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须关注文本理性——现行教材体系下理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语文教学须关注文本理性——现行教材体系下理性教学探索与实践上海位育中学 国庆波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考验人们的理性,越来越需要人们对各种状况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判断。明晰的概念、合理的判断、周全的推论日益成为现代人思维方式和行事能力素养的一部分。现行语文教材几乎都以人文主题为单元,情理成为单元选文的主线,成为单元教学的基调,流畅、精炼的语言文字,层层推进的内在结构,意在言外的联觉暗示等,无不培养、训练着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
所谓“理”,即人生的一般道理,是对待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规律,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终身受益的操守——丰富健康的情感和高雅的人文素养。如何获得语文教材中的理性内涵?笔者认为,大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理在行文表述中
1,因文悟道,把握行文之理。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技巧地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来领悟其中的人生之理、社会之意。现在的教材编写特点之一就是以人文涵养、生活情趣、自然现象等来编排体例。课文内容“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兼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的先进文化”。课文“既体现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我们在学习初高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时都不难体悟到这一点。例如,沪教版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人我之间”有三篇文章:《最后的常春藤叶》、《邂逅霍金》、《一碗阳春面》。这三篇文章给我们的思考是:①认识中华民族对人才的渴望、对知识的尊重;②反思当前舆论、公众对人才的态度与做法;③理解生命间相互激励的意义;④认识个体生命的尊严;⑤感受艺术人生的美丽。在如此众多思考之后,我们会要求学生以“美丽生命”和“生命是平等的”、“生命中的激励”等为题写读书笔记,以期在写作中心灵得到升华。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对读者都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蕴藉哲理之美的作品激发兴趣,鼓励思考,带领学生在品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悟理,从而开启智慧,领悟人生的真谛。
2,熏陶感染,提升精神品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我们特别要关注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更要关注它与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散文和诗歌为例,就同一篇文学作品,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现象,但归纳起来,成功的鉴赏往往表现出相当一致的两种心态:一种是“有我之感”,一种是“忘我之醉”。前者的“我”仍在,后者的“我”与“物”已然化为一体了,这在美学鉴赏理论上叫差异取向。为了使学生“大彻大悟”,有必要指导学生在鉴赏之时体验这样的过程:规范自我——拷问自我——更新自我。以沪版高一第一学期的第四单元诗歌及其欣赏为例,其顺序是这样的,第一步:①认识时代精神风貌对中华民族诗歌发展的影响;②学习诗人关注祖国和中华民族命运的情怀;③体验对祖国的爱在丰富个体生命价值上的意义,进而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第二步,以“时代与诗歌”为题写读书随笔,或仿写一首感怀或寄情于社会责任的诗。小组交流,课堂展示佳作。如,学习《兰亭集序》,要深刻品味出生命主题意韵,必须首先从魏晋乱世看晋人的生命意识人手。因为魏晋是中国政治史上极其黑暗的一个时代。当政治黑暗与文人情怀发生冲突的时候,文人只能借山水自然之美来抒发自己内心对生命的关怀之意。 (范文网 www.fwsir.com) 王羲之对当时“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有厌恶之意,借当时修禊活动,于兰亭雅集文人,众人或曲水流觞,或吟咏怀抱,自己为众人之诗作序,终成为千古流芳的《兰亭集序》。文中放情于山水,在与宇宙的相遇之间虚实相生,释放自身对生命的体悟,并发出慨然长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死生事大,应该为生命的流逝而悲而痛!不能忽视生命的长短,要珍惜生命,进而努力获取生命价值,于是在兰亭雅集中王羲之创作了即兴感怀的诗作:“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廖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簌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他以静美的胸怀和深刻的哲思,俯仰宇宙天地,以自由乐观的心灵领悟着世界,对触及的一切均赋以新的灵魂和新的生命意义。这就是晋代文人在特殊的背景下对生命的深情关照,主题何其深刻而耐人寻味,成为后人诵读不厌的精品。
3,潜移默化,把握隐性之“道”。以写入记事类文章为例。写入记事类散文看似语言表达浅显平实易懂,实际上情深难悟。比如散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又要教给学生什么?散文教学的双重任务是其特点之重心:语言、文学都要兼顾。所以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把“人文”渗入散文的语言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人性美和语言美的双重审美熏陶。重点要讲清楚一个问题:作品是如何通过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从背景入手,理解人物言行所突出的人物性格、人物精神、人物情感态度。以《老王》为例,文中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这一句对话,让我们体悟到作者对人性的关怀。教师可据此让学生思考:“几年之后,杨绛对自己当年对老王的态度、做法有怎样的心理变化?你对杨绛对人对事的态度有何评价?如何理解“隗怍’一词的含义?”这些问题不仅要从背景人手,还要从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等诸多现实去思考,从中不难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情感变化轨迹,领悟到杨绛的愧怍及深刻的自我反省精神,由此深挖下去,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知识分子具有自省意识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有助于学生提升人生的境界。
二、理在言外感悟中
1,隐性描述显真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在分析作品之道、作者之情时,有些文章语言表达很直接,或直接抒情,或直接议论。但有些文章,需要透过语言外壳细品其弦外之音。如《涉江》中的屈原形象分析。屈原的爱国思想与浪漫艺术彪炳史册,面对嫉妒和诽谤,他悲怆地吟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最后凄凉、悲壮地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但是人们一定要问:他为什么选择投江?为什么选择佩剑(《九章·涉江》“带长铁之陆离兮”)投江?我们可以引导同学借助史料一起研究。首先,从背景入手分析屈原投江的原因,当时的楚王昏庸贪婪,奸佞小人当道,妒贤嫉能,楚国政权岌岌可危,而屈原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杰出政治才能,他的联齐抗秦、举贤授能的主张,反而导致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流放结局。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选择,最终成就了一世英名,成为后世传颂的高洁之士,被公认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次,要理解“剑”的象征意义,剑在古代是一种避邪、公正、刚直、正义、追求志向的象征。贾岛的《剑客》一诗就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把剑当成了主持正义的象征,追求公正的精神寄托。在这里,人剑合一,已达到了一种理想与追求,精神与境界的高度统一。这就不难领会屈原选择佩剑投江,有其博大的精神内涵:这位江畔行吟,形容枯槁,佩剑投江的爱国志士向世人昭示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儒雅、高洁、正义、悲壮的人生风范,给后人立志成仁作了最好的示范。
