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名著在标题拟制中的运用

名著在标题拟制中的运用

时间:2023-02-25 23:20:5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著在标题拟制中的运用

  名著在标题拟制中的运用
  
  浙江省东阳中学 许锡强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长期以来,许多学生习惯于写老师给的命题作文,竟不知道怎么给作文拟上题目。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既然我们平时都很重视阅读名著,那就要“学以致用”,利用名著来给自己的作品拟制一个出彩的标题。
  
  名著在标题中的运用,可以是其名称,也可以是其中所写的人名、地名、道具或故事等等。
  
  一、名著的名称在标题中的运用
  
  1.套用式
  
  例如2001年河北高考佳作《题乌江亭》就是直接套用杜牧和王安石诗歌的题目,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赞颂项羽是“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于是“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同年湖北高考佳作《千年一叹》和2003年甘肃高考文言满分作文《吊屈原赋》,则分别套用余秋雨的散文集名称和西汉政论家贾谊之赋名称。
  
  2.嵌入式
  
  现在多的是三口之家,我曾在1995年10月5日的《金华晚报》上读到一篇题为《我家的“三国演义”》的文章,套用《三国演义》的名称来叙述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颇有情趣。
  
  2002年高考,江苏一位考生模仿《孔雀东南飞》的乐府诗格式,把一位立志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青年作为叙事诗的中心人物,在与家人、亲戚的矛盾冲突中展示其“心灵的选择”,获得了满分,其标题是《新<孔雀东南飞>》。
  
  2004年湖南省高考佳作《<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以白居易《琵琶行》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同时将考生的成长过程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文章散得开,也收得拢,思路清晰,语言也很精炼,很能打动人。而同年上海考生则有高考佳作《<水浒>论“杂”》……
  
  3.仿拟式
  
  2001年高考,有佳作《梦访伯乐吟留别》仿拟李白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文章叙写梦中神会伯乐,通过揭露当今名人明星的虚假广告,阐述诚信乃立身之本这一主旨。无独有偶,同年还有佳作《“诚信”漂流记》仿拟英国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而江苏考生的《阿Q新传》,将高考作文“诚信”话题和《阿Q正传》联系在一起,北京考生的《三国演“异”》则拟自《三国演义》,以陈宫和诸葛亮当堂辩论的形式,阐述自己对“诚信”的真知灼见,构思都很新颖。
  
  2004年高考,江西省有佳作《桃花源祭——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全凭想象写出,但切合环保主题,对自然名胜的过度开发这一现象提出了合理的批评,“祭”“记”的谐音就灵气十足。
  
  二、名著的人名在标题中的运用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巨著,是广告经纪人利奥波德·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活动的记录,却取名为《尤利西斯》,是因为这本书将象征主义与自然主义铸于一炉,借用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框架,把布卢姆这样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一天18小时在都柏林的游荡,(教学论文 www.fwsir.com)比作希腊史诗英雄尤利西斯10年的海上漂泊,使《尤利西斯》具有了现代史诗的概括性。
  
  无独有偶,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7天的正式访问,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同美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美国《时代》周刊在1972年3月8日那一期的封面故事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现代英文中的奥德赛( Odyssey) -词源于古希腊神话,是浪漫冒险的象征。在美国媒体看来,尼克松的这次中国之行多少有点神奇和冒险。其实,白宫发言人也称这次旅行为“登月之旅”,言外之意,他们的总统像是要去一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主办的《家庭医生》,是一份以宣传普及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知识为宗旨的医学科普读物,但它发表的文章却很有可读性,原因之一就是善用名著,它2007年上半年用《三国演义》中人物来拟题目的例子有:《董昭“独肥”心得——“食淡”》《关羽兵败,事关痛风发作?》《司马师:家族显赫,败于黑痣》《诸葛亮:从健康“帅哥”走向“过劳死”》《张飞怒喝,吓死曹操“副官”》;用《红楼梦》中人物来拟题目的有《不是奶奶封建,你跟林妹妹成亲会生出白痴的!》。
  
  巴蜀才子魏明伦在《戏剧与电影》杂志1986年第2期上发表的新编川剧《潘金莲》,以荒诞的形式,让施耐庵、吕莎莎、贾宝玉、红娘、安娜·卡列尼娜、曹雪芹、武则天和七品芝麻官等古今中外各种人物登场,从而在整个历史舞台上展露了潘金莲最后毒杀亲夫的心路历程,批判了千年宗法制度对中国妇女的摧残,震动华夏。
  
  同类拟题的佳作有《阿Q真的阔了起来》(《人民日报》副刊1988年发表的著名杂文,后来又成为人民日报文艺部所编“风华杂文征文选”的书名)《庞统的“重要他者意识”》《阿Q的诉状》和《西绪弗斯,你快乐么?》《孙悟空下岗记》《宝钗鸣冤》《朱贵开店》《刘备访友》《谏屈原书》《武侯自责表》等。
  
