀出精彩的舞台。 “成长系列课程” 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各个时间段,点面结合,动静有别,修身健体、怡情润心,处处体现我们对课程的经营与用心。
3以文化提升品质:抓好课程实施与评估是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的保障
在课程领域中,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建构过程应包含着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维度。这是一项长期的、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需要校长的勇气,更需要教师的智慧;需要课程实践者始终如一地探索,更需要广大教师习惯如常地坚持。这份坚持与坚守最终将会与有效的管理、完备的机制、科学的评价凝练成为学校自觉、深刻而持久的课程文化。它与经年积淀的学校文化血脉相通,时刻体现在课程管理与实施中、教育行为的细节中,这种由师生共同创造并延续下来的课程文化将极大地提升课程的品质与品位,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校在课程建设中依托多年形成的“追求规范 创造卓越”的学校管理文化,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如设立课程管理中心负责课程开发与评估,聘请由课程专家及家委会成员组成的课程委员会负责课程论证,组建学校课程教师资源库(含外聘教师),编制灵活科学的课程安排表,配套满足课程实施的专用功能教室、电教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对话?共生”为特征的课程文化。其中,走班制管理和课程评估最能体现我们课程文化的特征。
3.1探索“走班制”下的课程管理系统
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提供了空间与可能性。我校开设的16门学校特色选修课程,实现每个年级同时开设2—3类学校课程,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申报,实行平行走班与跨年级交叉走班教学。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势必要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界限,形成新的学习集体,这无疑给课程管理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走班管理更是存在很大的难度。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学校课程管理中心建立了一套职能明确的走班课程管理流程:网上申报(低年级家长辅助)--课前培训--辅助护导—固定位置—考勤登记—巡课督查—星级评价—反馈完善。扁平管理、教师互助、家校联动,极大地保障了选修课的活动时间和效果。
3.2建立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估系统
课程的多样化决定了课程评价对学生课程学习水平的评价没有固定的程式,不同的课程类型会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了“关注兴趣,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理念,有的采用档案袋式的足迹评价;有的采用阶段性的汇报表演、论文答辩或作品展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我们将学生课程学习成果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了非遗文化展室、创意星空、书画走廊,收集学生优秀作业、作品。每学期末开展“明珠璀璨——亮出我的精彩”校园之星评选,将获奖同学的照片制作成“七色花”悬挂在功能楼中,以褒奖选修课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选修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与国家课程设计的科学与严谨相比,学校选修课程需要一个自我建构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建立了一套针对课程本身的多维综合评估系统以保障了课程质量的提升。主要由课程管理中心、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访谈、问卷调查、星级评价等方式,以此来获取来自外部层面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课程收获、教师情况、需改进之处等信息,经数据统计、分析反馈,帮助我们对每门选修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有时甚至是动“大手术”。对学生欢迎的课程分别授予“三(四)星级课程”。开放的课程评估系统,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激活了教师专业智慧,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潜能和动机,教学相长,二者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促进了课程品质的提升。
综上,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关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课程领导力,静下心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抓好课程实施与评估。让更多的学校凭借所构建的高品质有特色多元课程体系成长为区域内的优质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而因此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
【以课程成就学生以丰富成就精彩——学校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相关文章:
成就精彩作文(精选31篇)10-25
雕琢教学细节 成就精彩课堂08-05
自动化专业电气装备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08-05
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构建08-18
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构建08-18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论文08-15
你成就了我你成就了我作文01-24
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的几点思考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