2,形象比喻释哲理。隐喻表理,讽喻见理,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我们在文本里面要注意挖掘哲思之理,如沪教版高二第一册中的《诸子喻山水》一文,古代先哲以山水为喻来阐释人生哲理。清人张潮说:“文章是案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诸子关于山水的议论,展示了先哲们对山水的思考和感悟,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论语·子罕》以“为山”为喻,“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从反、正两个方面形象地说明事情的成败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人的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韩非子,大体》中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君王要有宏达的气魄,宽广的胸怀,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泽被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孟子·尽心上》一则,孟子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要登高望远,胸襟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喻指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诸子以山水的各种物象来比喻人生体验和感悟,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古人那种勤于观察、勇于探求的精神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迪。
三、理在及彼迁移中
1,推己及人,理能生志多联想。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通过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分利用文本的人文性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并明确理想、追求的实践意义。借助文本凸显的语言美和人性美,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例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沪教版初中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有家真好”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祖父和我》、《金黄的大斗笠》、《凡卡》、《散步》等文章,很自然地让学生联想到如下内容:①在普通家庭的故事中感受亲情,热爱并珍视家庭是多么的幸福和重要。②“我”在家庭的生命传承和责任担当中是多么的不可或缺。③“我”的童年趣事中也蕴含着生活的美好,是多么值得回忆与珍藏呀!学完这些课文后,让学生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对家庭日常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描写,自然会增强学生对家庭和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2,迁移解惑,明理旷达学做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思想渗透的组织者、个性张扬的参与者、人文素养外显的引导者,是帮助学生并和学生一同成长的生命体,所以语文课堂既有师生智慧的互动,又有情感的互动,更有对做人观念的认同与迁移。例如,学习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自然奥秘”的四篇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旅鼠之谜》、《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时,为了帮助师生完成感悟自然之理的任务,笔者有两方面建议:首先,通过问题设计和对话研讨让学生从文本中体悟并达成:①培养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使自己具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这也是成才的重要条件;②激发走入科学领域、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养成勇于探究未知领域的胆魄,这是成才的重要途径:③懂得认识大自然是最宽广的学习天地,也是最好的生活老师,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奥秘,这是成才的必备能力。其次,在学习文本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次拓展训练: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普知识,推荐学生关注“科学·探索”、“人与自然”、“纪实”等电视节目,激发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增长知识。②让学生进行一次小组交流,就自己对大自然曾有的迷惑和疑问进行探讨,通过小组合作来寻求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拓展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对个别学生来说,还可能成为将来投身科学事业的最初的启蒙教育。
3,让哲思之美启迪智慧。语文课本中还有不少含蓄蕴藉、思想深刻、富有哲理的文章,读后常给人以启迪。如《黄州快哉亭记》中,苏辙虽遭遇贬谪,然其面对挫折仍能落拓不羁、旷达自适——“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道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再看《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于是焉欣然自喜”,当他看到无垠的北海时,才自知渺小,望洋而叹:“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借河伯与海神的对话告诉人们,勿以一孔之见为满足,勿以一见之得匡万物,为人须谦虚,勿自满、自负的道理……这些气势磅礴、说理透彻、意义深远的文章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要从教学内容、课堂设计、语言组织等方面坚持“发于情立于理”,适切引导学生披文而知理,披文以入情。
【语文教学须关注文本理性——现行教材体系下理性教学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
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探索08-09
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探索08-17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08-20
B股:心态须平静投资要理性08-05
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反思08-08
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范文01-13
有效教学的合理性诉求08-17
理性本源08-05
理性的选择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