  三、名著的地名在标题中的运用
  
  2004年福建有篇高考佳作以《魂断大观园》为题目,薛宝钗本来命运比林黛玉好得多,她为什么还魂断大观园呢?这就格外引人注目。
  
  我曾经指导学生来滨在1999年9月21日的《语文教学周报》,(高中版)上发表了一篇“高中作文首次面批纪实”之作,其正标题是《独闯“景阳岗”》,请看其点题文字——
  
  每到课后休息时间,班里的同学都生怕被语文老师叫到办公室里去面批作文。
  
  各方的小道消息都把语文组办公室形容得似“虎穴”一般。从那里归来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逃脱重抄作文的厄运。就这样,语文组办公室便成了我们这些高一新生心目中的“景阳岗”,非得结伴而行不可,免得独自担惊受怕。
  
  然而这一次我却偏偏找不到伙伴,大家便都为我这“独行侠”以目送行。我轻手蹑足地走进办公室,语文老师接过作文,我顿时感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回到教室,我仿佛成了武松,让同学们惊讶不已。但在“景阳岗”上,我其实可没有“打虎”的壮举。相反,我却被语文老师这只“猛虎”所折服:同学们的确受过他的责备甚至处罚,其原因却是他们没有按照老师三令五申的要求去做,而这些要求是让我们成为虎豹,不是虫豸呀!
  
  “虎”口余生,我和许多同学便成了“景阳岗”上的常客,和“虎”相处久了,认真书写的习惯慢慢养成,作文水平也不知不觉地有了提高。
  
  ——那一回独闯“景阳岗”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且时时催我奋进!
  
  以“景阳岗”来指称语文办公室,也就自然地把语文老师说成了“老虎”。难道语文老师就真的那么可怕?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学生自己习惯以敷衍的态度来对待作文,语文老师却听之任之。本文作者深以碰到一位严师为幸,这篇《独闯“景阳岗”》便自然着重人物描写:写老师,多用语言描写,机智、风趣,严中注爱;写自己,多用心理描写,由怕转乐,曲折入微,巧妙地构成对语文老师的侧面描写。此文后来被收入余秋雨教授作序的《“太阳风”中学生随笔系列》第2辑《我是昂首唱海的河》。
  
  四、名著的道具在标题中的运用
  
  茅盾曾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写了《大泽乡》《豹子头林冲》和《石碣》等三篇历史小说,朱自清先生曾撰文评论说只有《石碣》为“相当成功之作”。这篇《石碣》取材于《水浒传》第七十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通过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的对话,揭示了吴用命令他们暗中制造梁山好汉座次石碣的苦心。
  
  2001年高考,南京考生蒋昕捷用文言写出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通过关羽战马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名动天下。
  
  而“石碣”和“赤兔马”,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当然只是道具,人物所用的道具,而非人物。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傅孟丽所著的《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书名显然来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传茱萸有驱邪避灾的妙用,九月九日那天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便可免祸。而余光中对自己生于1928年重九之日很是满意,自称为“茱萸的孩子”,因为“这是个诗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萸的日子”,不过另一方面,“重阳节的意义为避难,为了逃一个大劫,于是在自豪中又感到深沉哀伤”。
  
  五、名著的故事在标题中的运用
  
  这种标题含有某个故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悬念,使读者一看标题即能产生丰富的联想,猜度作者文章所写内容,及对人物事件的褒贬态度。例如2004年山东高考佳作《关羽之恨》,使人猜想关羽之恨究竟是什么:是恨黄容道捉放曹?是恨阿斗不争气?是恨不听谋士之言而中了吕蒙之计?1992年3月20日《杂文报》发表江波的杂文《假如王安石再胆大一点》,系从王安石游褒禅山半途而返的故事推衍而出,“王安石游山半途而废,很大程度上是受同行者的影响”,“现在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到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的时候,‘同游者’中必然有松劲打退堂鼓的。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像王安石那样‘与之俱出’再后悔,还是壮大胆子继续前进?正确明智之举当然是后者”。
  
  拉索夫1991年曾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发表一篇著名杂文《何必也唱“追韩信”》,从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论及“目下有些单位对属下的人才熟视无睹,非等“韩信”要走,请调报告送上了案头,领导者方知某某是个人才,再行挽留,挽留不成,再拖卡压。“如此虽留住了人,却留不住心,以致‘身在曹营心在汉’,于公于己何益之有?依愚之见,倒不如放他一马,兴许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才能的施展。”
  
  而徐世生在2001年8月3日《杂文报》上发表的《阿Q为何敢动小尼姑》,则将阿Q调戏小尼姑的名言“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和当今贪官的“你怕什么?别人都这样搞,不搞才是傻瓜”联系起来,推导出结论:“要破除阿Q们‘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之邪念,关键在于提高打击腐败力度,变受惩处概率很低为很高,使阿Q们看到和尚动了就被‘咔嚓’,更重要的是,阿Q们动了也被‘咔嚓’,彻底断了‘不搞才是傻瓜’的念头。”
  
  其他同类佳题有《迟衡山的风水论》(作者吴兴人,2001年6月7日《文汇报》,迟衡山系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阿喀琉斯的脚踵》(作者棱镜,《家庭医生》(心理版)2006年第1期,希腊神话里的英雄王子阿喀琉斯,因为脚后跟中了一箭而断送了性命),等等。

【名著在标题拟制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刍议信托法中回归信托与拟制信托的关系08-05

经典名著中的励志语录01-12

名著中的名言警句08-13

音乐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08-19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20

跳绳的意义及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23

浅淡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08-15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08-20

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7-30